天气温度跳过春天,直接到了夏天。
6月7日早上10点,师大喷泉广场上,烈日炎炎下,一年一度的“包粽子”火热进行中。
按往年惯例,端午节当天(6月8日),学校要派学生代表慰问敬老院、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孩子,祝他们“端午安康”。
很“荣幸”,没有子钦“傍身”后,陆珊珊高票当选外国语学院学生代表,去“浮生福利院”看望孩子。此刻,她正顶着大太阳跟其他代表一起“包粽子”。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全身被晒得冒油,她一个粽子都没包出来。她哪里干过这种活儿?粽子喂到嘴边,她都不吃的人,包粽子?!这不是为难她吗?
“珊珊!”
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让珊珊如沐春风。
“快过来帮我!”是陈羽西!
快端午节了,陈羽西领了“采买粽子”的任务。她找指导员借了一辆自行车,一路狂蹬,花了20分钟就把买粽子这件事情办妥了,3个小时后去副食品商店提货。
3个小时空档,不知道做什么,骑上自行车,就来找陆珊珊。
韩子钦为了给学校减轻财务负担(省两趟机票钱),更为了抓紧时间在学校学习,决定暑假不回国了。
刚好,哈军工暑期有一个月的“加强训练营”。既然子钦都不回家了,陈羽西一狠心,报了“加强训练营”所有的课程。
还有一个月就要“魔鬼式”训练了,她想找珊珊借“大哥大”打电话。
她的钱早花光了。不仅如此,身边所有人的钱,能薅的,都被她薅光了,赵奕早就嗷嗷叫了。
她更加坚定了放弃军籍的想法。她看过老爸的工资条了,少得可怜!只有老妈工资条的零头。
“我没时间给你包粽子!待会儿我给你送一些粽子过来。你大哥大呢?借我打一会儿!”
十分钟后,陈羽西趴在子钦的床上打电话。
虽然打电话不是花她的钱,但接电话的子钦仍要花钱。以前打3分钟,现在也还是打3分钟。
“早知道现在说个话还花这么多钱,以前就应该多说点儿!说尽天下肉麻的话!”挂了电话,更加难受了。
“想的话,就去找她啊!钱我出!”说完这句话后,珊珊拍着脑袋说,“瞧我,都忘记了。你的家庭背景,要出国,那是要得到特别审批同意的!好可怜,要是子钦不回来,你只能傻等了。要是子钦在外面劈腿,你只能吐血了!”
陆珊珊虽然是打趣,说得是大实话。
不仅陈羽西这种家庭背景,军校学生想出去都得特批。几乎不可能!
不能随便出国的人有很多。
尤其是掌握国家命脉的重要部门的核心人员,如金融行业,如外汇员。
沿着麓山路东段走到尽头,有一条“子鱼江”。
每日两次涨潮,时间分别是中午12:00和凌晨0:00前后。
涨潮时,壮观、瑰丽,却也恐怖。
桥头上立一碑文,上面记载着史上最惨烈的潮汐事故。22年前,一次凶猛的涨潮,瞬息间吞没了13条鲜活的生命,至今尸体都没找着。
有人说,那13个孩子被卷进了时空的大门,在另一个世界里活得好好的。不然的话,怎么解释,连衣服、鞋子都没有找到呢?
时空的大门?真得有吗?邱珍扶栏而立,等着看涨潮,还有两分钟。
每天中午11:30到13:00是休息的时间。以前这个时间她很忙,以后都不用忙了。
看着慢慢升起来的水面,她想到了她的少女时代。
那时候,她喜欢看书。因为很容易被书里的内容打动,容易哭,每每借了书,躲到学校里最隐秘的角落里偷偷看。
往往一边看一边哭。她想起了,她13岁时爱上了一本书里的女主角。心疼到哭昏过去。甚至想钻进书里,穿越50年给她一个暖暖的拥抱,告诉她,不要伤心,活下去,等我来爱你。
如果女主角还活着,现在该78岁了。那还是停留在15岁比较好。被13岁的我喜欢着、惦记着。
现在,我28了,你还是15。大了你13岁!
涨潮了,最后看了一眼“子鱼江”,邱珍离开了。
隔日,陆珊珊拿着陈羽西给她的粽子,来到浮生福利院看望里面的孩子。
她有点害怕。听说,这个福利院里的孩子都不太正常,身体都有些缺陷。
她慢慢地跟在大部队后面,躲在其他人的身后,一点儿都不想离得太近。
她只等辅导员下令,把粽子发到那些孩子们手里,就完成使命了。
反正代表说话的是中文系的学生,跟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陆珊珊胆子小得要死,她不想看到残缺不全的孩子,她不想做噩梦。她低着头,目不斜视,看着自己的脚尖,静静地等着。
“好了,把粽子发给孩子们吧。”终于,辅导员下达了指令。
陆珊珊依然不敢正眼看那些躺在床上的孩子,她恨不得把自己的粽子给其他同学,让他们替她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