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571章 屯田制,兵农合一

大军征战两月,虽成果喜人,但死伤也不少,二十万大军一下子锐减三分之一。

周子明拿下淮河一线后便当机立断,命大军停下休整。

计划先稳固战果后,再徐徐图之,以谋后进!

只要淮河一线能稳住,那么后续军粮运输将大大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作战效率。

这也是多方面考量下没办法的决定。

一方面是粮草实在跟不上了。

二十万大军的粮草消耗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就按每名小兵每日只吃两斤粮食算,一天也要消耗40万斤,一个月就是1,200万斤粮。

一匹战马每日则要吃10斤草料加5斤精豆,大夏的战马不多,骑兵比是一比七,只有三万人不到,远远低于正常水平。

但这三万匹战马每月消耗的草料数,也是以千万斤计。

筹到这些粮草本就十分艰难,加上还要运输,更费功夫。

周子明也知道朝廷粮仓空虚,再怎么使法子也榨不出什么来了。

前朝军事家诸葛孔明北伐,因蜀道艰难,“粮尽退兵”成常态,就可知粮草补给之不易。

若是在太平年间,还有可能不带固定粮草,靠掠夺维持。

但此时的北地满目疮痍,明显不能满足这个条件。

没有粮草,何谈征战!

另一方面,如果扩张太快、战线太长,远超朝廷如今的行政能力的极限的话,将导致已经收复的失地控制力衰减。

废了老鼻子劲才收复回来,死伤无数。

这不是周子明想看到的结果。

两相权衡下,暂时休战是最好的办法。

并且同时向朝廷上书,建议用屯田制,兵民合一的方式,慢慢实现自给自足,减少对后方粮运的依赖,解决“千里馈粮,士有饥色”的困境。

另,全国大力推广安南稻和番薯,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繁衍生息。

这种方式目前于国于民,百利而无一害。

林俊辉等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来到北地的。

除了林俊辉,同行的还有两三百人,都是出身各个世家大族,在族里相对被看重,但又不是最看重的那拨儿人。

他们都是来接手收复回来的城池,进行战后重建的。

品级最低的也有七品。

都是武将官衔。

就像最初安排张平安等人来北地的用意一样。

不过这些人的出身上明显比张平安那一批要好上不少。

还带来了安南稻种子和番薯,沿着扬州一路过来各个县城分发。

张平安这才知道,现在朝廷已经正式下令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这两样东西。

这一转变,让张平安惊讶不已。

心里暗暗疑惑着,不知道是哪只蝴蝶扇动了翅膀,在暗中使力。

林俊辉还给张平安带了家信。

张平安道了声谢,收入怀中,准备晚点再看。

“没想到吧,会在前线看到我,真是好久没有踏上北地故土了”!林俊辉笑叹道。

“确实没想到!”张平安诚实道。

心里也真的很高兴:“战事停下,朝廷又派了这么多人往北地来,看来驿站和其他各行各业也要慢慢重建了,到时候通信就方便了!”

“是啊,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现在朝廷对全面收复北地的信心大涨,这不,才派了我们这些人前来,也算提前占位吧!”林俊辉笑道。

说完四处看了看,“这到了你的地盘,我可得好好喝杯热茶,你住哪儿呢,带我去看看。”

“来,跟我走,放心吧,茶水管够哈哈哈哈”,张平安朗声笑道。

两人到县衙后,张平安带着林俊辉到处转了转。

然后才寻了处清静的地方讲话。

“俊辉,不知你被派去了哪里?”张平安好奇问道。

“你一定想不到”,林俊辉笑呵呵的,“我被安排到了阜县,到淮安以后就要坐船,沿淮河向东走,本来可以从扬州坐船的,我就是为了来看一看你,所以才绕了一程,改了路线。”

“阜县?我没记错的话,负责阜县的是之前跟我一批来的一个人啊,他之前是直接在扬州大营沿运河向东到滨海以后再向北,走的水路。”张平安回忆着。

“不错,不过那个人已经死了,被海盗杀死的”,林俊辉回道。

“不瞒你说,这次我去阜县还有其他任务在身,阜县虽是个小地方,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紧挨港口和南北、东西运河,之前胶州巨贾吴家就是利用水路帮乱军从南边买粮食、药材运到北边,现在朝廷形势正好,自然不能放任这种事情继续发生了,必须把阜县清扫干净,牢牢掌控在我们手里才行!”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就是可惜那位同僚了,还很年轻啊”,张平安扶膝叹息道。

“战死沙场的那些士兵不年轻吗?却连马革裹尸都做不到,总要有人付出,做那块基石的”,林俊辉摇摇头温声道。

伤亡是免不了的,张平安也知道,但总觉得突然。

“对了”,张平安问起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次朝廷怎么这么好说话,突然就都同意了周大人的上书?”

林俊辉看了看外面,又起身出去观望了一会儿,确定没人偷听,才坐回来低声道:“你还不知道吧,镇江大营和扬州大营月前差点哗变,派去押送粮草的钦差也没回来,说是被野兽所害,谁能相信?

两个大营的守将都是周子明的嫡系亲信,他又带走了朝廷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你说朝廷能不同意吗?万一他插旗自立,南朝根本没有一击之力,这你我都清楚,只能先依着他,再慢慢想法子了,我们这批人过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ixmao)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