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铃声,成了远新新能源办公室里最刺耳的噪音。
销售部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
“孟总!日本锂电池材料又降了!五个点!他们疯了,这个价格连成本都不够!”
“孟总,美国的也跟着跳水了!比利时人更狠,报价比咱们的出厂价还低两个百分点!这还怎么玩?”
“孟总,市电池厂来电话了,话说得很客气,但意思很明白,下个季度单子……”
“如果我们不跟着降价,就全给进口料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密集得让人喘不过气。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的像口高压锅,随时都可能炸开。
钱敏拿着最新的财务报表走进来,脚步都有些虚浮。她的脸色比手里的纸还白。
“孟总,你看……”
孟远没有回头,他站在窗边,看着楼下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自行车,像是要把每一辆车的辐条都数清楚。
他平静地问:“直接说结果。账上的钱,还能发几个月工资?”
钱敏的嘴唇哆嗦了一下,声音低得像蚊子哼:
“不计货款回笼,最多……两个月。”
两个月,死亡倒计时。
整个公司的命,就剩六十天。
钱敏终于没忍住,带着哭腔问:
“孟总,咱们……是不是真的要撑不下去了?要不,咱们先把生产线停了?至少能省点电费和人工……”
“断臂求生”这个词,她没说出口,但意思已经到了。
“停?”孟远转过身,眼神里看不出焦躁,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生产线一停,人心就散了。再想开起来,比登天还难。”
两世为人,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帮老外套路简单粗暴:玩的就是阳谋。
用雄厚的资本,发动自杀式的价格战,目的就是要把国内刚刚冒头的几根独苗,连根拔起,彻底踩死在萌芽状态。
等把你们都弄死了,市场就是我的了,到时候价格想怎么定,就怎么定。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唯一的破局点,就是那份联合了国内几家同行,一起递上去的《反倾销调查申请书》。
可那玩意儿递上去快一个月了,杳无音信,如同石沉大海。
“是上面有顾虑?还是内部博弈太激烈?”
没人知道。
就在办公室里死一般的沉寂中,孟远腰间的BB机突然疯狂地尖叫起来。
声音之大,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孟远抓起BB机,看了一眼上面的号码,瞳孔骤然一缩。
是京城行业协会的号码!
他几乎是冲向自己的办公桌,抓起了那台红色的电话机,手指因为用力,指尖都捏红了。
电话刚接通,听筒里就传来一个激动到变调的吼声。
“孟远!老弟!成了!”
是协会的老会长,声音里带着哭腔和狂喜。
“成了!商务部刚刚发布的公告,对日美两国进口的钴酸锂,正式启动反倾销调查!”
“还加了临时保证金!我们赢了!我们赢了第一仗!”
轰!孟远感觉自己耳朵里一声巨响,紧绷了一个多月的神经,在这一刻瞬间松弛下来。
他握着电话,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这口气,憋得太久了。
他放下电话,环视了一圈办公室里那些紧张、期待、又惶恐的脸。
钱敏捂着嘴,眼泪已经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无声地滑落。
几个销售部的年轻小伙子,死死地攥着拳头,指甲都快嵌进了肉里。
孟远清了清嗓子,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同志们。”
“国家,出手了。”
“反倾销,正式立案!”
办公室里,先是持续了三秒钟的死寂。
紧接着,像是烧开了的水,瞬间沸腾!
“喔!”一个年轻技术员没忍住,嗷的一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把文件都带到了地上。
“太好了!太好了!”
“总算能喘口气了!”
压抑已久的狂喜,如同火山喷发,席卷了整个公司。
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中国和海外的电池行业里同时引爆。
国内,那些同样在价格战里苦苦支撑的小老板们,电话一个接一个打了进来,个个都语无伦次。
“孟总!恩人啊!没有你牵头,我们都准备关门回老家种地了!”
“我……我老周,刚才给我爹打电话报喜,说着说着就哭了,我爹还以为我公司倒闭了呢!”
而在国外。
日本、美国等巨头的中国区办公室里,气氛则是另外一个极端。
“Nani?(什么?)反倾销立案?还加了保证金?”
“Inacceptable!(不可接受!)这是**裸的贸易保护主义!”
这帮平日里西装革履、满口“自由市场”的洋人,头一次发现,自己在中国市场上的降价行为,居然成了“倾销”。
剧本不对啊!
他们立刻组织起最顶级的律师团和游说公司,准备在中国的规则里大干一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