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436章 突厥动向与边防预警

永徽五年十一月辛卯日,庭州都督府的加急军报被八百里快马送抵长安。

兵部尚书崔敦礼展开染血的文书,见上面用狼毫写着:

“西突厥贺鲁部万骑抵近轮台,游骑已至蒲类海畔。”

案头的漏壶正滴着辰时的水,他望着地图上标注的庭州,想起三年前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时,先帝太宗曾说 "此獠终为西陲患"。

值班的郎中将递过塘报:

“尚书,灵州都督府请求增兵。”

崔敦礼接过塘报,见末尾画着三个朱圈。

他想起上个月李治在朝会上说的话:

“贺鲁若犯境,勿与野战,先固城防。”

便对郎中将说:

“传旨,令灵州、夏州修缮城郭,征发府兵五千屯于朔方。”

巳时三刻,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在兵营点兵。

六十岁的老将穿着明光铠,指着沙盘上的突厥牙帐:

"都看好了,这是贺鲁的老巢。"

旁边的折冲都尉递过情报:

“大将军,西州来报,突厥使者已到互市监。”

程咬金捻着花白的胡须:

“来得好!告诉互市监,许他们用良马换丝绸,但每笔交易都要记清人数。”

他想起二十年前随太宗征突厥时,也是用互市作饵,突然喝道:

"传我将令,五日内完成西征兵器检修!"

未时,西州互市监的牙帐里,突厥使者阙啜捧着酒杯笑:

“唐公,我贺鲁可汗愿以千匹良马换绢帛。”

监官王君廓指着帐外的商队:

“按圣人旨意,只许换布帛,不许换铁器。”

他偷偷给副手使眼色

那商队里混着三名金满州的斥候,正借着点货的由头数着突厥马匹。

与此同时,长安太极殿内,李治正对着西域舆图皱眉。崔敦礼展开廷州都督的密报:

“陛下,贺鲁此次犯境,恐与处月、处密等部勾结。”

皇帝指着地图上的弓月城:

“程老能拿下吗?”

“回陛下”

崔敦礼躬身道:

“程老千岁已筹备粮草,只待陛下下令。”

他想起上个月修筑的京城观望台:

“灵州、夏州的城防已加固,足可御敌。”

李治沉默片刻,从袖中掏出枚玉棋子:

“告诉程老千岁,先守后攻”

棋子落在地图的庭州位置,发出清脆的声响:

“互市照常开,但要查清突厥的虚实。”

申时,瓜州互市监的哨探回报:

“启禀监官,突厥商队中有戴金狼头纛者,似为贺鲁亲信。”

王君廓闻言,命人取来西域诸国的舆图,见金狼头纛正是处月部的标志。

他想起李淳风的预言 "今年西域当有兵革",便对哨探说:

酉时,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左武卫府的大堂内,程咬金正端坐在案几前,他的目光如鹰般锐利,紧紧地盯着面前的斥候。

从西州回来的骑兵风尘仆仆地走进大堂,他迅速撩开毡帘,一股风沙的气息扑面而来。

尽管脸上还沾着些许沙尘,但他的眼神却十分犀利,显然是经过了长途跋涉和艰难险阻。

“大将军,突厥商队在西州购买了三百匹蜀锦,但他们却在暗中收购鹿角胶。”

骑兵单膝跪地,向程咬金禀报。

“鹿角胶?那可是粘弓弦用的东西!”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墙壁。

程咬金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毫不犹豫地命令手下取来《突厥兵制》。

这本兵书详细记载了突厥军队的编制、装备和战术等信息。

当程咬金翻开书页,看到“其弓以鹿角胶粘合,劲利过胡”这句话时,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这意味着突厥人正在暗中准备大量的弓弦,而这些弓弦很可能会被用于制造更强大的弓箭。

旁边的长史低声道:

“看来贺鲁是要大动干戈了。”

更深漏尽时,崔敦礼还在兵部核计粮草。

账房先生拨着算盘:

“西征所需粟米十万石,布帛五万端...”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马蹄声,是西州互市监的快马回报:

“尚书,突厥商队已离境,随行多了二十车木箱,不知装着何物。”

崔敦礼立刻派人去西市查访,得知那木箱里装的竟是从波斯买的琉璃镜。

“琉璃镜?”

他对着铜镜思索,突然明白

贺鲁是用互市作掩护,实则探看唐军的布防。

十一月廿三,李治在宣政殿召见程咬金。

老将军捧着西征方略,声音洪亮:

“陛下,臣请率五万精兵,直取弓月城!”

李治看着方略上的朱砂批注,那是他昨夜亲自改的 "稳扎稳打,先断其羽翼"。

皇帝递过一杯热酒:

“程爱卿,贺鲁势大,不可轻敌。”

他想起太宗朝的李靖:"朕给你三个月筹备,务必查清处月、处密等部的动向。"

程咬金接过酒杯,见酒中映着自己斑白的须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