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411章 赦囚解民困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头上,偶尔能听到窗外的鸟叫声。

长安城里的槐花簌簌落了满地。太极宫延英殿内,李治批完最后一道折子,揉着发酸的脖颈看向窗外。

自从去年舅舅长孙无忌主持修订完《永徽律》,案头的文书倒是少了些,可桩桩件件都是棘手的事。

“陛下,鸿胪寺卿奏报,新罗遣使求见。”

近侍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打断了李治的思绪。

李治微微皱眉,他的目光从案头的密报上移开,看向近侍。

那封密报上详细记载了新丰地区的情况,百姓们因为赋税过重和官府征走大半农具而聚众闹事,春耕也因此耽误了农时。

“知道了。”

李治应了一声,声音平静,但心中却涌起一股忧虑。

他知道赋税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但也明白百姓的生活不易。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件事情,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民愤。

李治深吸一口气,决定先处理新罗使者的事情。

毕竟外交事务也不容忽视,他需要保持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

“传新罗使者觐见。”李治面沉似水,语气沉稳地吩咐道。

同时,他微微抬手,示意身旁的近侍将那份密报收好。

新丰离长安不过百里之遥,然而就在这咫尺之间,竟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乱子,这让李治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忧虑。

李治登基至今已有四年,虽然他一直努力继承父亲唐太宗的贞观遗风,但各地仍然不时传出民怨之声。

这些声音如同一根根细刺,刺痛着他的内心。

他缓缓地揉了揉眉心,试图缓解一下那逐渐紧绷的神经。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近侍,开口问道:

“明日是什么日子?”

近侍赶忙躬身回答道:“回陛下,明日是甲辰日。”

李治心中微微一动,他想起按照祖制,甲辰日乃是宜赦的黄道吉日。

而新丰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更大的乱子。

他稍作沉思,然后唤来中书舍人,吩咐道:

“拟一道诏书,明日赦免新丰的囚犯,所有的刑罚一概免除。

另外,再传话给户部,让他们迅速调拨三百石粮食前往新丰,以解燃眉之急。

至于春耕所需的农具,也从太府寺调拨过去。”

中书舍人听后,略微迟疑了一下,面露难色地说道:

“圣人,赦免囚犯确实是合乎时宜的举措,然而这调拨粮食和农具……恐怕会开创一个先例啊。万一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那该如何是好呢?”

李治面色凝重地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坚定地说道:

“无论如何,新丰的百姓都是我大唐的子民,我们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决然和责任感,仿佛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决定。

诏书很快就被拟好,上面的文字严谨而庄重。李治亲自拿起玉玺,用力地盖在了诏书上,那鲜艳的红色印记仿佛代表着他的决心和承诺。

然而,李治似乎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他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补充:

“再加上一条,让雍州刺史亲自前往新丰宣旨,务必要将朕的旨意传达给每一个百姓,并妥善安抚好他们。”

第二日清晨,一队人马出了长安城,直奔新丰而去。

领头的正是雍州刺史,怀里揣着那份赦免诏书。

一路上,他心里直打鼓——虽说赦免囚犯不是什么大事,可连着粮食农具一起发,这在本朝还是头一回。

新丰县衙前,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听说长安来了大官,连被关在牢里的犯人家属也来了不少。

雍州刺史站在县衙台阶上,展开诏书高声宣读。

当听到“赦免新丰囚犯,一应刑责俱免"时,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刺史,我儿子冤枉啊!他不过是说了几句气话...”

一位老妇人挤到前面,拉着刺史的袖子直哭。

刺史扶起老太太,他安抚着:

"老妈妈放心,诏书里说了,不论什么罪名,统统赦免。"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新丰。牢门打开的那一刻,囚犯们不敢置信地看着外面的天光。

有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有人对着长安的方向磕头不止。一个年轻的农夫抹着眼泪说:

“早知道朝廷没忘了咱们,当初就不该跟着瞎起哄。”

与此同时,太府寺的官员带着农具和粮食也到了。

农具按户分发,粮食则存在官仓,按人头按月发放。

雍州刺史特意召集了乡里的耆老,叮嘱道:

“陛下体恤百姓,你们也要安分守己,好好耕种。往后有难处,尽管报给官府,莫要再闹事。”

回到长安之后,雍州刺史马不停蹄地赶往李治处复命。

踏入殿中,他恭敬地行了大礼,而后缓缓说起新丰百姓如今感恩戴德的种种情形。

只见百姓们敲锣打鼓,眼中满是对朝廷的感激与敬意,逢人便诉说着朝廷的善举。

李治端坐在龙椅之上,听着雍州刺史的讲述,微微颔首,目光平和而沉稳,缓缓开口道:

“百姓闹事,大多是被生活逼到了无奈之境。

他们本都是安分守己之人,若不是走投无路,谁又愿意冒着风险去做那等事?

只要朝廷肯多体谅他们的难处,多为他们的生计考虑,他们又怎会不知好歹,做出忘恩负义之事呢?”

这件事很快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番议论。大臣们聚在一起,各抒己见。

有的大臣满脸钦佩,称赞皇帝心怀仁德,以百姓为本,如此体谅百姓,必能赢得民心,使国家长治久安: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面露忧虑之色,他们担心皇帝此举会让一些心怀不轨之人钻了空子,认为这会纵容那些刁民,以后会变本加厉地提出各种要求。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长孙无忌缓缓站了出来,他神情庄重,目光坚定地说道:

“陛下此举,实在是高瞻远瞩。

既彰显了陛下的仁德之心,让天下百姓都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与温暖,又能安抚民心,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更加稳定,实乃两全之策啊。

《永徽律》虽严谨,能约束百姓的行为,但治理国家不能仅仅依靠律法的威严,还需恩威并施。

只有这样,才能让律法真正发挥作用,让百姓心悦诚服。”

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ixmao)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