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340章 春朝事纷纭

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庚寅,长安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中。

马周宅邸前,白幡在寒风中低垂,这位出身寒门却位极人臣的宰相,终究没能熬过这个冬天。

消息传入太极宫时,唐太宗握着奏章的手微微颤抖:

“马周机敏善断,朕每有疑问,他总能直击要害,如今痛失臂膀啊!”

身旁侍臣见皇帝眼眶泛红,皆屏息敛声,不敢多言。

戊戌日,寒风依旧凛冽。唐太宗为纾解丧臣之痛,起驾前往温汤。

车辇行进间,他望着车窗外萧索的原野,对随行的长孙无忌叹:

“马周离世,中书省事务繁重,需得有得力之人补位。”

长孙无忌会意,行插手礼:

“陛下圣明,中书舍人崔仁师博闻强识,处事公允,堪当大任。”

次日己亥,一纸诏令颁下,崔仁师升任中书侍郎,参知机务。

接到任命时,崔仁师正在整理文书,他盯着诏书良久,方缓过神来,喃喃自语:

“圣恩浩荡,自当鞠躬尽瘁。”

入宫谢恩时,唐太宗审视着眼前这位新晋重臣:

“中书省关乎政令通达,望卿莫负朕望。”

崔仁师伏地叩首:

“臣定当殚精竭虑,辅佐陛下!”

丙午日,朝堂气氛骤然紧张。

边疆急报传来,高丽屡屡侵扰边境,唐太宗拍案而起:

“高丽如此放肆,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环视群臣,目光落在左武卫大将军薛万彻身上:

“薛卿久历战阵,此次任命你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务必荡平高丽!”

薛万彻抱拳领命:

“臣必不辱使命,若不灭高丽,誓不还朝!”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临危受命,检校中书令,同时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唐太宗语重心长:

“三省事务繁杂,朕将其托付于卿,望能维持朝局稳定。”

长孙无忌郑重应下:

“臣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戊申日,从温汤返回长安后,朝堂看似恢复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而这一切,都与去年褚遂良的罢官息息相关。

回溯贞观二十一年,彼时大唐虽表面繁荣,实则内忧外患。

西域龟兹蠢蠢欲动,国内漕运改制争议不断。

在御前会议上,褚遂良直言进谏:

“陛下,龟兹偏远,劳师远征恐耗国力;漕运改制涉及多方利益,宜徐徐图之。”

唐太宗却神色不悦:

“若事事瞻前顾后,何以开疆拓土,稳固社稷?”

加之此前桂州都督李弘节贪污案发,而此人正是褚遂良举荐。

御史大夫当即弹劾:

“褚遂良用人失察,难辞其咎!”

褚遂良据理力争:

“用人本就难测,岂能因一次失误便全盘否定?”

但唐太宗已对其屡屡反对决策心生不满,沉声道:

“身为中书令,理当为朕分忧,而非处处掣肘!”

十月癸丑日,一道诏令,免去褚遂良中书令之职。

离朝那日,有同僚惋惜:

“公一片赤诚,却落得如此下场。”

褚遂良却淡然一笑:

“忠言逆耳,若能让陛下三思,罢官又何妨?”

时光流转,到了贞观二十二年二月,局势悄然生变。

随着薛万彻出征高丽,朝堂急需能臣出谋划策,唐太宗想起了褚遂良的才能与忠诚。

早朝时,他环顾群臣:

“朕思来想去,褚遂良虽曾与朕意见不合,但其一心为国,朕决定重新起用他。”

长孙无忌率先表态:

“陛下英明,褚遂良博学多识,定能助力朝堂。”

于是,褚遂良官复原职。

再次踏入太极宫时,他望着熟悉的龙椅,心中百感交集。

面见唐太宗时,他伏地请罪:

“臣先前未能体谅陛下宏图大志,还望陛下恕罪。”

唐太宗伸手扶起:

“卿直言敢谏,乃社稷之幸,过去之事,不必再提。”

乙卯日,李世民接见京城父老。望着台下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声音恳切:

“朕治下,百姓辛勤劳作,今特免除京城今年一半租税,附近县份免除三分之一,望大家能过个好年。”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陛下万岁!”

丁卯日,一道诏令引发军中热议。对于渡辽水作战有功却未获赏便犯罪之人、李世民特下旨:

“有功当赏,有罪当罚,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这些将士为国立功,不可因一时之过便埋没其功绩,当与已获官职者同等对待。”

此令一出,军心大振。

乙亥日,唐太宗前往玉华宫。

途中,他与褚遂良谈及治国之道:

“卿认为,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褚遂良思索片刻:

“轻徭薄赋,任人唯贤,倾听百姓心声。”

李世民点头:

“卿所言极是,朕当谨记。”

然而,好景不长。己卯日这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李世民带着一群大臣前往华原打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