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337章 诏止泰山行

贞观二十一年八月,长安城的暑气依旧如蒸笼一般,闷热难耐。

太极殿内,檀香的香气与奏章的墨香交织在一起,久久不散。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面前的案几上堆满了如山的文书,他正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奏疏。

然而,长时间的阅读让他的眼睛感到酸涩,太阳穴也隐隐作痛。

他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眼睛和太阳穴,稍作休息。

在这堆积如山的文书中,有来自燕然都护府的军情急报,也有关于河北道灾情的奏本。

这些奏疏都需要他亲自过目并做出决策,压力如山般沉重。

就在这时,贴身宦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陛下,鸿胪寺卿求见。”

李世民回过神来,随口说道:

“宣。”

不一会儿,鸿胪寺卿匆匆走进殿内,行过君臣之礼后,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忧虑:

“陛下,薛延陀新降各部近日频繁遣使,似乎有些不安。而且,河北道发生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各地的修缮工程又耗费巨大……”

李世民的眉头紧紧皱起,这些情况他其实早已心知肚明。

薛延陀新降各部的异动,就像平静湖面下的暗流涌动,让他心中的警惕之弦愈发紧绷。

而河北道的灾情,更是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令他忧心忡忡。

自从薛延陀归降之后,北疆地区看似暂时安定下来,但实际上人心并未真正稳定。

那些新降的部落,就如同风中的烛火,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发燎原之势。

而河北道突如其来的水灾,更是给本就脆弱的局势雪上加霜。

洪水肆虐,淹没了无数村庄和农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这不仅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更使得社会秩序陷入一片混乱。

然而,更让他忧心的是,各地为了迎接封禅大典,纷纷大兴土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百姓们在繁重的劳役和赋税下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就在这时,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进殿了。

他环顾了一下殿内凝重的气氛,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斟酌着开口:

“陛下,臣近日听闻,百姓为筹备封禅之事多有怨言。如今薛延陀初定,河北未安,此时举行封禅大典,恐怕……”

李世民抬手止住他的话,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宫外的宫墙。

封禅泰山,是他多年的心愿,本计划于明年举行,为此朝廷上下早已开始筹备。

但如今局势复杂,若执意封禅,恐失民心。

“玄龄,你说,朕若此时取消封禅,天下人会如何看朕?”

李世民背对着众人,声音低沉。 房玄龄正色道:

“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若因时势暂缓封禅,百姓必能体谅。

况且,五岳之高,四海之广,不在于封禅与否,而在于陛下的仁德能否泽被苍生。”

鸿胪寺卿也附和道:

“陛下圣明。薛延陀各部刚归附,人心不稳,此时若能将精力用于安抚百姓、恢复民生,更能彰显陛下的胸怀。”

李世民沉默良久,最终下定决心:

“传朕旨意,停明年封禅。”

八月壬戌(初八),李世民亲自手书诏令。

他在诏书中写道:

“五岳超越霄汉,四海延亘大地,藏污纳垢,无损于山高水深。

今薛延陀新附,人心未宁,又逢河北水患,百姓困苦。

朕身为天子,当以天下为己任,岂能为一己之愿,劳民伤财?封禅之事,暂行停止。”

诏令一出,朝堂哗然。

有大臣进谏劝阻,认为封禅筹备已久,半途而废实为可惜。

但李世民心意已决:

“朕若执意封禅,与暴君何异?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朕最大的心愿。”

消息传出,民间百姓无不称赞。

河北受灾的百姓更是感激涕零,他们原本担忧为了封禅,朝廷会加重赋税徭役,如今心中大石终于落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世民将精力投入到救灾和安抚薛延陀各部上。

他下令调拨粮草运往河北,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派遣能吏前往治理。

同时,他还亲自接见薛延陀各部使者,以宽厚的态度安抚他们,承诺会给予他们安稳的生活。

这一年的长安,虽未迎来封禅的盛典,却因李世民的这一决定,让百姓感受到了真正的太平盛世。

而那封停止封禅的诏令,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彰显着一代明君以民为本的治国之道。

数月后,当李世民再次站在太极殿,看着各地送来的捷报 河北灾情渐缓,百姓开始重建家园;

李世民倚着蟠龙榻,指尖摩挲着案头泛黄的《停封禅诏》残稿,忽听得窗外传来归雁长鸣。

案几上,新呈的边疆奏报摞得齐整,薛延陀诸部纳贡的羊皮文书边角还带着草原的膻腥味。

“玄龄,你看。”

他将燕然都护府的捷报推过去,朱批在阳光下泛着暗红,

“回纥部送来的马群膘肥体壮,铁勒人开垦的新田已过千顷。”

房玄龄接过文书时,瞥见天子鬓角新添的白发,恍惚想起数年前那个燥热的八月。

彼时陛下在龙案前挥毫停封禅,墨汁溅在明黄圣旨上,像极了此刻窗外飘零的桃花。

“当年若执意东巡。”

李世民望着窗外宫墙,苍老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庆幸,

“薛延陀怕是要再起刀兵,河北的灾民又该多饿死多少?”

他突然转头,目光如炬,

“朕虽未能封禅泰山,可北疆安宁,百姓安居,这算不算比刻石记功更实在的碑?”

房玄龄躬身时,朝服玉带撞出清响:

“陛下以苍生为念,方有今日太平。臣记得那年停诏传至河北,流民们捧着粗陶碗高呼万岁,碗里的稀粥都跟着颤。”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泰山之高不过千仞,陛下仁德却如江海,泽被万民。

殿外忽起微风,将案头的奏章掀起一角。

李世民伸手按住,却摸到诏书上自己当年写下的:

藏污纳垢,无损山高水深。

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ixmao)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