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不稳定观影报告 > 第405章 宇宙能量之高端非凡有奖的

小议《移动迷宫》:我们为何悲观绝望

与其说《移动迷宫》不算太纯粹的反乌托邦文学,不如说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到现在,反乌托邦主义的文学作品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那种物质文明泛滥的社会渐渐被各种末日危机取代。这感觉好像当年沉陷在享乐主义中的人们所担心的“死于安乐”终于实现了一样。

就像这片中,地球陷入了太阳闪焰危机,人类又到末日边缘了。然后背负重大使命的主角们又开始折腾、挣扎、抗争,寻找生机和出路,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类似的电影比如《雪国列车》、《分歧者》、《明日边缘》等等。总之这类反乌托邦文学题材的电影总是预言着一个毫无希望的未来,虽然故事中的主角最后通过艰苦卓绝换来的胜利会给人一丝振奋,然而没有人愿意想象如果地球真的变得那般万劫不复,那时苟延残喘的人类还能存活多久。

然而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悲观绝望呢?反乌托邦主义又是什么?其实所谓“反乌托邦”是科幻文学中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流派。她反映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神文明,精神依赖于物质,精神受控于物质,人类的精神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并没有真正的自由。就像这部《移动迷宫》中,这群孩子们被送到这片谜一样的生存区域,他们自由自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了三年,这片区域按理来说就是一个“上如标枝” “民如野鹿”的理想社会,然而片中主角的任务就是要带领人们从这片看似安逸其实危机四伏的“乌托邦”里突围出去。那么《移动迷宫》的主角为什么不是像我们古典名篇《桃花源记》的那位主角渔夫那样安享向往一片乌托邦理想国呢?

因为反乌托邦主义的小说揭示了一个技术泛滥的现实。也就是这些科学技术深深掩饰着人性固有的缺陷。让人们觉察到科学技术在表面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而本质上是在掩饰空虚的精神世界。就像片中那位一直反对主角冲出迷宫计划的反派,与其说他贪图在这片“乌托邦”土地上的舒适,不如说他就像那些被关在自己亲自制造的钢筋水泥牢笼里的人类,已经变得阴暗冰冷、精神压抑。

人类社会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物质浪费蔓延,道德沦丧,民主受压迫,等级制度横行,先进的科学理念将抵触违背这种状态下社会的发展,最终人类文明在高科技牢笼中僵化、腐化,走向毁灭。

那么大家注意了!千万别以为像《移动迷宫》这种反乌托邦主义的科幻故事,只是本世纪应运而生的文学现象,这可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实实在在演绎过的社会发展规律,而且这可是我们中国人沉痛的历史教训

因为如果你了解古代的中国对于同时代的欧洲人来说,就是一个无比高大上的乌托邦理想国之时,你再来看看中国自宋元明清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沉沦与堕落,你就会发现那时候我们封建社会的状态和反乌托邦文学描述的社会在实质是如此惊人的相似比如:关在封建制度牢笼里的中国人,从上至下都变得阴暗冰冷、精神压抑,中国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物质浪费蔓延,道德沦丧,民主受压迫,等级制度横行,最终无论哪个封建王朝都在这样可怕的僵化与腐朽中走向毁灭。

当然如今的新中国在理想主义革命者的带领下已经从那个可怕的迷宫中突围走了出来,而我们这一辈年轻人在看《移动迷宫》的时候,不知还有多少人会回想到那个苦难而奋斗的革命年代,然后觉悟生命的意义,就是在毫无希望的沉沦黑暗中为了改变、为了寻找新光明而悲观绝望。

喜欢不稳定观影报告请大家收藏:(ixmao)不稳定观影报告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