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174章 汉纪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

董贤借着日食引发的变故,成功搞黄了傅晏、息夫躬的计策。辛卯日,汉哀帝收回傅晏的印绶,让他罢官回家。

丁巳日,皇太太后傅氏去世,与汉元帝合葬在渭陵,谥号为孝元傅皇后。

丞相和御史一起上奏,列举息夫躬、孙宠等人的罪过,汉哀帝就把息夫躬、孙宠免职,打发他们回封国,还罢免了侍中、诸曹、黄门郎等几十人。

鲍宣上书说:“陛下您把天当作父亲来侍奉,把地当作母亲来尊崇,把百姓当作子女来养育。可自从您即位以来,天变得昏暗,地发生震动,百姓也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现在日食发生在正月初一,这真的太可怕了。普通老百姓在正月初一的时候,都害怕弄坏东西,更何况出现日食这种大事呢!陛下您内心应该深深自责,避开正殿,让大家直言进谏,查找自己的过失,罢免外戚和那些占着位置不干活的人,征召孔光为光禄大夫,发现孙宠、息夫躬的过错,把他们免官送回封国,老百姓都拍手称快,没有不高兴的。天和人是同心的,人心喜悦了,天意也就消解了。可是到了二月丙戌日,白虹侵入太阳,连续阴天却不下雨,这说明天下人心里的忧愁还没有解开,老百姓的怨气还没有消除。侍中、驸马都尉董贤,和陛下您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就靠那张讨喜的脸和阿谀奉承的话上位,陛下赏赐他毫无节制,把国库都快掏空了。给他合并了三处府邸,他还嫌小,又拆了暴室来扩建。董贤父子随意使唤天子的使者,让将作大匠给他们修建府邸,巡逻的吏卒都能得到赏赐,他家扫墓聚会,都是太官给提供饮食。天下人进贡的东西,本应该用来供养一位君主,现在却都给了董贤家,这难道符合天意和民意吗!上天的恩宠不能一直辜负,对董贤优厚到这种程度,反而会害了他!要是真的为董贤好,就应该向天地谢罪,消除天下人的怨恨,把他免官送回封国,把皇帝赐给他的器物都还给国家,这样,他们父子或许还能保住性命;不然的话,他就是天下人仇恨的对象,不可能长久安稳。孙宠、息夫躬也不适合留在封国,都应该罢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再征召何武、师丹、彭宣、傅喜入朝,让老百姓耳目一新,顺应天意,建立重要政策,开启太平的开端。”汉哀帝被这些异常的天象所触动,采纳了鲍宣的建议,征召何武、彭宣入朝,还任命鲍宣为司隶。

汉哀帝借着傅太后的遗诏,让太皇太后给丞相、御史下令,给董贤增加两千户封邑,赐给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封国。王嘉把诏书封好退回,还上奏章劝谏说:“我听说爵位、俸禄和土地,都是上天所有的。《尚书》里说:‘上天任命有德行的人,根据五种不同的服饰来区分等级!’帝王代替上天封人爵位,更应该谨慎。分封土地如果不恰当,老百姓就会不服气,还会触动阴阳失调,带来的危害可就大了。现在陛下您身体长期不舒服,这是我内心一直担忧的。高安侯董贤,是靠谄媚得宠的臣子,陛下您把爵位都给他,让他显贵,用尽财物让他富有,降低自己的身份去宠爱他,皇上的威严已经降低,国库也快空了,还怕对他不够好。钱财都是老百姓辛苦挣来的,孝文皇帝当年想建个露台,因为心疼百金的花费,克制自己没有修建。现在董贤却拿国家的赋税去施私人的恩惠,一家就能收到上千金的赏赐,从古到今,显贵的大臣从来没有这样的,消息传到四方,大家都同样怨恨。俗话说:‘被千人指责,没病也得死。’我常常为他感到寒心。现在太皇太后根据永信太后(傅太后)的遗诏,让丞相、御史给董贤增加封户,赐给三位侯爷封国,我实在不理解。山崩、地动、日食都发生在正月初一,这都是阴气侵犯阳气的警示啊。之前董贤已经两次受封,傅晏、傅商两次更换封邑,郑业更是因为私人关系肆意求取,皇上的恩宠已经太过优厚,他们还贪得无厌,太损害皇上的尊严了,这样做不能给天下人树立榜样,危害太大了!臣子骄横、欺上瞒下,就会阴阳失调,天气感应变化,最终会影响到皇上的身体。陛下您卧病在床这么久都没好,皇位继承人还没确定,应该好好思考整顿各种事情,顺应天和人的心意,祈求福佑,怎么能不珍惜自己,肆意而为,不考虑高祖创业的辛苦,立下的制度,还想让它流传万世呢!我小心地把诏书封好呈上,不敢让人看见。不是我贪生怕死不依法办事,实在是怕天下人知道,所以不敢自我弹劾。”

当初,廷尉梁相审理东平王刘云的案子,当时离冬月结束还有不到二十天,梁相心里怀疑刘云是被冤枉的,供词可能有虚假,就上奏想把案子送到长安,让公卿们重新审理。尚书令鞫谭、仆射宗伯凤认为可以答应。汉哀帝却觉得梁相他们是看到自己身体不好,内外观望,怀有二心,希望刘云能熬过冬天,没有惩治罪犯、痛恨坏人、为主上报仇的心思,就把梁相等人都免为平民。几个月后,朝廷大赦天下,王嘉举荐说:“梁相他们都有才能和品行,圣明的君主会考量功劳,赦免过错,我私下为朝廷感到可惜,这三个人不该被免。”奏书呈上后,汉哀帝心里很不痛快。过了二十多天,王嘉又封还为董贤增加封户的诏书,汉哀帝这下可发怒了,把王嘉召到尚书那里,质问他:“梁相他们之前因为不忠获罪,罪行昭着,你当时也弹劾过自己;现在又称赞他们,说‘为朝廷感到可惜’,这是为什么?”王嘉摘下帽子谢罪。这件事交给将军和朝中大臣商议,光禄大夫孔光等人弹劾王嘉说:“王嘉迷惑国家,欺骗皇上,大逆不道,请让谒者把王嘉召到廷尉的诏狱。”议郎龚等人认为:“王嘉前后说的话互相矛盾,应该剥夺他的爵位和封土,免为平民。”永信少府猛等人则觉得:“王嘉的罪名虽然依法应当惩处,但让大臣束发戴枷,赤身受笞刑,这不符合国家的尊严,也不能彰显宗庙的威严。”汉哀帝不听,三月,下诏:“借谒者符节,把丞相召到廷尉诏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