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唐末从军行 > 第251章 离间计

唐末从军行 第251章 离间计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4 07:14:51

李侃杀贺公雅,河东诸将极为不满,贺公雅余党号称报冤将,劫掠晋阳三城,其中未必没有河东诸将暗中的授意,以及放水的缘故。

事情发酵到如今的地步,李侃若是退了一步,威望必堕,因此李侃决定放手施为,在其后不久,李侃以军府不安,曲顺军情,为由,收张锴,郭昢,欲斩于牙门。

其实,李侃在移任河东时,就已经想杀了郭张二人,这二人,携乱兵冲入节度府,杀崔季康及其家眷,如此桀骜跋扈的武夫,李侃早就欲杀之而后快。

只是张锴,郭昢临刑,对着围观的军卒,哭泣道:“今日冤死,独无烈士相救乎!”

在李侃看来,郭张二人是百死不能赎其罪,但在底下的军卒看来,二将带着大家伙,发了财,现在无缘无故因为贺公雅部众的影响而被杀,这确实如二将所言,他们是冤枉的。

于是,围观军士大噪,于刑场上,逼迫行刑兵释放张锴,郭昢二人,众军士簇拥二人,复归都虞候司。

李侃气急,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下令,复其旧职,并调动外镇义成军,于晋阳三城内,捕杀报冤将,为了泄愤,李侃下令,将被捕之报冤将,连同其家眷,全部捕杀。

河东军心不稳,变乱就在眼前时,河东监军陈景思劝说李侃,开府库赏军,李侃也知事急矣,于是顺从监军意,赏赐河东诸军。

有了钱,事就好办了些,河东军卒虽依旧心头不满,但终究是不再闹事,晋阳之乱遂平。

不过,河东之乱虽平,但李侃对河东镇的控制力度大减,诸将不服,李侃不能制,对李克用的进攻,也就无从谈起。

若无意外,等河东之乱的消息传回朝廷,朝廷定然会下诏申斥李侃,要是李侃依旧不能控制住河东骄兵,那等待李侃的,不是死于军乱,就是被朝廷调离河东。

而在蔚州,陈从进待在此地已经大半年了,说实在的,他都想撤兵了,军中将士思乡的**也越来越强烈。

陈从进寄希望于河东军能够北上,攻入云州,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代北行营诸镇,依然龟缩在代州。

河东再次兵乱的消息传到陈从进的耳中,他忍不住大骂道:“打个狗屁的仗。”

陈从进烦闷不已,带着亲卫,出营纵马奔驰,以缓解心中之郁气,良久,陈从进停下马匹,看着蔚州坚城,心中一动。

从李克用起兵到现在,已经一年半的时间,虽然现在李氏父子还未兵败,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要朝廷不改变主意,李克用迟早是覆灭的结局。

城中守将或许忠心于李克用,但是蔚州守军怕是未必,陈从进原先是没想强攻蔚州,因此只是封锁蔚州城了事,一个偏师,何必喧宾夺主。

但实在是唱戏的主角不行,在代州都磨了多久了,陈从进自认为自己是很有耐心的人,但也被河东这帮大爷兵,磨的是半点脾气都没了。

就真就这么退兵,陈从进心头是有些不太甘心,于是陈从进灵机一动,决定离间蔚州城守军。

至于强攻坚城,蔚州又不是陈从进必夺之城,打下来,最后的结局也是还给朝廷,这事,无论朝廷怎么下诏催促,这种损兵折将而非自己所欲之事,陈从进是绝对不会干。

只是就这么撤回去,看起来又有些无功而返,陈从进想到这,说干就干,当即奔回大营,命杨建写一篇从朝廷正义,到战略形势上,再到蔚州持续被围,李克用解围失败,无奈退兵,大将史敬存被俘,写封劝降信看看。

杨建得令,当即回营,按陈从进的要求,书写劝降信,但是连写了三版,皆被陈从进给否决了。

原因便是陈从进认为,杨建写的劝降信太过文绉绉的,这帮武夫肯定看的迷迷糊糊的,因为这信,陈从进不是只要一份,而是要几百,上千份。

所以,信的内容要短,要简略,要直指核心,最重要的是,要让武夫看的懂,要让蔚州守军明白,他们已经没救了,只有早降,才能活命。

杨建改版,改的整个人都憔悴了,终于改出来了一个让陈从进点头的版本。

“天子诏令,沙陀李克用父子,不臣叛上之辈,今,诏天德,夏绥,河东,河阳,义成,昭义,卢龙,义武诸镇,连同赫连,契芯,吐谷浑等诸部,共同讨之。

如今,尔等困守孤城,外无援兵,内乏粮草,徒作困兽之斗,昔李克用举兵来援,尚不可解蔚州之围,大将史敬存被俘,李克用仓皇退兵。

今王师压境,雄师劲旅,劝尔等迷途知返,束身归降,朝廷必弘开大度,既往不咎,官复原职者有之,加官进爵者亦有之。

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陈从进的要求多,杨建再三缩减,字数是怎么也减不下去,陈从进看完后,勉强点头,随即让杨建带着随军的文士,加班加点,抄写一千份劝降信。

杨建耳朵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了,一千份,他后悔了,后悔改版的时候,字数没有再精简一些。

陈从进下完命令,见杨建一副神情恍惚的样子,也知任务有点重,于是让其在军中多找一些人,只要能写,就随他临时征用。

(注:晋阳三城,是指东城,西城,中城,三城统称晋阳。)

(多嘴说一句,从古代到近代,攻城一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如果守军决死守城,即便是有火炮的情况下,也不是轻易就能夺取的,唐末时的火药比例配方,威力很差,火器造出来也就听个响,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精力去研发,制造,唐末不是明末,中间隔了八百年了,也没有火器制造的基础,懂这些的,还多是老道士,老有人希望我去写主角发明一大堆东西出来,碾压的那种,最好手搓火箭弹的那种O_o)

喜欢唐末从军行请大家收藏:(ixmao)唐末从军行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