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696章 庆历新政11

【虽然范仲淹不在中央,但是他仍旧很关心国家大事,不改忧国忧民的本色。】

【朝廷想要建造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认为这两项工程浩大,耗资甚巨,不应该作此决策。】

【毕竟只是祈福祭祀而已,在哪里办不行呢?】

【范仲淹认为应该立刻叫停这两项劳民伤财的工程。】

【他这样想,便也就直接这样上书给了宋仁宗。】

【在吏治方面,大宋的冗官问题一直都存在,所以范仲淹便上书,提议削减郡县的数量,精简官僚机构和官员人数,后来又建议朝廷保留职田。】

【在范仲淹眼中,这些政策都存在着种种危害,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

【议论朝政的奏折像是雪花一般向着朝廷飞去,这些建议虽然好,但是此时的朝政把持在刘太后手中,就算宋仁宗赵祯想要采纳,也是有心无力。】

【这些奏折赵祯都看过的,他觉得这些建议暂时不能得到实施很是可惜,但赵祯也在这接二连三的奏折中,看到了一位忠心爱国的好臣子。】

【也就是这个时候,宋仁宗真正将范仲淹记在了心上:只要他亲政,就准备启用范仲淹了。】

【明道二年,刘太后驾崩,宋仁宗赵祯亲政。】

【赵祯不曾忘记范仲淹这位刚直又忠心的臣子,在亲政后,立刻就将范仲淹召回东京开封,拜为右司谏。】

【当时的大臣们可能是急于向宋仁宗表达忠心,在与宋仁宗赵祯的谈话中,大多数都表示了对于刘太后垂帘听政之举的厌恶。】

【为了讨好宋仁宗,这些大臣们还会说刘太后的坏话,谈论刘太后执政过程中的种种过失。】

【范仲淹却不这么想,他觉得当初他想要让刘太后还政,是因为官家已经长大成人,还政是维护大宋稳定繁荣的必经之路。】

【虽然范仲淹也不是很赞同刘太后把持朝政的举动,但是却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范仲淹认为,刘太后执政多年,虽然有过失,但却稳住了大宋的江山,还将仁宗养育成人,这些都是功绩。】

【再加上官家仁德孝顺,太后既已逝世,朝廷就应当遮掩太后的过失,颂其美德。】

【虽然刘太后不是赵祯的亲生母亲,还隐瞒了他的身世,但终究是养育他长大的至亲,范仲淹的这种观点,算是说到了宋仁宗赵祯的心坎上。】

【宋仁宗便诏令朝廷上下不得再议论刘太后之事。】

【只是宋仁宗自觉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章慧太后杨氏有所亏欠,便决定遵循刘太后的遗命,立另一位抚养他的妃嫔杨氏为太后,并且也给了章慧太后参政的权力。】

【只可惜,章慧太后对朝政并不感兴趣,范仲淹也认为这样频繁的更换皇太后,会让人们认为仁宗亲政徒生波折,便建议宋仁宗不要这样着急新立太后。】

【赵祯采纳了范仲淹的建议,撤销了立太后的圣旨,只是杨太后的称谓还是留着,参政权也相应收回。】

{刘太后还是很厉害的!}

{刘娥稳住了大宋的江山,她的丈夫宋真宗赵恒实在是太迷信了,全国的假祥瑞泛滥成灾,幸好刘娥执政之后立马叫停了!}

{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执政太后没几个,刘娥就是其中之一!}

{宋仁宗赵祯的这个事儿,在历史上也是很出名的,狸猫换太子是吧?}

{杨氏不是个宫女吗?}

{不是,历史上的杨氏就是宋真宗的妃子,这位是杨淑妃,并不是宋仁宗赵祯的生母!}

{赵祯的生母确实是个宫女,姓李!}

{只不过就是没告诉宋仁宗他的母亲是谁而已!}

{其实真说起来,刘娥的做法还是很正确的,宋真宗的孩子一个个的夭折了,赵祯是唯一存活的皇子,刘娥是宠妃,后来是皇后,在她名下,还能护的住,要是李氏自己养,没几天可能就被送去见阎王了!}

{这倒也是,宋真宗既然能有孩子,他的身体是没什么问题的,可能是因为宫斗吧!}

{狸猫换太子,当初看的我热血沸腾,恨不能打死刘娥这个反派!}

{刘娥在历史上可是个很厉害的女强人!}

{李氏其实也被封了妃的,不过根本就不得宠!}

{李氏既然在宫中,肯定也有见到宋仁宗的机会,她一直不说,就是知道自己的情况,赵祯改换母亲,不只是刘娥和杨淑妃的决定,李氏自己肯定也是赞同的!}

{改换母亲这事儿,跟刘娥的关系也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在宋真宗赵恒!}

{怎么说?}

{李氏是刘娥的侍女,就是因为刘娥一直没孩子,赵恒才会宠幸李氏,就是为了能够给刘娥一个皇子!}

{李氏的经历其实跟清朝的德妃很像,就是因为她生了皇子,并且这个皇子给了皇帝看重的人,她才能得到晋封!}

{原来如此!}

{李氏自己也很清楚,所以就算是见到宋仁宗,也一直都是守口如瓶,到死都没有说起过自己才是赵祯的生母!}

{刘娥也很有智慧,她知道这件事等皇帝亲政就瞒不住了,所以在驾崩的时候,还专门留下了善待李氏的旨意!}

{唉,要不是李氏,赵家从赵祯这一代就得过继皇子继承皇位了!}

{范仲淹这也太头铁了吧?看不过眼的就得上书啊!}

{范仲淹要是没有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又怎么会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人物呢?}

{这个确实,我觉得范仲淹这个时候就已经在思考着应该怎么进行改革了!}

{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征兆就拿出来的,范仲淹在这之前一定进行了长时间针对大宋情况的思考!}

{范仲淹是个对事不对人的!}

{范仲淹终于得到了报效大宋的机会了!}

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可就有点不淡定了。

什么?他们大宋也有一个临朝称制、垂帘听政的太后?!!

他们大宋的江山不会也被一个女人夺了去吧?

他不能接受啊!

喜欢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请大家收藏:(ixmao)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