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693章 庆历新政8

{范仲淹是真的将百姓疾苦看在了眼中,西溪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的官员,我就不信一个看出来海堤重要性的人都没有!}

{那当然还是有的,但在他们看来,这些百姓这么多年也就这么过来了,何必要自寻烦恼呢?}

{就是,修建海堤那可不是个小工程,万一朝廷不同意怎么办?或者说,朝廷因为这件事给自己的官职考核评价降低了怎么办?}

{官员会升迁调动,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原来范仲淹把这件事报上去之后,并没有立刻得到解决啊!}

{想多了,范仲淹这种官职,撑死了能有八品,这么个底层小官员的奏折,连到达皇帝面前的资格都没有,还想解决海堤这么大的事情?}

{张纶也是个好官啊,虽然晚了一点,但是他至少真的把这件事上报了!}

{对,就是担心范仲淹明明都已经阐明了利害关系,有些官员还是不作为,甚至连上报都不愿意,这才恶心!}

{不是有个说法是范仲淹在自己的母亲去世之后才改的姓氏吗?}

{说法不一样而已,不管怎么说,反正范仲淹放弃了朱家,认祖归宗了!}

{谁为百姓做了实事,百姓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即便后来范仲淹辞官,这道海堤仍旧被称为范公堤!}

{果然,还是我家的二凤看的清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范蠡看到这里都有些心疼自己的这个子孙后代了。

相比起北宋,在春秋时期读书更是不容易,范蠡都不敢想象,范仲淹这小子在外求学的那几年,到底是怎么过的!

不过,他也同样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自豪,即便出现了困难,范仲淹也能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这才是他们范氏族人应有的气魄!

万界中的百姓听闻范仲淹认祖归宗后,对范仲淹的这种做法出现了两种不一样的意见。

有人觉得,他认祖归宗是正确的,也有人觉得,朱家对范仲淹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就这般将错就错呢?

而且,范仲淹还考上了进士,这对于家族来说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若是范仲淹为自己占据了朱家子孙的资源而感到愧疚,这份荣耀难道不是最好的报答吗?

只要他还是朱家子,这种科考带来的正面影响,就一定会报答在朱家子孙的身上,这何尝不是一种资源的反馈呢?

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想法都不是范仲淹本人的想法。

范仲淹选择了认祖归宗,那么就一定会用其他的方式报答朱家!

“你看这群人,连秀才都不是,还在这大放厥词的评价人家范文正公呢!”

一些普通百姓看着茶馆中高谈阔论的书生们,面露鄙夷。

“就是就是,人家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啊!”

一个婆婆嗑着瓜子附和。

“没看到朱文翰还被皇帝追赠为太常博士了吗?就连朱文翰的原配夫人都有了诰命!我看啊,这范相公的恩,也还的差不多了!”

这可是真正的麒麟子啊!要是自己家能够出这么一个,别说是养子认祖归宗了,干什么他都不反对!

“我觉得吧,范相公还是很知恩图报的,毕竟是在朱家长大的,就算他认祖归宗,改了姓氏,朱家人有什么事情,也一定会帮忙的!”

很多百姓都看到了范仲淹对于西溪百姓们的爱护,看的出来这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什么改不改名的,他们管不了这么多,只知道,只有这样的官,才能让他们这群百姓有活路!

【范仲淹在应天府的宁陵县为自己爹母亲守孝,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得知了范仲淹的才名,就邀请他到府学任教。】

【这次机会是很难得的,毕竟范仲淹守孝的时候也是要生活的。】

【范仲淹最让我们佩服的地方,就在于他不论身处那个位置,都会竭尽全力,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

【作为老师的范仲淹自然也不例外。】

【在府学执教期间,范仲淹以身作则、监督学子、教导学生也是不遗余力,对于国家大事都是慷慨陈词。】

【当时的宋朝很崇拜拥有严于律己这种高尚情操的士大夫,范仲淹的这次倡导,整顿了府学的学风,让府学的风气焕然一新,自己也声誉日隆。】

【范仲淹虽然已经不再朝廷为官,但是仍旧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看出了宋朝积弊,向朝廷上奏了一份万字的《上执政书》,想要改变北宋官员过多、重文轻武的情况。】

【这篇上书在北宋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当时的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即北宋的实权宰相)王曾都对范仲淹的这篇文章大加赞赏。】

【范仲淹的这篇万言书,将自己推到了北宋君臣的眼中,宰相王曾极力向朝廷推荐范仲淹,想要让范仲淹再次出仕。】

【晏殊也觉得这是个极好的机会,便向刘太后和宋仁宗述说了范仲淹的各种政绩。】

【果不其然,宋仁宗赵祯对于范仲淹很感兴趣,同年十二月便将他征调入京,任职密阁校理一职,负责掌管和维护皇家书籍。】

【天圣七年,宋仁宗赵祯已经十九岁了,但是朝政仍旧把持在太后刘娥的手中。】

【冬至的时候,北宋君臣都在准备庆祝太后的寿辰,办的很是宏大,所有人都畏惧于刘太后的权势,纵然大家都知道,皇帝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却仍旧不敢光明正大的要求太后还政。】

【但范仲淹可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他认为大肆为太后庆祝生辰,只会让百姓和官员们混淆家国礼法,朝拜太后更是有损皇室威严。】

【头铁的范仲淹这样想着,就直接这般上书了。】

【范仲淹认为,仁宗想要为太后尽孝,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群臣朝拜这件事应该就此作罢。】

【现实却并不能够像范仲淹想的这般简单。】

【宋仁宗赵祯也很想要亲政,文武百官也在期待着赵祯亲政,但刘太后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也不容小觑,大家也只能忍耐着,等待刘太后自己将政权交还给皇帝。】

喜欢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请大家收藏:(ixmao)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