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623章 乞丐皇帝72

李世民不理解,李世民大受震撼!

为什么不给俸禄啊!李世民要尖叫了!

“这种俸禄应该也没多少吧?为什么不给啊!都是在给朝廷办事,里长和甲长们,也应该算是个小官了吧?”

李世民为这些干活的百姓们叫屈。

二凤可是很看重百姓的,这都算是磋磨百姓了吧?怎么能这样!!

他们大唐可是在兴致勃勃的谈论是不是要为了实行里甲制度和黄册制度,把官职增加到十品哎!

二凤刚刚还在跟自己的臣子们商量要给大唐的里长和甲长定多少俸禄来着,没想到明朝是真不给啊!

【对于朱元璋来说,里长和甲长们干的这些活儿,本就是身为大明的子民,应该为大明做出的贡献,是一种应尽的义务。】

【只是,要是里长和甲长们的工作就只是日常管理百姓,到点收赋税,那也没什么,但是别忘了,里甲制度可是与黄册制度联动了,所以甲长和里长们,还有额外的工作要做。】

【比如说,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需要里长和甲长帮忙制作自己这一里的黄册,收到赋税之后,也需要他们将税粮运往县里。】

【而这些工作中的相应支出,比如说制作黄册的纸张购买费和运粮过程中路上的损耗,官府是一概不管的,都要由百姓们平摊!】

{哇哦!谁说老朱不会算账的!这不是算的很精吗?}

{不给工资不说,还要自掏腰包办事儿?这什么牛马企业!举报了!}

{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贷款上班吧?}

{说真的,我能想到老朱抠,但是没想到能这么抠!给点钱置办点办公用品就能把大明给掏空是吗?真*铁公鸡啊!!}

{不行!要我是里长或者甲长,这个破班是一点儿都上不了!}

{这些里长和甲长们竟然还能忍?}

{不然怎么办?这可是封建王朝的皇帝,他想让你出钱你敢不出吗?不会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供养宗室如养猪,官员都是大贪官,最后的受害者出现了!明朝的大冤种——大明子民!!撒花.jpg}

【所以才说这套制度最让朱元璋满意呢,皇帝对民间的掌控力提高了,管理成本还降低了,朱元璋的妄想,成为了现实。】

【这么一来,百姓们就多出了赋税之外的其他负担,而这项制度的缺陷,还不止于此。】

【制作黄册的纸张需要特制,因为黄册需要存放很久,所以防蛀和结实,是对黄册纸张的必要要求。】

【为了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制作黄册需要用到最厚实洁白的绵纸,做好之后,需要用结实的棉线搓成棉索进行装订。】

【绵纸也不是普通的绵纸,为了防虫蛀,制作的时候要加入花椒、明矾等原材料,普通的造纸处,也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这种特制的绵纸,只有官府指定的纸铺中才有售卖,这就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垄断。】

【我们都知道产品垄断的可怕之处,这意味着,不管这种产品的成本有多少,商家都可以随便提高价格以获取暴利。】

【制作黄册是皇帝的要求,百姓们必须要做,特制绵纸成为了明朝的一种必需品,卖棉纸的商家们漫天要价,以至于一里的黄册,就需要至少二两银子,一个县的黄册,制作成本竟然高达上千金!!】

【这些全部都被百姓们分摊了。】

【当然,老朱的洪武年间,制作黄册的成本还没有这么离谱,但还是那句话,政策还是要长久来看,明朝中期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了。】

【因为没有俸禄,还需要干活,里长们当然也不愿意自己吃这个哑巴亏,所以借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就成为了里长们的收入来源。】

【老朱的本意其实还是挺好的,黄册不仅可以让皇帝知晓百姓们的财产,还能根据每十年一次的调查调整赋税,解决赋役不均问题。】

【家中地多的就多缴税,地少的就少缴税,但问题是,皇帝只是得到了户籍编写的最终结果,那么这个结果,是否真的真实可靠呢?】

【这就要打个问号了。】

【所以在明朝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户人家家中明明有很多的田地,但是他想要少交税,怎么办呢?】

【他就可以拿着银子去贿赂里长,里长就会在黄册上少写这个人的田地数量,然后将这些莫名其妙消失的田地,分摊给其他的人家。】

【这样一来,总的田地数量没有改变,收上来的赋税也没有改变,变得只有那些本就贫穷的百姓们,富户的赋税被平摊到了穷人身上,进一步压榨贫农。】

【徭役同样可以这样操作。】

【可能有人要说了,古人识字的少,所以被加了赋税可能也只会认为是朝廷的赋税又加重了,根本不怎么在意,但是徭役可不是这样的。】

【一户百姓家中的壮劳力就那么几个,要是分摊徭役的话, 就会一家中多抽人,那岂不是很明显?为什么没有人去反映这种情况呢?】

【这就不得不提明朝的另一个制度了,如果想要状告别人,那么只能一级一级的层层上告,不能越级。】

【有了里长之后,里长本身就算一级,所以这个人想要反映徭役有问题,那只能向里长反映,或者告到乡绅耆老那边。】

【但是这事儿本来就是里长干的,乡绅耆老们也会沆瀣一气,无论如何,贫农们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告状无门。】

【就算是侥幸告到了县里,县官也不会管的。】

【对县太爷来说,赋税是够的,徭役人数是够的,朝廷的任务完成了,就大功告成!】

【可能告不赢的同时,还会被人打一顿板子呢!】

【随着明朝的发展,黄册也渐渐成为了官员们贪污的重要手段,官员们总能从黄册上发现漏洞,发现发财的机会,从中贪污。】

喜欢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请大家收藏:(ixmao)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