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握着吴宝林的手,笑笑:“小傻瓜,至尊夫妻关系复杂,各自心中的考量太多了。不然,这么多出身好又年轻聪慧的美女,朕为什么要选个年龄偏大的皇后?”
吴宝林问:“皇后娘娘很好,又威严又妩媚,妾看她一眼,就充满了敬重。妾觉得她比妾的父母都大方仁慈,有好吃的,好用的,都舍得赐给后宫的姐妹。”
皇帝点头:“因为她跟朕是同一类,就像是两条喜欢盘在黄金宝座上面的龙。黄金虽然贵重耀眼,可是太冰冷,太坚硬,盘着并不舒服。只有同类,才能享受到那种富有、霸气、高高在上、唯吾独尊的感觉。其他的品类,只会觉得硌得慌,觉得冰冷,觉得害怕。”
吴宝林似懂非懂,她年龄还小,脑容量也小,想不明白。不过,她也有明哲保身的智慧,自己该得到的得到了,别人怎么样她也无所谓。她爱吃、爱玩,皇帝与皇后也都满足她了,比在后娘跟前强多了。
说实在的,她心里是把皇后当长辈的,只要不招惹人家,她就能混吃混喝,还能时不时得些赏赐。
皇帝怎么突然说起梁王这事来,还不是因为龙州的眼线上报,近来梁王身体不好,成日咳血,眼看是寿数不长了。
梁王的儿女只要放了学,就躲在梁王妃卢氏的屋里,对梁王妃献上十二分的殷勤。孩子根本不敢去梁王跟前,就怕父王一时兴起杀掉他们,天天如惊弓之鸟。
冬月初九是皇帝的生日,去年没有皇后,是江贵妃领头给办。今年有了皇后,还是皇后亲手办合适,皇后也不推辞,张罗了一场寿宴。
一进冬月,就有各地封疆大吏的礼物送到都城,礼单呈上,帝后让内侍省监收礼物。然后把礼物送到皇帝的私库,给送礼者写了回函。朝里的文臣武将也都有眼水,纷纷送上各色各样的奇珍异宝,把皇帝乐得手舞足蹈,这是个典型的财迷,皇后心里有些瞧不上。
宗室成员的寿礼,由宗正寺按单监收,没有太过份的,就归入皇帝的私库。
腊月初九一早,帝后领着后妃、皇子、皇女去太庙祭祀,安排人去皇陵给先皇和两位皇后扫墓、献奠,感谢父恩母爱。
随后,皇帝召见宗室成员,五品以上文臣武将,接受众人的朝贺。随后,让这些人在宫中赴宴。皇后大方,全都招待,不像之前,实际能吃到酒席的只是三品以上官员。酒席都是一样的菜式,每席两人,如果带孩子的添副碗筷,临时安置在亲人身边。
肉菜准备了八个,天气冷,有羊肉炖萝卜锅、排骨炖洋芋锅两个热的,配了小炭炉。另有下酒的烤鸭子、卤鸡、红烧鱼、烤羊肉串、蒸五花肉片、烧牛肉丸子;素菜有凉拌菠菜、炝拌藕片、炒胡萝卜丝、浇汁白菘;还有四样点心、四样水果、四样干果、两样热饮。
给皇帝办寿宴,皇后准备在寿康宫开席招待女宾,尤其是宗室的女性,和一些地位重要的外命妇,安排了猜谜、对诗、投壶、酒令之类的游戏,设了不少彩头。
在大明宫设宴,招待男宾,皇帝跟年长些的宗室成员一起,安排了贺寿歌舞。几位宰相在左边偏殿陪着文臣,安排了文人歌舞;六部尚书在右边偏殿陪着武将,安排了剑舞和武术表演。
众人都吃美了,也玩高兴了,个个称赞帝后这寿宴办得丰盛。二皇子李藻还在皇帝面前舞了一套剑法,引来宗室老人的赞叹。皇帝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勉强夸了几句,赏了东西。
皇帝想着:老二啊,你大哥练废了,皇后的嫡子还小,长成道路上有许多不确定,你将来也有希望挑大梁的。一天天的,光知道练武,也不知道多读点书,把脑子变得机灵一点。打仗自有武将士兵帮你打,你得有大局观才行。
过完皇帝寿宴,就该过年了。从冬至进九起,皇后让人在一面影壁墙上画了消寒图,每天加画一朵梅花,开始数九。
宫园里种的腊梅都开了,金黄的腊梅很香,有妃嫔让人采了制香。也有人收集腊梅上的落雪,说那雪水化了泡茶喝,味道是一绝。还有人采了腊梅花,说要炖牛肉吃。管园子的宫人通过马总管向皇后告状,说了一些不满。
皇后微微一笑:“无妨,那么大一片腊梅林子,采花就采呗,不采也会自然败落。要是能吃能喝有用处,倒是物尽其用呢。”
腊月十六这天大雪,到中午了天空中还是搓棉扯絮一般,地面上厚厚一层。皇后让人在坤宁宫大殿里弄了羊汤火锅,备了韭菜花酱,准备涮羊肉吃。就有侍女搀扶安平公主韩志逸来见皇后娘娘,小姑娘一边哭一边嚷头痛恶心。
皇后跟韩五娘交好,平常盼盼也对她很亲热,见孩子不舒服,就让太医过来诊治。太医问了情况,诊治半天才得出结论:安平公主这是中了炭毒。
皇后大惊失色,她知道炭毒的厉害。皇后小时候很怕冷,到了冬天就会门窗紧闭,在屋内使用炭盆。大约十来岁的时候,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各家都囤柴囤炭,炭成了抢手货,有点不好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