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四诊心法要诀2-2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四诊心法要诀2-2

作者:医衣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3:32:22

肾绝的脉象是怎样的呢?脉象如同被抢夺的绳索一样,紧而无序,又像手指弹在石头上那样坚硬,出现这种脉象,四日内病情就会发作(危及生命)。

【注释】经典中说:脉象来的时候如同被抢夺的绳索,又像手指弹在石头上一样,这就表示肾脏将死。又说:肾脏功能衰竭,四日内会死亡。旧有的歌诀说:脉象像弹在石头上一样坚硬,一按就散开,手指接触时感觉脉象散乱如同解开的绳索,说的正是这种情况。石脉,就是沉脉。

生命垂危、脉象将要断绝时,会出现鱼翔脉、虾游脉,还有的脉象如同泉水上涌一样,一旦出现这些脉象,生命就难以挽回了。

【注释】旧有的歌诀说:鱼翔脉似有似无,虾游脉是在平静中忽然跳动一下。经典中说:脉象浑浑如皮革,来势像泉水上涌,离去时绵绵不绝如同琴弦断绝,这些都是死亡的脉象。

有一种脉象叫反关脉,脉搏跳动出现在手臂的后方,它是通过列缺穴别行的,与疾病的证候没有关系。

【注释】反关脉,是指脉象不在寸口正常部位显现,而是从列缺络脉别出,进入手臂后沿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因为它不是正常地在寸口关部循行,所以叫做反关脉。有一只手出现反关脉的,也有两只手都出现反关脉的,这是先天生成的,并非疾病导致的脉象。让病人将手侧立,才能诊察到这种脉象。

岐黄所传的脉法,能够通过诊脉判断疾病的生死预后;太素脉法,注重阴阳以及脉象的清浊。清脉如同温润的玉石,脉搏至数清晰分明;浊脉则像石头一样坚硬,脉象模糊不清楚。通过太素脉法,还能大致推断人的贫富、穷通、寿夭等情况,需要详细地综合分析推断。

【注释】脉法由岐黄所倡导,目的是通过诊脉来判断疾病的生死预后。到了杨上善时,一些看相算命之人托名“太素脉法”,将其说法神化,但大多并不灵验。不过其中也有一些近乎合理、可供参考的内容,比如论述六阳六阴之脉,认为脉象清主高贵,脉象浊主低贱。清脉的形态,如同玉石般温润洁净,脉搏至数清晰分明;浊脉的形态,像石头一样粗糙艰涩,脉搏至数模糊不清。小脉预示贫穷,大脉预示富有,涩脉预示困厄,滑脉预示顺利,长脉预示长寿,短脉预示短命。如果人的气质清高但脉象浑浊,这表示虽身处高贵地位却暗藏低贱之象;若气质低俗但脉象清,意味着虽地位低贱却有高贵之征。清脉同时又大,代表高贵且富有;清脉兼滑,代表高贵且顺遂;清脉兼长,代表高贵且长寿。浊脉同时又小,代表低贱且贫穷;浊脉兼涩,代表低贱且困厄;浊脉兼短,代表低贱且短命。清脉兼小,代表高贵但贫穷;清脉兼涩,代表高贵但困厄;清脉兼短,代表高贵但短命。浊脉兼大,代表低贱但富有;浊脉兼滑,代表低贱但顺遂;浊脉兼长,代表低贱但长寿。所谓“详推错综”,就是详细推敲这些气质清高脉象也清、气质低俗脉象也浊、气质清高脉象却浊、气质低俗脉象却清等错综复杂说法背后的道理。

附:订正《素问·脉要精微论》一则作为备考内容

尺部脉的两旁,对应的是季胁部位。正常情况下,尺部外侧(此处应为“里”)用来候察肾脏,尺部内侧(此处应为“外”)用来候察腹中。在尺部往上靠近关部的位置(中附上),左手外侧(应改为“里”)用来候察肝脏,内侧(应改为“外”)用来候察膈;右手外侧(应改为“里”)用来候察胃,内侧(应改为“外”)用来候察脾脏。再往上靠近寸部的位置(上附上),右手外侧(应改为“里”)用来候察肺脏,内侧(应改为“外”)用来候察胸中;左手外侧(应改为“里”)用来候察心脏,内侧(应改为“外”)用来候察膻中。关前的寸部脉用来候察身体前部的情况,关后的尺部脉用来候察身体后部的情况。所谓“上竟上”,指的是脉向上延伸到鱼际部位,反映胸喉部位的情况;“下竟下”,指的是脉向下延伸到尺泽部位,反映少腹、腰、股、膝、胫、足部的情况。

【注释】对于“内、外”二字,前人有的以尺部一脉的前半部脉、后半部脉来解释;有的以尺部内侧为“内”,外侧为“外”来解释,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脉象浑然一体,并非两条脉,也不是分成两截。如果以前半部、后半部来划分,那就把脉象看成两截了;若以尺部内侧、外侧来划分,就把脉象看成两条了。所以可知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仔细研读整段经文,自然能明白这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讹误。哪有唯独在论述脾胃时,说“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这种表述呢?实际上,应该是外侧用来候察六腑,内侧用来候察五脏,这在《内经》等脉学书籍中有确切依据可考,所以应当以“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这样的表述为正确。这里尺外的“外”字,应当是“里”字;尺里的“里”字,应当是“外”字。中附上左右的“内”“外”字,上附上左右的“内”“外”字,都应当改正。因此不遵循旧图所标注的,以符合外侧候察六腑、内侧候察五脏的含义。“前以候前”,说的是关之前的寸部脉;“后以候后”,说的是关之后的尺部脉。“上竟上者”,是说向上直至鱼际;“下竟下者”,是说向下直至尺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