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955章 重型偏厢战车

昆明城南,工部工匠营,还是在一处工匠作坊里。

“回禀陛下”

休息了一会,听到朱皇帝吩咐的金光,一本正经的站出来,指着朱皇帝身边的战车,大声说道:

“这个是重偏厢车”

“顾名思义,战车的轮子,跟车厢不在一个方向”

“这种战车,也有好几种,一层的,双层的,三层的,”

“厢车前面,上面的木屏,是裹了一层钢板铁甲,用于增强防护,可防敌骑马刀劈砍”

“临阵接敌的时候,战车要打横,全部连在一起,厢体朝外,用战车的侧面迎敌杀敌”

“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车身非常牢固,稳如泰山,敌人的骑兵,很难冲破厢车”

“如果,再配合厢车上面的火器火炮,后面的鸟铳,弓弩手,就是一座无敌的移动堡垒”

“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笨重,移动时,需要解开铁扣链接,调转车头,才能推动行军”

是的,所谓的偏厢战车,就是用战车的侧面厢体迎敌。

正常的战车,制式都是差不多,轮子的方向,跟厢体的方向,肯定是一个方向,方便进攻撤退移动。

但是,偏厢战车,就不一样,主打的就是横向迎敌,增强防守的宽度,车身也更坚固。

更何况,明末清初,火器已经是战场上的主流装备了。

战车厢体面越宽,可用于防守的兵丁,火器和弓弩手,也就越密集,防守能力越强悍。

当然了,优点总是伴随着缺点,弱点。

偏厢车的防守能力越强,其机动移动能力,就会变的越差,行动缓慢,追敌就是妄想。

“对面的那一辆”

“看制式就知道,就是重型正厢战车”

说完了偏厢战车,停顿了一下的金光,又遥指十几米开外的另一辆重型战车,自信满满的继续讲解:

“陛下,您请看”

“此款正厢车,配上两个轮子,轮子的方向,跟车身厢体,就是在一个方向上”

“这种制式的战车,以前都是京营的配置,打造的最多,也是俞大猷将军,最喜欢的战车”

“京营,防守镇守京城和京畿之地,也需要调兵遣将,镇压四方,讲究的是一个快字,能快速出兵”

“这种重型战车,就是如此,厢体在轮子前面,方便行军移动,机动性较强”

“临阵迎敌的时候,可以一边防守,也可以随着战线的推进,而快速移动,更容易由守转攻”

“但是,这个战车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分量比较轻,也需要更多的步卒,去保护这个战车营,防止被敌方骑兵突破”

“偏厢车,除非是撞翻了,撞烂了,撞散架了,才能突击突进”

“正厢车,就不一样了,这个轮子跟厢车是一个方向,很难钉死卡死,容易松动”

老谋深算,见多识广的金光,就这么站着,侃侃而谈,一边指指点点,一边给朱皇帝详细讲解。

没错的,每一种新装备,要想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肯定了解通透,各种性能用处。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大明军队的最高统帅朱皇帝,如果不清楚这些东西。

一旦到了战场上,要是乱指挥,瞎搞一通,说不定又是一个大明战神,全军崩溃的局面。

金光,出身辽东的天助兵,通晓北方战场的战车战术。

但是,那时候,已经是明朝晚期了,军中的战车,并不是这种样式。

由于财政问题,后勤问题,很多装备也开始注水了,走向了简化版,就跟那个火器一样。

所以说,他也是翻遍了古籍,找了很多资料,才摸索出来的,把大明中期的重型战车,打造出来。

“所以说”

“这两款战车,就代表着,两种战术选择”

废了一大堆口舌,终于介绍完了。

狠辣的金光,脸色一正,挺直腰杆子,重重的点了点头,继续开口说道:

“万历年间”

“戚继光将军,选择的是重偏厢车”

“俞大猷将军,选择的是重正厢车”

“戚继光将军的战术,是以防守为主,以守为攻”

“偏厢车营,里面有大量的佛朗机炮,鸟铳手,弓弩手,镗钯手,这个车营,就能稳如泰山,落地生根”

“同时,戚继光将军,出征的时候,也会配一个骑兵营,跟在战车营后面,用于防守反击追击”

“俞大猷将军,恰恰相反,选择的是重正厢战车”

“用车头迎敌,再配合大量的步卒,保护战车安危,使敌军难于破车营”

“同时,再加上车营的一部分骑兵,配合快速推进的战车,就能快速出兵,反击敌军”

“所以说,两位名将的战术,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车步骑配合的天衣无缝,进可攻,退可守”

是的,金光说那么多,讲解的那么详细,就是为了引出两个大明名将。

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和俞大猷,这两个大明中后期的擎天柱,顶起了大明军队国威的脊梁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