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774章 水西围剿战(上)

第774章 水西围剿战(上)

“哎”

储秀宫,西暖阁,龙座上的朱皇帝,双目低垂,深叹一口气。

“王朝末世,朝纲不振啊”

“铁打世袭的土司官,流水的中原皇帝”

“奢安之乱,大明都没敲掉水西,太废材了”

“一场播州大战,耗尽了王朝最后的一滴精血,可怜可悲可叹”

两世为人的他,在感叹大明王朝的衰弱,王朝末世啊。

万历五大征,宁夏围剿湛,朝鲜抗倭之战,播州杨氏剿灭战,明缅之战,萨尔浒之战。

其中,播州之战,是最后一场大战,也是规模最大的战役。

大明王朝,总共投入24万大军,历时114天,耗费钱粮几百万,算是打空了万历国库。

可惜,此战的结果,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大西南的土司头子,也没有就此屈服。

仅仅过了20年,天启二年的时候,川滇黔就爆发了奢安之乱。

就是这么一场大叛乱,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当年的播州之战。

从时间上,就能看出来,这场叛乱,从天启二年,一直延续到崇祯二年,整整耗时八年。

战役结束后,两个罪魁祸首,永宁土司和水西土司,并没有得到真正惩罚。

只是象征性的,贡献了一些土司头目,放弃了一些外围据点,最后投降了事。

所以说,由此可见,那时候的大明王朝,已经是王朝末世阶段,无力震慑大西南的土司。

如果是洪武王朝,永乐王朝,肯定是彻底剿灭,真正的改土归流,编制州府县。

“咕噜”

站在下面中央的郭天祯,向上瞥了一眼,猛咽苦水,润滑一下发干的嗓门。

上面的朱皇帝,最近总是喜欢嘀咕,也不知道在说啥。

但是,脸色眼神骗不了人,虎目发亮,面目阴狠,杀气盈盈,肯定在想着干死谁。

等了一会,发现上面的朱皇帝,不再神神叨叨的了,郭天祯才沉下心,继续讲解道:

“水西土司,兵力上”

“据邹尚书和锦衣卫,这几个月的探查,还有安坤的招供”

“水西土司的常备兵力,大概在2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四大核心大城,其他的比较零散”

“去年的时候,安坤带了8千多人,反叛朝廷,跟随鞑子入侵云南”

“这部分人,有不少的土司丁壮,真正的核心人马,大概在四五千人左右”

“所以说,如今的水西土司,常备兵马,应该是1.5万左右”

“但是,水西土司,跟其他的土司都差不多,半农半兵”

“所以说,真正的总兵力,可能在四万到五万之间,甚至是更多”

没错,大西北的土司,跟缅甸的一样,都是半农半兵。

平时的时候,这些土人土王八,大部分人都是平民老百姓,一副良民的状态。

一旦战事爆发后,他们扛起刀枪,甲胄也没有,直接征召上战场,为土司头子拼杀。

不过,水西土司,也损失了不少核心兵力,就是当初在云南,被朱皇帝干掉了。

当然了,大部分土人,都成了炮灰,即便是投降了,也是元江大铁矿的矿奴,惨烈无比。

整个水西土司,巅峰时期,霸占了整个贵州西北部,方圆几百里,相当于几个州府县。

所以说,他们控制的丁口,至少也有30万。

按照一户出一丁,他们也能拉出四五万的大军,当然了,战斗力就很勉强了。

“九月的时候”

“水西的土司,带着乌蒙乌撒土司,在贵阳城外,求见陛下被拒”

“陛下攻下贵阳城,打掉满清鞑子后,又留下的大军,兵临三岔河以东,虎视眈眈”

“不出所料,水西的安如鼎,应该是胆寒了,开始频繁调动兵马,整兵待战”

“这个逆贼,把外围兵马全部撤回来,用于加强纳雍,织金,大方和黔西城的防守,守住他们的老巢”

“其他的毕节、金沙城、水城(六盘水城)和六枝,只留下少量的兵马,用于牵制监视”

水西的安如鼎,很明显也是个老狐狸,知道危险了。

当初,朱皇帝的大军,从缅甸回师,直接杀向贵阳府,大军围死了满清鞑子。

闻讯后,水西的主母禄天香,带着兄长禄昌贤,还有乌撒土司的安重乾。

他们这帮人,主动带着四五千兵马,甚至还贡献钱粮给朱皇帝,就是为了求的大明朝廷谅解。

甚至,还特意带上黔阳王皮熊,也是为了增强说服力。

可惜,豪横的朱皇帝,根本看不上这一点,直接打发走了。

战后,干完鞑子,又留了大军在贵阳,驻守在水西土司旁边,凶相毕露啊。

因此,感受到威胁的安如鼎,肯定要调兵遣将,开始准备,可能承受的大明攻击。

“具体的兵力布置”

“纳雍城,是他们的老巢”

“守城的人,是老贼安如鼎,亲自坐镇,遥控指挥各路大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