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殿选快要开始了,夏冬春只好拉着安陵容离开,走之前还瞪了一眼沈眉庄。
“嬛儿,何必要与她们……”
沈眉庄见夏冬春等人离开,就拉着甄嬛的手语重心长说。
她倒不是对夏冬春怀恨在心,只是单纯觉得夏冬春跟安陵容两人不可深交。
沈眉庄是被夏冬春瞪了一眼,但她没什么感觉,仿佛夏冬春瞪的不是她。
她倒不是没有看见夏冬春瞪她,只是觉得懒得跟夏冬春计较。
她从小受到沈家的精心培养,学得都是关于正妻的东西,所以在她眼里,正妻是不与小妾计较,是要有容人的气度。
因而夏冬春瞪她不要紧,她不放心上,这点委屈她受得了。
唯独嬛儿不能受委屈,嬛儿都屈尊俯就与她们交谈,而安陵容跟夏冬春两人竟然对嬛儿无视,还害得嬛儿伤心。
“好了眉姐姐,殿选快要开始了,我们也去排队吧,可别耽误了好时辰,眉姐姐定能成功入选。”
甄嬛打断了沈眉庄还未说出口的话语,言语俏皮,把沈眉庄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沈眉庄听完之后无奈朝着甄嬛点了点头,嬛儿心地善良,还处处为他人着想。
甄嬛倒不是这般想的,她是为了让沈眉庄不要对安陵容过分亲密。
沈眉庄与安陵容之间不能有过多的感情,但她们两人与自己可是要亲密无间,要把自己放在首要位置的。
沈眉庄于甄嬛而言其实跟安陵容差不多的交情,都是同在殿选时期认识的,并没有所谓先来后到,只有官职高低。
她给沈眉庄安了个从小玩到大的情意,来成为自己的备胎。
但安陵容她倒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接近她,好让她成功说服安陵容,成为自己入宫后的挡箭牌之一。
而此时的安陵容,正跟随几个秀女成一排走进体元殿的主殿内。
“江南布政使安比槐之女,安陵容,年十六。”
拿着册子的太监正在走着流程,对着一排的秀女喊道。
“臣女安陵容,见过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安陵容听到太监的宣读,不急不慢从一排秀女走了出来,随后低头行礼。
这是第二天选秀,主要选的是汉军旗秀女,前天选的是满军旗秀女。
而皇帝为了朝廷平衡,打破了之前选秀是满军旗居多的现象。
他这次反而从汉军旗中选取多位秀女,来体现所谓满汉一体。
所以今天的汉军旗秀女数量非常之多,皇帝选得有些心烦意乱了。
直到他听到了宣读的小太监说到江南布政使安比槐之女,安陵容。
皇帝才提起些许兴趣,他倒是看看这安比槐的女儿是谁。
他对安比槐印象十分深刻,他原先只是小小的八品官,不过是大清一方的一位县丞。
皇帝连松阳县都没有听说过,何况是松阳县的一个小县丞,更加不配出现他耳里。
他第一次听说安比槐的名字时,是江南总督突然递上一份折子。
折子上首先提及了安比槐这三个字,说安比槐有一法子,说是可以让道路焕然一新,坚固无比,用途十分广泛。
还在折子后面详细写了法子的具体用途,以及百姓对此物大肆赞扬。
皇帝看完折子大喜,连忙让张廷玉去江南一趟,确认是否有其事。
安比槐的法子来的正是时候,他刚登基不久,民心还十分不稳。
八王党还在民间到处宣扬他德不配位,抢了别人的皇位。
而在民间活跃不止八王党,还有反清复明的白莲教,这让皇帝十分头疼不已。
他吸取了先皇的教训,重用汉臣张廷玉等人,反而冷落满人大臣。
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也可能掺加其他原因,总之朝堂上满人大臣不怎么活跃,全都缩起来。
现在导致了皇帝如今内外交困的局面,让他头疼不已。
他的皇帝班底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他还对扶持自己上位的年羹尧以及隆科多有疑心,想立马过河拆桥,班底迟迟未建成功。
而安比槐的突然出现,缓解了皇帝如今的无人可用以及民心不稳的困局。
张廷玉从江南回来之后,也向皇帝禀明确有此事,还对皇帝说这法子造的路十分平坦以及坚固。
张廷玉不仅是皇帝重用的汉臣之一,还是一位孤臣,所以他对张廷玉说的话深信不疑。
对此皇帝龙颜大悦,大手一挥,把安比槐封为江南的布政使。
所以当他在殿选时听到安比槐名字时,眼前一亮,安家秀女必须入宫。
皇帝沉浸在可以拉拢安比槐进入自己班底时,倒没有多注意到安陵容的声音有点像他的爱妻。
纯元跟江山比起来,还是他的江山比较重要。
坐在皇帝身边的太后听到安陵容那如莺啼般声音,还五分像纯元,脸色一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人倒是挺配这句诗词的,可曾读过诗书?”
皇帝看到安陵容站出来,就觉得安陵容让他眼前一亮,让他第一时间便想到这句诗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