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风,带着西北荒原独有的、刀子般的凛冽,卷过会宁的原野。枯黄的草叶在寒流中瑟瑟发抖,天空呈现出一种铅灰色的、高远而冷漠的色调。冬天,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降临了。
位于会宁的第三集群总指挥部内,却温暖如春。这里没有战场上的硝烟与喧嚣,只有电脑低沉的嗡鸣和键盘清脆的敲击声。在一间巨大的、灯火通明的作战会议室里,一场西北军委的线上会议,正在进行。
钟奎端坐于会议桌的一侧,他身着一尘不染的将官服,清秀的面容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的面前,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屏幕被分割成数十个小窗口,每一个窗口里,都是一张张在末世中淬炼得坚毅无比的脸。
主位窗口中,是西北军委主席兼第一集群司令,张卫国。他身旁,是第四集群司令林标那张孤僻而深沉的脸。更远处的窗口,则是刚刚被整合进第四集群的袁飞,他的眼神已经褪去了初来乍到时的悲壮,多了一份沉稳与归属。
“同志们,会议现在开始。”张卫国洪亮的声音通过高质量的音响系统,在会议室内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他环视着屏幕上的众将,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自豪与欣慰,“自东线阻击战大捷,我们与京城军区幸存力量成功合并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我们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按照既定方针,对各自的防区,展开了最后的肃清作战。今天,就是检验我们成果的时候。”
他顿了顿,目光首先落在了自己所代表的第一集群区域地图上。“我先来通报。我第一集团军群,已于半月前,全面肃清甘肃境内所有已探明的丧尸聚集点。从今天起,我们的核心腹地——甘肃,已经可以宣告为‘安全区’。后方的工业生产和农业基地,将再无后顾之忧。”
消息传来,屏幕上许多军长都露出了振奋的神情。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对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意味着生命线。王龙的窗口里,他那粗犷的脸上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似乎想吼两嗓子,但看了看严肃的会议气氛,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张卫国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窗口,那里面是一位面容沉稳、气质内敛的将领。“下面,请第二集团军群总指挥,苏裕同志,汇报你们的战果。”
屏幕上,苏裕的身影微微前倾,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沉稳而谦和:“报告主席,报告各位战友。我第二集团军群,历时两个月,分兵两路,已于三日前,彻底肃清新疆、青海两省境内的所有丧尸。作战期间,我部伤亡三千二百一十一人。”
他的汇报,没有丝毫夸耀,只有冷静而精确的数字。但这两个被宣告“肃清”的省份,其广袤的面积,让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这背后是何等艰巨的征程与牺牲。
张卫国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提高音量,郑重宣布:“苏裕同志和他领导的第二集群,以极小的代价,为我们收复了西北大片的疆土,功勋卓着!经西北军委集体研究决定,即日起,晋升苏裕同志为第二集团军群司令,授予上将军衔!”
雷鸣般的掌声,通过各自的麦克风汇集在一起,在会议室里形成了一阵热烈的声浪。王龙再也忍不住了,他对着麦克风大吼:“苏司令!好样的!改天大家回来兰州,我老王请你喝酒!”
苏裕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波动,他再次起身敬礼,语气依旧谦逊:“感谢军委的信任,感谢同志们的支持。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在新疆和青海的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的第二集群将士们。”
钟奎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微微颔首,对这位战功赫赫的同僚,报以无声的敬意。苏裕的沉稳与务实,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品质。
张卫国待掌声平息,继续说道:“第三集群与第四集群联手,也已于一周前,彻底肃清了宁夏全境。至此,我们西北联合基地的四大核心省份——甘、青、新、宁,已经连成一片,再无敌踪!”
他将目光转向林标:“林司令,请你介绍一下第四集群在内蒙古方向的部署情况。”
林标的窗口里,他那标志性的孤僻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声音简练得像一份电报:“防线已在包头、鄂尔多斯、乌海一线重新构筑。以矿场和油田为核心,建立了前进基地。第一批五千名工人及技术人员,已于十天前进驻,部分产能已经恢复。”
看着这番景象,所有人都感到由衷的振奋。军队在打胜仗,后方在恢复生产,新的力量在不断融入。西北联合基地,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与活力,飞速运转。
“很好!”张卫国重重地点头,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让会议室的气氛陡然一转,“同志们,汇报战果的环节结束了。下面,我们要讨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能决定我们与丧尸这场战争最终走向的,重大发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