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秦廷之权斗》
第一章:暗流涌动
秦国的天空似乎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孝公的病重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种微妙且压抑的氛围之中。在公子虔那奢华却又透着几分阴森的府邸密室里,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诡谲地跳动着。
公子虔坐在首位,他面容冷峻,眼中透着狠厉与决然,看着围坐在四周的一众旧贵族,缓缓开口道:“如今正是时机,卫鞅势大,若不趁此时将他扳倒,往后再无机会。”他的声音低沉,却如重锤一般敲在众人的心间。
底下的旧贵族们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后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那卫鞅仗着新法,打压我等,早就该让他付出代价了!”
“哼,若不是他,咱们哪会失去往日的荣光与特权,这次定要让他万劫不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越发激动,密室里的气氛也愈发火热。
“安静!”公子虔一声低喝,众人顿时噤声,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咱们不能莽撞行事,需得好好谋划一番。”
接着,他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阴谋的光芒,说道:“我等可先买通宫中侍卫,让他们伪造卫鞅谋反的证据。那卫鞅平日里行事雷厉风行,得罪的人可不少,有了这所谓的证据,再联名上奏太子,不怕扳不倒他。”
众人听了,皆是点头称是,脸上露出了阴狠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卫鞅倒台,他们重新恢复往日尊贵地位的场景。
第二章:卫鞅警觉
与此同时,卫鞅也并非毫无察觉。他身处变法的风口浪尖,深知旧贵族们对自己恨之入骨,定不会善罢甘休。这些日子,他一边安排亲信加强对栎阳各处的把控,尤其是通往王宫的要道,以防有什么意外变故;一边召集军中支持新法的将领,叮嘱他们务必稳住军心,若有异动,随时听令行事。
这日,卫鞅正在府中书房,看着桌上摊开的竹简,上面记载着新法推行后的各项成果以及各地反馈上来的情况。可他的心思却难以完全集中,总觉得有一股暗处的力量在蠢蠢欲动。
“大人,属下觉得近日城中气氛有些不对。”亲信阿福走进书房,一脸凝重地说道。
卫鞅微微皱眉,抬眸看向他:“哦?有何不对之处,细细说来。”
阿福回道:“属下发现有几个形迹可疑之人常在大人府邸附近徘徊,而且城中似乎也多了些陌生面孔,看着不像是寻常百姓。”
卫鞅心中一凛,他知道,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不过,他不会轻易让那些旧贵族的阴谋得逞,当即吩咐道:“继续派人盯着,一有情况立刻来报,另外,加强府中守卫,不可有丝毫懈怠。”
“是,大人!”阿福领命而去,卫鞅则站起身,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第三章:伪造证据
公子虔这边,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通过中间人,暗中联络上了几位宫中侍卫,用重金和权势的诱惑,成功让他们答应帮忙伪造卫鞅谋反的证据。
那几个侍卫趁着夜色,潜入了一处偏僻的宫殿角落,按照公子虔等人的指示,开始伪造一些信件和信物。他们模仿卫鞅的笔迹,写下一些大逆不道、意图谋反的话语,又编造了一些与他国暗中勾结的往来记录,做得有模有样。
“都小心着点,此事若是败露,咱们都得掉脑袋!”其中一个侍卫压低声音,神色紧张地提醒着同伴。
“放心吧,只要咱们做得天衣无缝,再加上公子虔他们在背后撑腰,不会有事的。”另一个侍卫强装镇定地回道。
待一切伪造完毕,他们便将这些所谓的证据偷偷藏好,等待着公子虔下一步的指示。
而公子虔在得知证据已伪造好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召集那些旧贵族再次来到密室,看着众人说道:“证据已备好,接下来,咱们便联名上奏太子,定要让那卫鞅插翅难逃!”
旧贵族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利就在眼前,只等他们去摘取那胜利的果实了。
第四章:太子之惑
太子驷坐在自己的宫殿中,眉头紧皱,心中满是忧虑。孝公的病情日益加重,朝堂之上又纷争不断,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却又一时不知该如何抉择。
这时,侍从进来禀报:“太子殿下,公子虔大人率一众大臣求见,说是有要事上奏。”
太子驷微微一愣,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但还是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公子虔等人鱼贯而入,个个神色严肃,行过礼后,公子虔上前一步,呈上那伪造的证据,说道:“太子殿下,臣等近日发现卫鞅有谋反之心,这是搜集到的证据,请殿下过目。”
太子驷接过证据,看着上面的内容,脸色变得阴晴不定。他对卫鞅一直是比较信任的,卫鞅变法以来,秦国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百姓富足,军队强盛。可如今这证据摆在眼前,又让他心里犯起了嘀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