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谭清竹的弟弟跟随老师去远方游学之后,她的心中就像被挖走了一块似的,整日都空落落的。弟弟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如今他远在他乡,谭清竹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
为了排解这种思念之情,谭清竹常常会写家信给弟弟,向他诉说自己的近况和对他的牵挂。而弟弟也会每隔一段时间给她回信,让她知道他在外面的生活情况。
这一天,谭清竹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店铺里忙碌着。她正和掌柜商量着一些生意上的事情,突然,伙计举着一封信,满脸笑容地跑了进来,嘴里还嚷嚷着:“东家,你的家信到啦!”
谭清竹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迎上去,从伙计手中接过那封信。信封上的字她再熟悉不过了——“阿姐亲启”,这是弟弟谭青竹的笔迹!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取出信纸。弟弟的字迹映入眼帘,那熟悉的笔触仿佛带着他的温度,让谭清竹感到无比亲切。
谭清竹面带微笑,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着信件。她的心情随着信中的文字起伏,仿佛能透过这些字看到弟弟谭青竹在外的生活点滴。
信中,谭青竹兴奋地描述着他在外面的经历。他说自己增长了许多见识,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跟着老师学习了许多新的学问。谭清竹读到这里,嘴角不禁微微上扬,眼中流露出欣慰的神色。她为弟弟的成长感到高兴,也为他能有这样的机遇而感到庆幸。
然而,当她继续往下读时,笑容却渐渐凝固在了脸上。谭青竹在信中提到,他的老师计划带他们去一个更遥远的地方进行深入的研学,而且归期未定。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谭清竹的心猛地一揪。
她原本因为得知弟弟安好而放下的心,此刻又被提了起来。她紧紧攥着信纸,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舍,仿佛弟弟已经离她远去,让她感到无比的失落。
站在一旁的掌柜注意到了谭清竹的神情变化,他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东家,可是少爷出什么事了?”谭清竹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道:“无事,不过是归期推迟了。”她把信小心叠好,放进怀里,仿佛这样就能离弟弟更近一些。随后,她又投入到店铺的事务中,只是这一次,她的心思,更多地飘向了远方的弟弟。
接下来的日子里,谭清竹虽表面上仍在用心打理店铺,可心里始终惦记着弟弟。夜里,她时常对着月亮发呆,担忧弟弟在远方是否吃得饱、穿得暖。
这一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谭清竹的书桌上,她正埋头整理着厚厚的账目。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一个陌生的小厮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门口。
“谭姑娘,有位贵人找您!”小厮满脸焦急地说道。
谭清竹心中涌起一股疑惑,她不认识什么贵人啊?但还是起身,跟着小厮匆匆赶往一处雅间。
一推开门,谭清竹便看到一位身着华服的公子正微笑着站在那里。他的气质高雅,风度翩翩,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谭姑娘,在下与令弟相识,他托我带些东西给你。”公子微笑着说道,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
谭清竹又惊又喜,忙接过公子递过来的包裹。她的手有些微微颤抖,心中充满了对弟弟的思念。
打开包裹,里面是一幅弟弟画的画。画面上,是他们曾经一起生活的小院,那熟悉的一草一木都被弟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得栩栩如生。此外,还有一些当地的特产,显然是弟弟特意为她准备的。
“谭兄在那边一切都好,让你莫要担忧。”公子继续说道,“他在学业上非常努力,也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谭清竹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连忙请公子坐下,详细询问弟弟的近况。
公子微笑着,将弟弟的学习和生活一一道来。他说谭青竹在当地颇受敬重,不仅因为他的才华,更因为他的品德高尚。
谭清竹听着,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她为弟弟感到骄傲,同时也对这位陌生的公子充满了感激之情。
“多谢公子告知,我这下放心多了。”谭清竹微笑着说道,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公子摆了摆手,“举手之劳,不必言谢。” 接着,公子又从袖中掏出一封信,“这也是谭兄让我转交给你的。” 谭清竹双手接过,小心地拆开,信中弟弟说自己在远方一切都好,让家人莫要牵挂,还说等学业有成便早日归家。谭清竹看完,眼眶再次湿润。
交谈中,谭清竹得知公子姓林,也是位饱读诗书之人。林公子谈吐不凡,见识广博,与谭清竹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林公子起身告辞。谭清竹忙命人准备了些当地的特产回赠,林公子也不推辞,欣然收下。
林公子走后,谭清竹将弟弟的情况告知了娘亲与夫君,两人也都放下心来。此后,谭清竹依旧用心经营着店铺,只是偶尔会想起林公子,想起他那儒雅的气质和温和的笑容。而弟弟的归期,也成了她心中满满的期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