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6章 保定市《容城县》

探秘容城:雄安之畔的千年古县

在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有一座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的小城——保定市容城县。它地处京津冀的核心区域,是雄安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容城县县域面积314平方公里 ,虽地域不大,却辖有5镇3乡,分别是容城镇、小里镇、南张镇、大河镇、晾马台镇、八于乡、贾光乡、平王乡,127个行政村 。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个乡镇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容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千年古县”的美誉。早在70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已有先民稳定居住。从境内发现的上坡新石器时期“磁山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足以推断出当时这里的人类活动已颇具规模,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古村落。

自秦置县以来,容城开始在华夏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初名“桑丘”或“宜家”,属上谷郡。西汉时期,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设容城侯国 ,此后,容城的行政归属历经多次变迁。在漫长的岁月中,容城始终处于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质。

唐朝时期,容城县时废时置,但治所不变,仍在容城北部的城子村。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复罢上谷郡改为易州,容城县隶属河北道易州,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改容城隶雄州。五代十国时期,容城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政权。

宋朝时期,容城属雄州。宋辽时期,此地为宋辽对峙的前沿地带,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留下了许多关于宋辽战争与和平交往的历史故事和遗迹。元朝时期,容城属保定路。明清时期,容城属保定府,在这一时期,容城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文化名人,“容城三贤”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容城三贤”指的是元代学者刘因、明朝谏臣杨继盛、清初大儒孙奇逢。刘因天资聪颖,饱读诗书,受家学影响,对孔孟之道情有独钟,年少时便作“鸿鹄凌云志,燕雀安能知”以明其志。他一生着作颇丰,文学方面有《静修集》传世,收入各体诗词八百余首,在元初诗坛独树一帜。杨继盛自幼勤奋好学,虽家境贫寒却志向坚定,嘉靖年间以科举入仕途,官至兵部员外郎。他为人刚正不阿,疾恶如仇,不畏权贵,因冒死弹劾奸相严嵩而被誉为“明代第一直臣”,其“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孙奇逢生于官宦世家,常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一生经历丰富,前期以胆识才略着称,在乱世中挺身而出,组织地方武装保卫乡里;晚年则专注于治学立说,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儒学大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子,对后世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国时期,1913年属范阳道,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容城直隶属河北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容城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斗争,这片土地成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胡德林、胡福才就出生于容城,他们在反抗日寇侵略的战斗中,英勇无畏,宁死不屈,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容城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奋斗。

1948年秋,**容城县委、容城县民主政府正式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容城县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一些调整。1958年底并入徐水县,1962年5月复置容城县 。1982年1月,成立容城县人民政府,属河北省保定市领导 。2017年4月,随着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容城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所在地和众多央企、国企及重大项目疏解落地的聚集地。

二、各乡镇简介

(一)容城镇

容城镇作为容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域中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交通便利,多条公路在此交汇,使得容城镇与周边乡镇以及外界的联系紧密。这里商业繁荣,拥有多个大型商场、超市和商业街,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容城镇的教育资源也较为丰富,有多所中小学,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文化方面,容城镇保存着一些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如古老的街道和民居,这些建筑风格独特,承载着容城的历史记忆。同时,镇上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书画展览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小里镇

小里镇位于容城县西南,距离县城9千米,南与安新县三台镇接壤,西与徐水区崔庄镇为邻,东接容城镇,北连南张镇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28千米,总面积35平方千米 。这里的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为主,蔬菜种植也颇具规模,大白菜、白萝卜、黄瓜、西红柿、大葱、韭菜等都是当地常见的蔬菜品种。畜牧业则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工业方面,乡镇企业涵盖服装、食品加工、洗毛毛、纺梳绒、运输、建筑等多个行业,镇内的王村化纤布市场颇具规模,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里镇交通便利,徐水、安新、容城、小里等公路在此交汇,为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镇内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也发展良好,有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门诊部(所)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镇文化站、村级文化站和各类图书室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境内的燕长城遗址位于黑龙口村,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燕赵两国的历史分界线,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