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5章 铁岭市《铁岭县》

在辽宁省北部,有一座充满故事的县城——铁岭县,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散发着独特的地域魅力。铁岭县县域面积2249平方公里 ,地处辽宁省北部,东与抚顺市接壤,南接沈阳市,西邻调兵山市,北靠开原市区 ,中环铁岭市区,处于松辽平原与辽北丘陵的过渡地带 。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铁岭县历史源远流长,远在夏、商、周时代就有建制的传说 。燕秦时代,此地隶属辽东 ;唐代时隶安东都护府 ;辽代将这里改为银州,隶属于辽阳府 ;金朝时期,此地为新兴县,隶属咸平府 ;元代时,隶开原路咸平府 ;明代时,移卫至此,开始称为铁岭 。明洪武年间设铁岭卫,铁岭这个名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卫建县,铁岭县的建制自此确定 。

中华民国时期,铁岭县隶沈道 ,1929年隶辽宁省 。1932年伪铁岭县公署建立后隶奉天省 。1945年,八路军接收铁岭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6年,民主联合政府分两路撤出县城,东路组成沈铁抚联合县,西路与法库组成铁法联合县 。1947年恢复铁岭县建制,隶辽北省 。1949年,改隶辽西省 ,1954年隶辽宁省 ,1956年隶铁岭专区 ,1958年改隶沈阳市 。1964年隶沈阳专区 ,1969年隶铁岭专区 ,1970年隶铁岭地区 ,1984年隶铁岭市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铁岭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 。传统的东北二人转在铁岭县广为流传,演员们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演、独特的唱腔和舞蹈,展现着生活的喜怒哀乐 ,每逢节日庆典,二人转表演总是必不可少,为人们带来欢乐 。剪纸艺术也是铁岭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 ,这些剪纸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铁岭县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 。清代文学家高鹗,出生于铁岭县横道河子乡 ,他续写了《红楼梦》后四十回,使得这部文学巨着得以完整流传,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着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出生于铁岭县莲花乡 ,他以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幽默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小品界的标志性人物,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让全国观众认识了铁岭,也将铁岭的文化传播到了大江南北 。

二、行政区划与乡镇简介

截至2025年6月,铁岭县下辖14个乡镇 ,2个街道办事处 ,22个城市社区 ,217个建制村 。

凡河镇

凡河镇地处铁岭县中部 ,是铁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镇内有铁岭新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林立,基础设施完善 。凡河镇的农业以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 ,有多个蔬菜大棚基地,为周边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 。工业方面,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产业格局 ,有多家规模以上企业 。

腰堡镇

腰堡镇位于铁岭县南部 ,东靠李千户镇 ,西南与新台子镇相邻 ,北与凡河镇、铁岭市开发区接壤 。腰堡镇境内懿路、大凡河明代为城堡,因辖区居两城堡之间,故而得名腰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铁岭县第五区 ;1989年,腰堡乡改镇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22.17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有人 。这里工业发展迅速,2018年有工业企业308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 。农业也颇具特色,以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为主 ,同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草莓种植等 。

新台子镇

新台子镇是铁岭县的经济强镇 ,交通十分便利,沈哈高速、京哈铁路贯穿全境 。镇内工业发达,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加工、建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有众多知名企业在此落户 。新台子镇的商业也十分繁荣,有多个大型商场和商业街 ,满足了人们的生活购物需求 。在农业方面,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同时发展了一些养殖业 。

平顶堡镇

平顶堡镇位于铁岭市北部 ,与铁岭市区相邻 。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有辽河从镇边流过 。平顶堡镇的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为主 ,同时利用辽河的水资源,发展了渔业养殖 。镇内有一些小型工业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等行业 。此外,平顶堡镇还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

镇西堡镇

镇西堡镇地处铁岭县西部 ,是一个农业大镇 。这里土地肥沃,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 ,是铁岭县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镇西堡镇有着名的大台山灵山寺风景区 ,灵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寺院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为上下两院 。上院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 ,下院建有钟楼、鼓楼、方丈室 。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佛像 ,还珍藏着明代石刻《心经》和清代石刻《金刚经》等文物 。灵山寺后面还有青云洞,相传是济祖修道的地方 ,民间传说济祖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弟子,他在明代嘉靖年间,因科举不第到大台山上的青云洞出家修道,后来在这里成仙,被百姓称为青云仙子 。几百年来,当地百姓将济祖奉为保护神,到这里焚香祭拜的人终年络绎不绝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