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如同嘉陵江水,不舍昼夜。
转眼之间,满城风雨的1939年成了旧历,时间迈入了1940年的门槛。
渝城的冬天,湿冷刺骨,但城西的一片区域,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原本属于第四十一军的那片破旧营房,早已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连绵不绝、规划整齐的营区。
青砖垒砌的营房,宽阔平整的训练场,甚至还有几栋看起来像是仓库和维修厂的大型建筑,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何止十倍。
这里,就是新生的第四十一军的驻地。
吴司令当然知道朱豪在城西的动静。
事实上,那场声势浩大的招兵,几乎是半公开进行的,想不知道都难。
“司令,那朱豪的招兵处,都快把城西的破庙门槛给踏破了。听说三天就招了两千多人,现在还在源源不断地有人去。”心腹参谋向吴司令汇报时,脸上带着几分忧虑。
吴司令坐在他那张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端着一杯上好的西湖龙井,闻言只是轻蔑地哼了一声。
“招兵?他想招多少就让他招多少。”吴司令吹了吹茶叶沫子,眼皮都没抬:“乌合之众,招来再多也是一群饭桶。我倒要看看,他朱豪的金山银山,能养活多少张嘴。”
在他看来,朱豪这完全是自寻死路。
没有军政部的批文,没有后勤总部的调拨,他招来的兵,就是一群黑户。
武器、弹药、军饷、被服、粮草……哪一样不是吞金巨兽?
朱豪在川中是有些家底,可养活一个军?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是司令,他这么搞,影响总归是不好。这都快赶上私自募兵了。”参谋还是不放心。
“影响?”吴司令放下茶杯,冷笑道:“他朱豪现在可是全渝城百姓眼里的‘抗日英雄’,是李德邻将军面前的红人。我这个时候去动他,不是自找麻烦吗?”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和阴狠。
“让他折腾。他越是折腾,摊子铺得越大,就死得越快。等他钱烧光了,发不出军饷,养不活手下那帮丘八的时候,不用我们动手,他自己就得散伙。到时候,他招来的那些兵,闹起事来,我看他怎么收场!这叫……捧杀。”
吴司令为自己的高明策略感到十分得意。
在他看来,朱豪不过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军阀,打仗或许是把好手,但玩政治,还嫩了点。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吴司令真的就对城西的动静不闻不问,仿佛渝城根本没有第四十一军这个单位。
军政部那边,他早就打点好了,所有关于第四十一军的补给申请,一律石沉大海。
他就等着看朱豪的笑话。
然而,他等来的,却不是第四十一军哗变或者散伙的消息,而是一个比一个更让他心惊的传闻。
“司令,朱豪的第四十一军,好像……好像已经有三万多人了。”
“司令,听说第四十一军的兵,顿顿有肉吃,军饷是中央军的两倍。”
“司令,城西那边又在扩建营房了,听说还要修个什么……机场?”
吴司令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三万人?开什么玩笑!他一个卫戍司令部,满打满算也就这点兵力。
朱豪他哪来的钱?难道是把他老朱家的祖坟都刨了?
还顿顿有肉?双倍军饷?他吴司令自己的亲卫都做不到!
至于修机场,那更是天方夜谭!
“胡说八道!”吴司令把手里的文件狠狠摔在桌上:“都是从哪儿听来的谣言!一群刁民以讹传讹!”
可报告一条条送上来,由不得他不信。袍哥那边递来的消息,更是让他坐立不安。
据说,朱豪通过袍哥的关系,从国外采购了大量的“洋玩意儿”,具体是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那些东西,都是用船装着,从香江那边,绕了老大一个圈子,神不知鬼不觉地运进了川中。
吴司令感觉自己像是被一条毒蛇盯上了,那条蛇就盘踞在城西,每天都在长大,鳞片愈发坚硬,毒牙愈发锐利。
他开始感到不安,那种“捧杀”的得意心态,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忌惮。
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马德胜!”吴司令对着门外喊了一声。
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上校军官走了进来,立正敬礼:“司令!”
此人叫马德胜,是吴司令的心腹干将,黄埔六期毕业,打过仗,见过血,为人精明强干,比那个只会拍马屁的钱处长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德胜,你带一个连的宪兵,去城西走一趟。”吴司令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以‘慰问友军’的名义,去看看那第四十一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记住,要看得仔细一点。他们的兵员、装备、训练……所有细节,我都要知道!”
“是!”马德胜领命,眼神里却闪过一丝疑惑。
“司令,这朱豪……我们不是一直没管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