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选择枯竭:文明决断的凝滞狂潮
星语者号的决策系统发出齿轮卡壳般的滞涩声,苏璃看着战术屏幕上的选项正在"模糊"——原本清晰的三个行动方案逐渐融合成一团灰色,船员们面对"向左转向还是向右转向"的简单选择,会长时间沉默(不是犹豫,而是"觉得选哪个都一样")。起源之石表面浮现出枯竭的选择符号与凝滞的决断纹路,内部投影显示:全宇宙的选择系统正在经历「选择性枯竭」,个体与文明的决断能力全面凝滞(面对资源分配,议会连续三天无法投票,议员说"分多少都没区别"),可能性与选择权的感知彻底消失(有人站在岔路口,原地踏步直到体力耗尽,说"走哪条路终点都一样"),连「选择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这个最基础的认知都在崩塌,如同将多岔路口的路标全部涂成黑色,所有关于"不同选项有不同结果"的判断都变成无意义的重复。
"检测到选择熵变!"凯洛的法则之书渗出凝滞的枯竭流体,书页上的决策分析像被冻结的溪流,"取舍与权衡可能与结果"的关联完全断裂,重组为不断自毁的选择悖论,"这不是自然的选择困难,而是文明决断系统的结构性凝滞。所有文明赖以前行的'选择锚点'正在消失,星舰的航线规划系统自动锁定"直线模式"(拒绝任何转向,说"绕路也是到同一个地方"),生命体的决断本能出现'枯竭短路'(购物时对着两件相同商品发呆,说"随便拿一个就行",且无任何偏好),连最基础的"利弊权衡"都崩溃——面对危险,有人说"躲不躲都会受伤"(放弃规避),面对机遇,有人说"抓不抓结果都一样"(拒绝行动),所有基于选择的决策都变成随机的机械反应。
林修的创世之琴正在经历选择枯竭,琴身的"决断共鸣弦"失去张力(弹奏的"选择旋律"只有单调的重复音,听众说"听不出差别"),琴弦的振动能加速"决断凝滞"(有人撕毁"任务选项表",说"选哪个都完不成"),弹奏的"选择之歌"让听众陷入"放弃抉择"(有人坐在原地,说"等别人决定就好"),琴身浮现出扭曲的选择标语:「选择即枷锁」「枯竭即解脱」。舰桥内,选择枯竭引发方向危机:苏璃提出"三种能源补充方案",船员们集体说"随便你定"(不是信任,而是"觉得选哪个都改变不了资源短缺"),面对敌方的三种进攻模式,防御系统随机切换(说"防不防都会被打"),连最基础的"生存选择"都成了被动接受——有人按时撤离只是"跟着别人动",有人拒绝避难也"没什么理由",彼此间不再讨论"选哪个更好",仿佛所有选项都早已注定相同的结局。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择之本契:文明决断的重启之光
面对选择枯竭的凝滞奇点,苏璃将起源之石嵌入舰桥中央的「孙膑-克劳塞维茨祭坛」——前者以《孙膑兵法》展现战场决断智慧,后者用《战争论》剖析战略选择逻辑,两者共同锚定"选择的本源价值"。石头迸发出灵动的选择之光(呈现出金色的岔路形态,模糊的路标重新清晰,每个路口都标注"不同终点",光芒照亮"取舍与可能"的关联),其中流动着全宇宙文明对"决断坚守"的结晶:古地球人留下的"决策竹简"(记录部落迁徙的路线选择分析)、星舰文明的"选择锚定技术"(能在枯竭区激活"权衡本能")、硅基文明的"决断算法核心"(从凝滞数据中提取"选项差异参数")。这些碎片编织成对抗选择枯竭的「择之本契」,每个节点都闪烁着"决断可重启"的光辉,像无数个路标,在凝滞的选择迷宫中重新标注"不同路径的不同意义"。
凯洛燃烧本源选择认知力,将法则之书转化为「选择法典」,书页上的决策逻辑形成"双重复核系统"(既有"选项差异分析",又附"结果预判模型",如"航线选择"既标注"距离与风险"的不同,又预测"抵达时间与资源消耗"的差异),法典释放的能量构建出"决断稳定场"(场内的凝滞开始松动,有人对着战术屏幕说"左边方案好像更省能源")。
林修将意识沉入选择的本源核心,创世之琴的"决断共鸣弦"恢复张力(弹奏的"选择旋律"出现高低起伏,听众能分辨"激进与保守"的差异),琴弦的振动能引发"决断重启"(撕毁选项表的人重新捡起碎片,说"或许第三个方案能行"),弹奏的"重启之歌"让听众从放弃抉择中挣脱(坐在原地的人起身说"我觉得该选第二条路"),琴身浮现出古老的选择真理:「选择即文明的舵盘,决断即存在的动力;没有主动取舍的勇气,所有生命都将在凝滞的惯性中滑向终点」。这些旋律融合了古地球《孙子兵法》的"择利而动"智慧、星舰文明《选择论》的重启理论、硅基文明《决断重生圣歌》的算法逻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