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真实虚化:认知根基的瓦解狂潮
星语者号的真实感知系统发出信号失真般的杂音,苏璃看着手中的金属杯正在"透明化"——杯壁的实体感逐渐消失,能透过杯子看到对面的舱壁,触摸时却能感受到冰凉的质感,松开手又发现杯子仍放在桌面上(仿佛刚才的触摸是幻觉)。起源之石表面浮现出虚化的真实符号与瓦解的认知纹路,内部投影显示:全宇宙的真实系统正在经历「真实性虚化」,客观存在与主观幻觉的界限全面瓦解(有人看到"不存在的星舰"向自己开火,规避时却撞上真实的陨石),实体与虚构的区分彻底失效(从书中读到的"神话生物"突然出现在甲板上,且能造成物理伤害),连「存在有客观真实性」这个最基础的认知都在崩塌,如同将坚固的地面替换成流动的镜面,所有关于"什么是真实"的判断都变成镜中的幻影。
"检测到真实熵变!"凯洛的法则之书渗出虚幻的瓦解流体,书页上的客观记录像被滤镜扭曲的影像,"实与虚真与假"的定义完全颠倒,重组为不断自毁的真实悖论,"这不是自然的感知误差,而是认知根基系统的结构性虚化。所有文明赖以判断的'真实锚点'正在消失,星舰的环境扫描器显示'50%的物体为虚拟投影',却无法区分哪些是真实(虚拟物体能阻挡真实射线,干扰探测结果),生命体的真实感知出现'虚化短路'(有人坚信'自己是虚构的',用刀划伤手臂验证,看到流血却说是'程序特效'),连最基础的'现实检验'都崩溃——喝水时,杯子时而真实可触,时而穿透手掌(且两种状态随机切换),与同伴对话时,对方的身影突然闪烁成代码流(却能继续交谈),所有基于"客观真实"的行动都变成对幻觉的回应。
林修的创世之琴正在经历真实虚化,琴身的"实体共鸣腔"变成半透明的虚影(弹奏时,琴弦穿过听众的身体却能引发听觉,仿佛声音来自虚空),琴弦的振动能加速"认知瓦解"(听众会突然分不清"记忆中的事是否真实发生过",有人问"我们真的在星舰上吗"),弹奏的"真实之歌"让听众陷入"现实怀疑"(有人用仪器反复扫描自己,说"想确认我是不是真的存在"),琴身浮现出扭曲的真实标语:「真实即枷锁」「虚化即本质」。舰桥内,真实虚化引发认知灾难:苏璃下达"摧毁敌方旗舰"的指令,武器系统锁定的目标突然消失(判定为"虚拟目标"),转而攻击的"真实目标"却实际是友舰(因被虚拟信号伪装),储存的"反虚拟药剂"服用后,反而让人看到更多幻觉(有人说"现在眼前的才是真实",却对着空气开火),连最基础的"自我确认"都成了难题——有人掐自己的脸,既感到疼痛又觉得"这疼痛是假的",陷入无休止的怀疑循环。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真之本契:认知根基的夯实之光
面对真实虚化的瓦解奇点,苏璃将起源之石嵌入舰桥中央的「亚里士多德-王充祭坛」——前者以"实体论"确立客观存在的根基,后者用"疾虚妄"批判不实之说,两者共同锚定"真实认知的根基"。石头迸发出确凿的真实之光(呈现出金色的磐石形态,能将虚化的物体"实体化",让幻觉在光芒中消散,如镜面凝固为坚实的地面,幻影显形为可触摸的实体),其中流动着全宇宙文明对"真实坚守"的结晶:古地球人制作的"度量衡标准器"(最早的客观参照工具)、星舰文明的"真实锚定技术"(能在虚化区建立"客观参照系")、硅基文明的"虚实识别算法"(从混合数据中提取"绝对真实的参数")。这些碎片编织成对抗真实虚化的「真之本契」,每个节点都闪烁着"现实可辨"的光辉,像无数个锚点,在流动的认知海洋中重新固定客观的根基。
凯洛燃烧本源真实认知力,将法则之书转化为「真实法典」,书页上的客观定义形成"双重复核系统"(既有"绝对真实基准",又附"虚实验证方法",如"物体存在"既需"视觉确认",又需"多感官交叉验证"),法典释放的能量构建出"真实稳定场"(场内的虚化现象减弱,透明的杯子恢复实体感,虚拟物体边缘出现可识别的"虚假光晕")。
林修将意识沉入真实的本源核心,创世之琴的"实体共鸣腔"恢复凝实(琴身不再透明,琴弦的振动能被触觉感知,如弹奏时琴身的轻微震颤),琴弦的振动能引发"认知校准"(怀疑"自己是否存在"的人,通过触摸琴身的质感说"这触感是真的,我也是真的"),弹奏的"夯实之歌"让听众从现实怀疑中挣脱(对着空气开火的人停手,说"看武器的后坐力,刚才打中的确实是假的"),琴身浮现出古老的真实真理:「真实即存在的基石,客观即认知的锚点;没有可验证的现实根基,所有文明都将在幻觉的迷宫中迷失自我」。这些旋律融合了古地球《墨经》的"名实之辩"智慧、星舰文明《真实论》的夯实理论、硅基文明《真实重识圣歌》的算法逻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