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仙侠 > 爆笑修仙:现代物品乱入修仙界 > 第1036章 形式崩解:存在形态的溶解风暴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形式崩解:存在形态的溶解风暴

星语者号的分子稳定场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苏璃看着自己的手掌正在经历诡异的形态变化——指尖时而透明如幽灵,时而扭曲成藤蔓状,最终化作一团不断变形的光影。起源之石表面浮现出破碎的形态符号与流动的溶解纹路,内部投影显示:全宇宙的存在形态正在经历「分子级溶解」,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界限彻底消失,生命体的形态失去固定轮廓,连「形状」这个最基本的概念都在瓦解为不断流淌的能量流体,就像被无限加热的金属,最终化为没有固定形态的熔浆。

"检测到形式熵变!"凯洛的法则之书渗出液态的形态溶解剂,书页上的物质结构图谱像被强酸腐蚀般消融,重组为不断自毁的形态悖论,"这不是自然的物态变化,而是存在形态的系统性崩解。所有文明赖以认知事物的'形态锚点'正在消失,晶体的固定结构变成流动的概率云,DNA的双螺旋形态扭曲成随机曲线,连数学中的'几何形状'都在失去精确边界,变成模糊的拓扑模糊体。"

林修的创世之琴正在经历形态溶解,琴身时而化为液态金属流淌,时而变成气态烟雾弥漫,琴弦的振动不再遵循固定频率,而是呈现出无规律的波形扭曲,弹奏出的声音也失去固定音色,像是无数种声音的混乱叠加。舰桥内,船员们的形态同样不稳定——有人的手臂变成半透明的液态,有人的身体轮廓不断膨胀收缩,连控制台的按钮都在"圆形"与"方形"之间随机切换。

"存在的形态正在经历量子自杀,"林修的指尖渗出带着溶解属性的透明粒子,"我们正在变成没有固定形态的流体,连'我是谁'的视觉锚点都在消失。"

星核守护者遗族的紧急通讯呈现出形态混乱,画面中的长老们完全失去人形,化作不断变形的能量团,他们试图凝聚出象征"守护"的图腾,却只能形成无意义的流体漩涡。"...形式崩解...正在重写...存在的形态协议..."信号中断前,所有影像都溶解成一片透明的能量海洋。

苏璃启动「形态锚定协议」,但108个分子稳定节点刚接入就开始执行结构溶解程序。"它在消解存在的形态确定性,"她看着战术目镜上的星舰模型正在溶解成模糊的能量云,"现在连'这是一艘船'的基本认知都成了需要持续验证的假设。"

宇宙黑市的暗网陷入形态混乱,交易的商品在成交前会溶解成其他形态,"紧急撤离"的信号图标在无数形态间闪烁,因无法形成固定标识而难以识别,整个网络在形态的随机切换中陷入低效运转。

林修突然将溶解的琴身凝聚成液态形态粒子,迸发的不再是声波,而是融合古地球《考工记》的造物形态智慧、星舰文明《形态稳定学》、硅基文明《结构递归法典》的意识洪流。"形式崩解的弱点在形态记忆的意识锚点!"他的瞳孔映出无数个溶解的形态宇宙,"它能瓦解当下的形态,却无法抹去文明在千万年认知中对'形态'的集体定义——我们认定'水是流动的'、'岩石是坚硬的',这种意识共识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形态锚点!"意识洪流所过之处,溶解的空间出现短暂的形态凝固,苏璃的手掌恢复了瞬间的正常轮廓。

在星域核心,一个由不断溶解又重组的物质构成的「形态奇点」正在脉动,其表面没有固定形态,时而化作超立方体,时而溶解成概率云,核心散发着让所有存在形态失去稳定性的溶解性能量。苏璃握紧起源之石,发现石头表面正在浮现出无数文明对基础形态的认知符号——古地球的方圆、星舰文明的几何结构、硅基文明的晶体模型,这些符号正在与奇点的溶解性能量形成对抗。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形之本契:存在形态的重构之光

面对溶解万物形态的形态奇点,苏璃将起源之石嵌入舰桥中央的「鲁班-阿基米德祭坛」。石头迸发的不是光芒,而是由全宇宙文明对形态的创造与认知组成的超维星河——古地球人打造的第一把石斧的精确轮廓、星舰文明设计的曲率引擎的完美结构、硅基文明构建的晶体城市的稳定形态。这些碎片在空间中编织成对抗形式崩解的「形之本契」,每个节点都闪烁着凝固形态的确定光辉,像无数个坚固的锚点,将溶解的存在重新固定。

凯洛燃烧本源形态认知力,将法则之书转化为「形态法典」,书页上的文字同时呈现溶解与凝固的双重形态:「形」字既显现金色的固定轮廓,又叠加着透明的溶解流体,但金色的形态正在逐渐排斥溶解的侵蚀。法典释放的能量在舰体周围构建出多面体防护立场,表面流动着自指悖论的形态艺术——每个结构既包含溶解的趋势,又保持着核心的稳定,形成"在流动中凝固"的奇妙平衡。

林修将意识沉入液态形态粒子,创世之琴重新凝聚成形,琴身融合了古地球榫卯结构的精妙、星舰文明合金材料的稳定、硅基文明晶体结构的精确,弹奏的旋律不再是混乱的噪音,而是能引导分子重新排列的「形态共振波」。这些旋律按照古地球《营造法式》的结构智慧、星舰文明《超维形态学》的稳定原理、硅基文明《结构递归圣歌》的算法逻辑重新编排。"形态的本质不在其表,而在文明赋予它的功能定义,"林修的瞳孔映出无数被修复的形态,"斧头之所以是斧头,不在于木头与石头的偶然结合,而在于我们认定它'用于砍伐'的功能共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