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继续沉浸在对易小柳未来安排的思索之中。
易小柳如今17岁,这个年纪,摆在她面前有两条路,上学或者上班,倒也都可行。
易中海微微眯起眼睛,像是在脑海里勾勒着易小柳不同选择下的未来图景,眼神中既有对她前途的期许,又掺杂着一丝担忧。
到时候还是得看孩子自己的意愿,选哪条路,他这个当叔叔的再想办法去安排。
只是,这样一来,易中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愁绪。
如今家里本就不宽裕,他们要抚养君君和月月,这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需要各种花费的时候,还得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存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易中海眉头渐渐拧紧,嘴唇微微抿着,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因这忧虑更深了几分。
现在又多了个易小柳,家里的开销无疑会大大增加。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钱,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易中海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将目光投向窗外。
火车疾驰而过,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可他却视而不见。
他的眼神有些空洞,仿佛思绪已经飘得很远很远,不知是在思考如何增加收入,还是在担忧未来生活的重重压力。
谁也不知道他此刻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他正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给易小柳一个安稳的未来,同时也不影响军军和月月的成长。
在他心里,还是军军月月更重要。
在那颇具年代感的四合院里,易小柳自打那天与顾从卿有过一面之缘后,整个人的状态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四合院的青砖地上,易小柳时不时地在院子里踱步,眼神总是不自觉地朝着顾从卿可能出现的方向张望。
她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只要一有机会,便在院子里晃来晃去。
每当瞧见顾从卿的身影,易小柳的举动就变得更加刻意起来。
她看似不经意地在他眼前晃悠,脚步看似随意,却又总在顾从卿的视线范围内。
她微微低着头,假装在整理自己的衣角,可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紧紧地锁住顾从卿,那眼神中满是羞涩与好奇交织的光芒。
尽管她从未主动上前与顾从卿搭话,可她看向顾从卿的眼神,却如同一本摊开的书,任谁都能轻易读懂其中的含义。
那眼神里,带着少女独有的纯真与倾慕,毫不掩饰地透露着她对顾从卿的好感。
周围的邻居们偶尔瞧见,私下里悄悄议论着这姑娘怕是看上顾从卿了。
在四合院的角落里,几位邻居聚在一起,正小声地嘀咕着易小柳和顾从卿的事儿。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他们身上,却丝毫没有冲淡这话题里的热度。
一位体态微胖、脸上总是挂着热心笑容的大妈率先开口,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下旁边人的胳膊,她眼神里透着欣赏,语气中满是理所当然。
“看上顾小子这不正常吗?
顾小子长得又高又俊,往那一站,就跟电影明星似的。
而且还是大学生呢,肚子里有墨水,家里条件又好,就咱这院里,打着灯笼都找不出几个能比得上他的。
要说看不上他,那才是眼神不好吧。”
旁边一位瘦高个的大妈听了,不以为然地撇撇嘴,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屑,她双手抱在胸前,身子微微向后仰,下巴微微扬起。
“哼,人家都有对象了,都订婚了,她还盯着人家看,这是好事吗?
不知羞。
一个大姑娘家的,也不懂得避嫌,这样下去,指不定得闹出什么事儿来。”
这两位大妈的声音虽不大,但在这安静的四合院里,还是引得周围几个邻居纷纷点头或小声附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眼神时不时地朝着易小柳平日里晃悠的方向瞟去。
又一位大妈赶忙附和道,她轻轻点着头,脸上满是认同的神色,眼睛微微眯起,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易小柳常出现的方向。
“可不是嘛,人家都订婚了,再好的小伙,一旦有主了,就该避就得避呀。
你们没瞧见那直勾勾的眼神啊,也不知道顾小子心里咋想的,要是这么盯着我看呐,我都得心慌。
这要是传出去,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闲话呢。”
这时,一位性格较为温和的大妈站出来打圆场了。
她笑着摆了摆手,眼神里透着宽容与理解,轻轻拍了拍刚刚说话那位大妈的肩膀,语调柔和,“哎呦,行了。
小姑娘年纪小,咱谁不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
你年轻时候看到好看小伙,你能说不看就不看呐?
大家都年轻过,都懂那种感觉。”
她顿了顿,脸上的笑容渐渐转为怜惜,微微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同情,“行了行了,说这些话让人家听见,小姑娘面薄,是该受不住了。
再说她也是个命苦的孩子,没爹没妈,大老远投奔过来,也着实不容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