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还在打量时,女将军冷声问道:“看够了吗?我在问你话。”
云峰这才猛然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恭敬地答道:
“回禀穆将军,男儿自当驰骋疆场,杀敌卫国,建功立业,而不是窝在家里,守着一亩三分地,虚度光阴!”
穆将军听了云峰的回答,心中依然对他没有什么好印象,认为他只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小白脸,说出这种话,不过是年少轻狂,一时冲动罢了。
但还是饶有兴趣地问道:“你说的杀敌建功立业,你要做好准备,上了战场可是随时要死的,别上了战场就被吓得尿裤子了。好了,你下去吧。
你以后就跟着张三他们小队吧!。”
张三应了一声“是”,然后便带着云峰去军需处领取了军服,之后又领着他回到了自己所带领小队的营帐。
在前往营帐的路上,云峰也巧妙地向张三打听了一些关于那位穆将军的信息。
通过张三的介绍,云峰得知,穆将军名叫穆兰,二十岁,是京城穆家的千金,更是边关穆大将军的掌上明珠。
穆兰三岁起便跟着家人在军营长大,十六岁参军,十七岁在一次与蛮人头目的对战中,身先士卒,击败杀了蛮人头目,但在脸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刀疤。
正是因为这道刀疤,许多原本对她青睐有加的世家公子都望而却步,导致她至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家,索性便一直留在军营。
穆家三代都驻守边关,穆兰能当上将军,并非仰仗家世,而是从小兵一步步爬上来的。
因此,穆兰对那些富家公子少爷十分鄙夷。
在她心里,这些人只是靠着家里的权势,来边关镀金。
好的能捞点功劳,差的也能在军营里混个两三年,回去就能加官进爵。
所以,穆兰也将云峰视作来军营镀金的公子哥。
云峰心知说再多没用,唯有行动才能证明自己。
自加入边军以后,每日除了训练,还是训练,每个人都没有任何一丝懈怠。
转眼已是寒冬腊月,一夜之间,漫天飞雪,将整个大地都染成了一片银白。
蛮人部落也悄然集结了十五万大军,由骁勇善战的将领阿布落亲自率领五万人作为先遣部队,气势汹汹地向虎牢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剩余的十万大军则在后方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进入冬季后,虎牢关每日都会派出斥候,监视蛮人的动向。
当蛮人集结大军进犯的消息传来时,虎牢关立刻进行商议。
虎牢关一共有十万大军,最终决定由穆兰亲自率领两万骑兵,突袭阿布落率领的五万先锋部队。
其余主八万力部队,留两万在城中驻守,其余六万则绕到阿布落大军后方,准备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两万对五万,胜算渺茫,几乎是九死一生。
所幸穆兰的队伍只是负责牵制,为后续部队争取时间。
因此,生还的希望尚存。
张三是穆兰的亲卫,云峰又是张三小队的士兵,因此,这次突袭蛮人队伍,云峰自然也在出征之列。
大军迅速开拔,离开虎牢关后,很快便与阿布落率领的蛮人大军相遇。
双方二话不说,直接开战。
然而,阿布落的蛮人士兵个个身强体壮,远非云峰这边的士兵所能匹敌,又占据人数优势。
第一次交锋,穆家军,这边就损失惨重。
仅仅一个冲锋,云峰一方就损失了将近千人。
大军厮杀,讲究的就是人数,力气,尤其是这种短兵相接,刀刀入肉。
为了不让蛮人铁骑踏入城池,屠戮百姓,他们只能咬紧牙关,拼死支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苦苦等待着绕后大军能够及时赶到,形成里应外合之势,彻底击溃蛮人。
然而,双方已经进行了十几轮的惨烈交战,彼此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对峙五天时间。
可却始终不见援军的身影。
阿布洛骑在战马上,挥舞着手中的弯刀,对着身陷重围的穆兰,大声嘲笑道:
“穆将军,你还是投降吧!支援的大军是不回来了?
哈哈哈,你省省吧,你们的援军,永远都不会来了,哈哈哈!”
正如阿布落说的那样,准备绕后的大军,早就被阿布落原有的大军,拦下,双方在另一边进行交战,由于蛮人大军数量占优,虎牢关的穆家军,节节败退,最后只能退守到距离虎牢关十公里的,虎牙山。
而阿布洛在得到消息后,就开始命人朝着云峰这边大军冲杀,不惜一切代价。
眼看着身边士兵越来越少,蛮人大军渐渐逼近,穆兰命令大军撤,可是阿布落不是傻的,他早就派大军拦住云峰这边的退路。
最终,云峰他们被阿布洛的大军围困在虎爪口。
穆兰这边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除去伤兵,能参战的不足一万。
几番激战下来,士兵们早已士气低落,加上大雪封山,粮草断绝,大家饿着肚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