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科幻 > 幽谷怨灵 > 第363章 金线里的光阴

幽谷怨灵 第363章 金线里的光阴

作者:爱吃花朵馒头的郭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2 15:38:42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牵挂永存”“薪火相传”的金线,在夕阳里闪闪发亮。

林砚之坐在母亲的藤椅上,看着曾孙辈在工作室里追逐嬉闹。小孙女的女儿举着枚银顶针,在樟木绷架旁跑来跑去,银环的碰撞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野菊的清香顺着敞开的门漫进来,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像杯被时光泡暖的茶。玻璃罐里的顶针已增至十五枚,从母亲的铜环到刚添的小曾孙的银圈,在夕阳里轻轻晃动,像串会呼吸的星辰。

小菊的设计工作室开了分馆,第一面墙上就挂着门楣木牌的复刻品,“生生不息”的金线在射灯下格外醒目。员工们都知道,每个新入职的设计师,都要先学绣朵野菊,“这是太奶奶的规矩,让针脚先学会有温度”。有天林砚之去参观,发现个年轻设计师的绣品上,针脚里藏着枚极小的顶针,像母亲当年在旗袍下摆留的那样。“老师傅说,这是让牵挂有个落脚的地方。”年轻人摸着针脚轻声说,顶针从指尖滑落在设计图上,轻响里混着远处的车流声。

深秋的雁荡山,灵峰寺的老樟树下,多了块新的木牌,上面刻着“沈曼君之牵挂”。每年霜降,都会有人来这里放下顶针、野菊标本、绣品碎片,像场跨越时空的聚会。林砚之带着曾孙们来的时候,正看见个老太太在埋铁皮盒,里面是她孙女的顶针。“沈师傅说,牵挂要种在花开的地方。”老太太指着木牌,“我是她当年教过的徒弟,这手艺传了三代了。”顶针从老人手里滑出来,落在林砚之的掌心,铜环的碰撞声里,混着满山的野菊香。

工作室的缝纫机旁,摆着台新的电脑绣花机,却总在角落留着母亲的老式缝纫机。小曾孙们最爱踩踏板玩,听顶针撞在铁皮上的声响,像在和太外婆说话。林砚之把孩子们踩出的针脚图案,都绣在块棉布上,贴在母亲的绣谱最后,像幅流动的时光画卷。有次她发现,最小的曾孙踩出的针脚,竟和母亲的一模一样,像条藏在血脉里的河。

小菊的女儿考上设计学院那天,捧着录取通知书站在门楣下。“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牵挂永存”“薪火相传”的金线,在晨光里闪闪发亮,玻璃罐里的顶针轻轻晃动,像在为她送行。林砚之把母亲的铜顶针,放进孙女的行囊,“太奶奶说,设计不止是线条,是让牵挂生长的土壤”。孙女摸着铜环,突然看见内侧的刻痕里,嵌着些细碎的金粉,像揉碎的阳光。

林砚之在工作室的门楣旁,又钉了块木牌,上面用金线绣着“向光而行”。五块木牌在风中轻轻碰撞,金线交织成张温暖的网,网住了六代人的牵挂。玻璃罐里的顶针还在轻轻摇晃,碰撞声里混着曾孙们的笑声、设计稿的翻动声、老式缝纫机的咔嗒声,像首被时光反复吟唱的歌谣。

她低头看着罐口的金线,突然明白母亲留下的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让牵挂生长的起点。那些顶针的轻响、野菊的芬芳、针脚的温度,早已变成种能力,在每个走进时光的人心里发芽,把短暂的相遇,缝成永恒的家。

夕阳漫过樟木绷架时,林砚之拿起母亲的铜顶针,在块新的棉布上,落下第一针。银针穿过布料的瞬间,玻璃罐里的顶针突然齐齐颤动,声响里混着远处的晚钟声,像无数代人的心跳在轻轻相和。她望着布上渐渐成形的野菊,听见心里有个声音在说:看,我们用针脚织的家,从来都在生长,向着光,向着更远的时光,永远都不会停下。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ixmao)幽谷怨灵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