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瞳站在休眠舱前时,第六轮回守护者的银白发丝正随着舱内气流轻晃。古籍馆的脉冲灯忽明忽暗,与柯伊伯带陨石的信号频率同步,像在倒数某个重要时刻。她摘下防护手套,指尖悬在休眠舱的唤醒按钮上——玻璃罩内侧,一行微光组成的文字正在缓缓流转:“第七次选择,需见文明底色。”
“将军,地球联盟传来最新数据。”终端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副将的影像带着激动的颤音,“他们在撒哈拉沙漠的岩层下,发现了与休眠舱材质相同的金属板,上面刻着前六次文明的‘答卷’。”投影切换至沙漠现场,烈日下的考古队员正清理块巨大的石板,表面的蛇形图腾被分成六个扇形区域,每个区域都刻着不同的图案:
第一个扇形是燃烧的星球,标注着“过度索取”;
第二个是断裂的星桥,写着“文明隔绝”;
直到第六个扇形,画面突然变得模糊,只有行小字能辨认:“接近平衡,却在最后时刻选择了武器。”
星瞳的目光落在第六个扇形的边缘,那里有个微小的星图标记,坐标指向猎户座旋臂的某处——正是100年后他们要抵达的星域。她突然想起休眠舱里的守护者,那双紧闭的眼睛似乎在诉说:前六次失败,都败在文明发展的最后一步。
“启动‘文明镜像’计划。”星瞳转身走向主控室,终端的蓝光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光带,“让第七舰队的每个成员,都看看这些‘答卷’。”她调出地球近十年的生态数据:碳排放下降42%,全球建立了17个星际联合实验室,甚至有人类科学家开始研究如何修复火星的大气层。这些数据在全息投影上组成颗绿色的星球,与石板上的第六个扇形形成刺眼对比。
古籍馆的陨石突然发出剧烈震颤。星瞳冲回去时,发现猎户座陨石的表面裂开道缝隙,里面嵌着枚菱形晶体,折射出的光影在墙壁上组成段影像:穿白袍的“播种者”正将晶体植入颗蓝色星球的内核,镜头拉远后,那颗星球逐渐显露出地球的轮廓。
“他们在地球埋下了‘平衡感应器’。”星瞳戴上解析手套触碰晶体,股温热的信息流涌入脑海——这枚晶体能实时监测文明的“平衡指数”,当数值低于阈值,蛇形图腾就会启动矫正机制;而当指数持续达标,它会释放出引导星轨的能量,帮助文明跨越星际屏障。
“将军!柯伊伯带的空间裂隙扩大了!”副官的紧急通讯打断了她的思绪。全息投影上,陨石周围的液态空间正在沸腾,无数不属于当前宇宙的星轨从中溢出,像幅被打乱的星图。更惊人的是,裂隙中隐约浮现出艘巨大的星舰,舰身的蛇形图腾比之前见过的任何标记都要庞大,仿佛是“播种者”文明的主舰。
星瞳突然明白了第六轮回守护者的未尽之言。前六次文明都在“平衡指数”即将达标时选择了自我封闭——或沉迷于星球内部的权力争夺,或恐惧与其他文明接触。而“播种者”留下的空间裂隙,其实是道“信任测试”:敢于走进未知的文明,才有资格获得最终的星轨密码。
当第七舰队的先锋舰驶入空间裂隙时,星瞳站在舰桥的观测窗前。眼前的景象颠覆了所有宇宙学认知:裂隙内部不是黑暗的虚空,而是由无数文明的星轨组成的光网,每条光带都连接着颗发光的星球,其中最明亮的那团光,正散发着与地球晶体相同的能量频率。
“那是‘播种者’的母星。”星瞳调出光网的三维模型,发现所有星轨最终都汇入那团光,“他们不是在回收文明,是在收集通过测试的‘种子’。”她的目光落在光网边缘的暗区,那里漂浮着六颗黯淡的星球,正是石板上记录的前六次文明遗迹。
先锋舰在光网中缓缓穿行,星瞳注意到每条星轨上都有微小的标识:有的标着“共享科技”,有的写着“生态共生”。当舰队靠近那团主光时,道巨大的全息影像突然在星空中展开——是位穿白袍的“播种者”,面容与休眠舱里的守护者有几分相似,只是眼睛里的蛇形图腾更加柔和:
“第七轮回的守护者,你带来的‘地球样本’很特别。”影像的声音带着古老的回响,“他们在看到前六次失败后,没有选择恐惧,而是开始修复自己的星球,甚至帮助邻近星系的文明。”主光突然分出道支流,缠绕上第七舰队的星舰,“这才是平衡的真谛:不仅要约束自身,还要懂得连接与守护。”
星瞳的终端突然剧烈震动,休眠舱的实时画面弹了出来——第六轮回的守护者正在缓缓睁眼,那双银白的瞳孔里,映出的不是星空,而是地球的模样:雨林在复苏,星港在建造,不同肤色的人正围着星图讨论合作计划。“我等了7000万年,终于看到了不同的答案。”守护者的声音直接在星瞳脑海中响起,“现在,该由你写下第七份答卷了。”
光网中央,块巨大的空白石板缓缓升起,与撒哈拉沙漠的石板完美契合。星瞳举起终端,将地球近十年的平衡数据、第七舰队的星轨计划,甚至是孩子们画的星际和平图,都传输到石板上。当最后一幅画——两个不同文明的孩子手牵手站在星旗下——出现在石板上时,整个光网突然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