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桌面上的"延"字长带芽在晨光里舒展时,老陈发现芽尖的浅灰布丝正编织成绳——108股由蓝草纤维、银线、星尘丝拧成的蓝布光阴延绳。每股绳都缠绕着不同时代的延展印记:1978年的绳段缠着顶针磨痕,2026年的裹着银线接头,3026年的闪着星尘蔓延光,而所有绳股的拧合处,都系着浅灰布结,结的打法与张阿姨的"万字结"完全相同,绳头的流苏与蓝布星的光晕同步飘动。
按照延绳的指引,科考队在蓝布长亭的生长核下方,发现座蓝布延台。台体由108层绳盘堆叠而成,每层盘上的延绳都对应时代的延展轨迹:1978年的绳盘标着蓝布传播路线,2026年的记着银线输送网,3026年的能显影出星际延绳航道。最特别的是台心的浅灰布轴,轴上缠绕的主绳会随光阴自动延展,此刻显影的长度恰好是1978年到3026年的光阴跨度,轴转动的声响与童年时奶奶纺车的嗡鸣完全相同,连震颤的频率都分毫不差。
孩子们带着新制的光纤维延绳扣赶来时,延台突然亮起。108股延绳在台外展开,形成辐射状的延展网络,网上的延展数据不断更新:1978年的蓝布流传范围与2026年的银线应用区域重叠,2026年的技术辐射圈与3026年的星际延绳覆盖区共振,所有网络的节点都指向台心的浅灰布轴,轴上的顶针形刻度与祖传顶针的针孔数量完全一致。
老陈将祖传顶针穿入1978年的延绳结,绳段立刻显影出张阿姨的影像:1978年的她正将蓝布延绳系在巷口的老槐树上,浅灰布袖口随动作扬起,在树干留下的压痕与现在的延台基座纹路完全相同。"延不是盲目拉长,是让布魂的温度传到更远的地方",她对着绳的另一端挥手,顶针在绳上留下的指纹,与延台浅灰布轴的纹路完全重合,"只要这结还在,南京的蓝布就永远认得回家的路"。台边突然飘来老槐树的清香,与童年时在巷口纳凉的记忆气息分毫不差。
小林将父亲的银线延谱绕在2026年的延绳轴上,绳段立刻泛起银光。显影出的父亲影像正在调试银线延展机,蓝布衫领口的浅灰布带扫过仪器刻度,留下的痕迹与延台的银线层纹路完全相同。"银线能让延绳更坚韧,却不能绑太紧",父亲对着镜头说,指尖拨动的银线在轴上形成的螺旋,与延台的主绳缠绕方式完全一致。老陈看着那螺旋,与记忆里父亲缠线轴时的手法重叠,连转身时碰到的蓝草筐位置都分毫不差。
孩子们的光纤维延绳扣接在3026年的延绳上时,绳段突然投射出深空站的延展画面。孩子们正将延绳固定在新发现的星球上,绳扣的锁定频率与延台的主绳振动同步,星球上竖起的浅灰布柱,柱顶的顶针形标志与延台的轴端完全相同。"张奶奶说延绳要留活结,给未来的人改方向",孩子举着绳扣笑,新开辟的延展路线在网中形成的弧度,与延台新增的绳盘层完全吻合。
在延绳的指引下,科考队在延台的基座暗格中,发现108卷蓝布延谱。最古老的卷册记录着张阿姨的言论:"延不是扩张的野心,是让牵挂能慢慢走到远方的脚步";最新的卷册标注着星际延绳的特性:"可通过星尘频率在不同引力场中保持韧性"。所有延谱的封面上,都贴着片浅灰布,布上的针脚组成"展"字,与各时代延绳的延展轨迹完全相同。
当最后个孩子的延绳扣锁定星际航道,整个蓝布光阴延突然共振。108股延绳在延台上空织成张巨大的延展穹顶,穹顶的每个网格里都有新的延展在发生:1978年的蓝布技艺融入2026年的银线技术,2026年的创新成果启发3026年的星际应用,3026年的星际发现又反哺1978年的蓝草培育——所有融合处都生出浅灰布绳,绳的末端汇聚到台心的浅灰布轴,形成颗发光的"延展核",核的表面,蓝布延绳与星尘航道交织成"无穷"符号。
孩子们在延台旁立了块蓝布碑,用顶针刻着"延约":"延绳如传信,守绳如守诺,信诺相随,光阴不远"。碑的浅灰布带与延台的主绳相连,带的末端生出新的延绳芽,芽的拧合纹路歪得像老陈第一次学搓绳时的样子,却牢牢系着颗来自3026年的星尘,星尘里映着个少年的手——正将延绳抛向更远的星系,动作与张阿姨、父亲、孩子们的延展姿势在光里重叠,指尖的力度与祖传顶针的压力完全相同。
离开前,老陈将延谱与蓝布年鉴对接,年鉴的最后页自动绣出光阴延的终极意义:"所有的延展都是为了让布魂的温度抵达更多角落,所有的抵达都是为了证明,再远的距离也隔不断南京巷口的牵挂"。他忽然看见张阿姨站在延展穹顶的中心微笑,手里的延绳在光里划出的弧线,将所有时代的延展轨迹都揽在怀中,像位永远站在巷口的使者,把蓝布的温暖递给每个接过绳头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