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科幻 > 幽谷怨灵 > 第1911章 《夏荫里的长歌》

幽谷怨灵 第1911章 《夏荫里的长歌》

作者:爱吃花朵馒头的郭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2 15:38:42

立夏的蝉鸣刚起,银杏巷的青石板就被晒得发烫。陈爷爷坐在画室门口的竹椅上,给沈曼扇着蒲扇。扇面上的银杏叶图案已经褪色,扇骨却被摩挲得发亮——是1972年沈曼亲手做的,当年他总说“这扇风里有薄荷香”。

“当年在农场的仓库里,”沈曼接过蒲扇自己扇着,“夏天热得睡不着,就想起你给我扇扇子的样子。后来找了片硬纸板,画了把假扇子,贴在床头上。”陈爷爷忽然从画室里搬出个木箱,里面藏着十几把蒲扇,每把扇面上都画着红裙子的姑娘,背景从渡口换到银杏巷,最后一把画着两位老人并肩坐在银杏树下。“每年做一把,”他摸着最旧的那把扇骨,“想着等你回来,夏天就不热了。”

陈念在社区的“老物件修复坊”当志愿者时,收到个布包。里面是台老式收音机,外壳裂了道缝,却还能勉强出声。捐赠人附了张字条:“2005年在银杏巷捡到的,总在傍晚播放《银杏谣》。”她抱着收音机回家,刚插上电,熟悉的旋律就漫了出来。沈曼的手指猛地攥紧蒲扇:“这是我的收音机!”她指着机身上的小缺口,“当年不小心摔的,后来搬家时弄丢了。”

林深拆开收音机后盖,发现里面藏着张纸条。是陈爷爷的字迹:“2006年修好的,每晚七点准时播,想着你要是回来,能听见。”他忽然想起,母亲晚年总在七点打开收音机,调到那个模糊的频道,哪怕只有杂音,也会坐着听满一小时。“原来你们早就用声波搭了座桥。”林深看着两位老人相视而笑的模样,忽然明白有些牵挂,连电流都带不走。

小满那天,社区组织“夏日纳凉晚会”。陈爷爷被起哄着唱了段《银杏谣》,跑调的旋律里,沈曼跟着轻轻哼。唱到“银杏叶落满桥头”时,她忽然起身走到台前,牵起陈爷爷的手。台下的掌声里,两位老人踩着节拍慢慢晃,红裙子的一角扫过青石板,像朵迟开了半世纪的花。林深举着手机录像,画面里他们的影子在路灯下依偎着,比任何舞台灯光都明亮。

陈念在整理晚会照片时,发现张1987年的老照片。是社区纳凉晚会的合影,后排角落里,穿棉布衬衫的青年正往台前望,前排的红裙子姑娘回头时,目光刚好和他撞上。照片背面写着“摄于银杏巷”,字迹和陈爷爷速写本上的如出一辙。“你们看!”她把照片举到两位老人面前,“当年就同框过!”沈曼摸着照片上的自己,忽然想起那天唱完《银杏谣》,总觉得有人在看她,回头时却只看见攒动的人头。

芒种前后的雷阵雨来得急。林深在阁楼找雨衣时,翻出个铁皮饼干盒。里面是母亲的日记,2010年那页写着:“今天看见卖炒银杏果的,想起他说过要一起炒着吃。买了两斤,吃着吃着就哭了,味道和记忆里的一样。”旁边压着张皱巴巴的收据,地址是“银杏巷便民商店”。他忽然想起,那年暑假回家,母亲端上桌的炒银杏果,总说“多吃点,补脑子”。

雨停后,他们在院子里支起小桌,陈爷爷正在炒银杏果。铁锅里的噼啪声里,沈曼往里面撒了把细盐:“当年你总说要放粗盐,我偏要放细的。”陈爷爷笑着抢过盐罐:“现在听你的。”金黄的银杏果在锅里翻滚,香气漫过院墙,引来隔壁的小孩探头看。“给你们尝尝!”沈曼抓了把刚出锅的,孩子们的欢笑声里,两位老人的目光碰在一起,像尝到了当年没吃成的甜。

夏至那天,他们去了城郊的湿地公园。当年的芦苇荡已经变成观景栈道,沈曼扶着栏杆看水里的游鱼,忽然指着远处的木桥笑:“像不像当年的老渡口?”那座新建的木桥刷着桐油,桥栏上爬满牵牛花,和陈爷爷画里的场景几乎重合。林深给他们拍了张背影照,红裙子和棉布衬衫在绿丛里格外显眼,像幅被时光润色过的画。

“当年在这里丢过块手帕,”沈曼摸着桥栏上的牵牛花,“蓝布的,绣着半片银杏叶。”陈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半片绣着银杏叶的蓝布——正是当年她弄丢的那半。“去年翻旧箱子找出来的,”他把两片布拼在一起,完整的叶子上,金线绣的叶脉还闪着光,“就知道它会等我们重逢。”

小暑的傍晚,社区的老人们聚在银杏树下聊天。张奶奶说起2015年的夏天,总看见陈爷爷在巷口徘徊,手里攥着张照片。“是张红裙子姑娘的照片,”她指着沈曼,“和你年轻时一模一样!”陈爷爷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从相册里翻出那张照片——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沈曼作为“优秀知青代表”的报道,照片里的她站在银杏树下,左眼角的痣被阳光晒得发亮。

沈曼摸着照片上的自己,忽然想起那天的情景:“拍照时总觉得有人在看,原来真是你。”她从包里拿出本旧相册,最后一页贴着同样的剪报,旁边写着“2015.8.15,见报”。林深看着两本相册里的同张照片,忽然懂了母亲常说的“缘分天定”——有些目光,哪怕隔着岁月和人海,也能准确地落在彼此身上。

大暑那天特别热,林深买了台新风扇。陈爷爷却坚持要开旧的台扇,扇叶上的漆都掉光了,却还转得平稳。“这是1998年买的,”他擦着扇罩上的灰,“当年听人说农场夏天热,本想给你寄去,又怕路上弄坏。”沈曼摸着发烫的电机:“我1999年也买了台一样的,总觉得声音像你说话。”两台旧风扇并排转着,风里混着彼此的气息,像首唱了半世纪的歌,终于在同一个夏天合了拍。

夜里乘凉时,陈念在爷爷的画筒里发现幅未完成的油画。画面是夏夜的银杏巷,月光落在青石板上,两位老人坐在藤椅上数星星,台扇的风掀起红裙的一角,画布角落写着:“夏天的故事最长,因为有足够的时光,把没说的话慢慢讲完。”她把画挂在客厅,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画上时,红裙子和棉布衬衫的影子依偎着,像两个永远不会分开的字。

沈曼给陈爷爷端来碗绿豆汤,冰糖在碗底慢慢融化。“当年总说要一起喝冰镇的,”她用勺子搅着汤,“现在有冰箱了,却觉得常温的更舒服。”陈爷爷喝了口,甜味从舌尖漫到心里。远处的蝉鸣还在继续,银杏叶在风里沙沙响,像时光在说:别急,剩下的夏天,还很长。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ixmao)幽谷怨灵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