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科幻 > 幽谷怨灵 > 第1907章 《岁月织就的暖》

幽谷怨灵 第1907章 《岁月织就的暖》

作者:爱吃花朵馒头的郭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2 15:38:42

霜降过后,银杏巷的晨雾总带着层薄霜。陈爷爷的画室窗台上,摆着两只并排放置的搪瓷杯,杯沿都磕出了小豁口——一只是沈曼从农场带回来的,印着“劳动最光荣”;一只是陈爷爷用了大半辈子的,侧面画着片简易的银杏叶。每天清晨,林深都会往两只杯子里各沏半杯银杏茶,看着热气在杯口缠绕成模糊的圈。

“当年在农场,我总对着同样的杯子发呆。”沈曼捧着茶杯呵气,指腹摩挲着杯身的字迹,“想着你会不会也在喝热茶,有没有添衣服。”陈爷爷从画夹里抽出张素描,是只空荡荡的搪瓷杯,旁边写着:“1976年冬,雪夜,想她的杯子该空了。”

陈念在整理爷爷的旧相册时,发现夹在最后一页的粮票。1978年的全国通用粮票,上面用铅笔写着“三两”。背面贴着片干枯的薄荷,是沈曼老家院子里种的那种。“他说当年听说你总失眠,托人换了粮票,想给你换些薄荷糖。”她忽然想起什么,跑回自己房间翻出个铁盒,“我这里也有!”

铁盒里是十几张皱巴巴的粮票,每张背面都有个小小的“念”字。沈曼认出那是自己当年省下的,本想攒够了换张去银杏巷的车票,却在搬家时不小心散落了。“原来我们都在往中间走,只是走得慢了些。”她把两叠粮票并在一起,刚好凑够三十斤。

初冬的第一个周末,林深带着两位老人去了新建的民俗博物馆。在“七十年代日常生活”展区,他们看见只和沈曼那只一模一样的搪瓷杯,旁边的说明牌写着:“见证了特殊年代里,普通人跨越山海的牵挂。”陈爷爷忽然指着展柜角落的竹篮笑:“这个我认识,当年给你送银杏果用的就是这种。”

竹篮的提手上缠着圈旧棉线,和沈曼一直珍藏的那团棉线纹路相同。管理员说这是位老人捐赠的,说“篮子里曾装过银杏果,也装过没说出口的话”。沈曼摸了摸冰凉的竹篮,忽然想起1974年的秋天,确实收到过陌生人送来的银杏果,当时只当是邻里好意,现在才懂那沉甸甸的分量。

林深的手机在这时震动,是大学同学发来的消息。他当年设计的“银杏桥”模型被收录进建筑年鉴,扉页配的文字是:“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建筑,更是承载等待的容器。”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深儿,建桥的时候别忘了,桥底下要能听见水流的声音,那是有人在说‘我等你’。”

陈念在社区图书馆做志愿者时,发现本1979年的《读者文摘》。借阅卡上的名字里,有个熟悉的笔迹——是沈曼的。她在第36页发现片夹着的银杏叶,叶脉间写着极小的字:“念安,今天读到篇写银杏的文章,想起你说过叶子落地时会发出声音。”

图书馆的老管理员说,当年确实有位穿红裙子的姑娘常来,总坐在靠窗的位置,借走的书都会夹片银杏叶。“有个戴银杏胸针的老先生,总在她走后过来,把她看过的书再借一遍。”老管理员翻出旧登记本,指着两个紧挨着的名字笑,“你们看,缘分早就悄悄记下来了。”

冬至那天,他们包了三种馅的饺子。白菜猪肉馅是沈曼在农场常吃的,韭菜鸡蛋馅是陈爷爷最爱吃的,还有种是银杏果馅的,是他们年轻时约定要一起吃的。煮饺子的时候,沈曼忽然从柜子里拿出瓶酒:“这是当年深儿满月时酿的,本想等他结婚时喝,现在看来,该庆祝的事更多了。”

酒瓶上的标签已经泛黄,写着“1975年冬”。林深想起母亲总说这酒要等“最重要的人”来了才能开,原来她早就预感到,会有团圆的这天。酒液倒进酒杯时,泛起琥珀色的光,像极了老银杏树干的颜色。

跨年夜的烟火升起时,他们站在银杏桥的桥头。沈曼穿着那件新做的红裙子,陈爷爷的棉布衬衫上别着两枚胸针,林深和陈念手里各举着盏灯笼,灯笼面画着片金黄的银杏叶。远处的钟楼敲响十二点时,陈爷爷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个小盒子。

十枚银戒指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ixmao)幽谷怨灵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