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洲,丰宁府,黄花观。
今日有贵客登门。
身为大汤太子殿下的李昭只带了齐历一个人,来到这座黄花观,要和黄花观商议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是前些日子有一位隐匿多年的邪道巨擘,出现在丰宁府这边,这位邪道巨擘外号血雨道人,早些年曾在东洲掀起无尽的风浪,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死在这位血雨道人的手中,当初大汤也组织了人手对这位血雨道人进行过围剿,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让这位魔头逃脱了。
如今这位魔头再次出现,又有不少百姓遭了毒手,而且境界更是已经到了归真境,好在这魔头似乎修行出了岔子,被一众大汤的供奉修士围剿之后,重伤溃败,不过依旧最后还是让他逃脱了。
不过这一次,李昭倒是下了决心,布下大网之后,将这魔头困死在了丰宁府,只是最后的找寻,已经搜寻一月有余,依旧没能找到那魔头的踪迹,这才让他不得不来到黄花观,想要请求这边的山上修士出手帮忙。
黄花观是丰宁府第一大宗,实力雄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黄花观的风评一向极好,和北边的那座宝祠宗比较起来,天壤之别。
只是李昭这次上山,没能见到黄花观主,而是观中的掌律道长乾元真人接待的这位大汤太子。
乾元真人是黄花观主的同门师弟,早已归真多年,为人素有侠气。
听完李昭说明来意之后,这位面容寻常的中年道人点点头,“既然是这般为民除害的事情,贫道和黄花观自然是义不容辞,等稍作安排,贫道亲自跟殿下走一趟。”
李昭笑着问道:“乾元真人不和观主商量一番?”
乾元真人微笑道:“这等事情,倒是不必的,观主师兄若不是此时还有事情,说不定会亲自下山一趟。”
李昭赞叹道:“观主和乾元真人都是高义之人。”
乾元真人摇摇头,“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而已,当不上殿下这如此厚赞。”
“如今东洲这世道,像是黄花观这般的山上宗门,真是不多,乾元真人当得起的。”
李昭笑道:“实不相瞒,这次上山,其实已经做好了被真人拒绝的准备,带了些礼物,但都不算贵重,就怕打动不了真人,心中没底啊。”
乾元真人眼见这位大汤太子这么说,也笑着看向这位在民间其实口碑和名声都很不错的大汤太子,轻声道:“听闻殿下这些日子在帝京的日子有些不好过,殿下要保重自身才是。”
李昭只是微微摇头,这几年,帝京那边的确风起云涌,他这位过去被委以重任的太子殿下,手中的许多权利早已经被消减不少,许多曾从太子府走出来的朝廷重臣,这些日子都悄无声息已经被调离原本的衙门,换成了更为清闲的衙门当差。
光是礼部那边,最近便进入了两位员外郎,一个侍郎。
这三人,原本分别供职于刑部和吏部,虽说大汤官制,礼部的品阶要比其他五部更高一些,但谁都清楚,礼部权柄,一直都是六部之中最低的。
朝中的动静,有心人自然看得出来,这或许就是那位久居西苑的皇帝陛下要重新走出来掌握朝政的信号。
不过,看在眼里的李昭,似乎并没有任何动作。
朝臣们只觉得好奇,难道这位太子殿下真的舍得将自身的权柄丢下?要知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李昭都是大汤说话最管用的那个人。
但实际上李昭自己很清楚,朝中大权,从来都在他的那位父皇手里死死攥住的,他虽然人在西苑,在那座道观里安静修道,但实际上,权柄从未旁落。
“多谢真人,这些事情,本宫心中有数。”
李昭收回思绪,看了一眼乾元真人,也只是淡淡一笑。
有些事情,很不好做的。
乾元真人看着李昭,摇头道:“殿下身为太子,其实要多想想东洲百姓。”
话里有话。
李昭默不作声。
乾元真人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微微叹了口气,和李昭约定了下山时间。
只是李昭想要告别下山的时候,乾元真人忽然说道:“近日山中黄花开得不错,殿下不然在山中转转看看如何?”
李昭思索片刻之后便应了下来,然后乾元真人唤来一个年轻道人让他带着这位太子殿下看看山中的黄花。
年轻道人带着李昭前行,既然乾元真人没特别嘱咐,那么除去山中最为隐秘的几处之外,其他地方,就都可以去。
李昭也不挑地方,只是跟着年轻道人,期间每到一处,这位年轻道人便要为这位大汤太子介绍一番渊源,李昭也只是安安静静地倾听,时不时询问一两句,很有做客人的礼貌。
之后年轻道人带着李昭来到一片黄花之间,两人站在花海里,举目望去,倒是一番美景。
“看起来黄花观得名,便是这片黄花了?”
李昭笑着开口,称赞道:“别有滋味。”
年轻道人笑道:“其实最开始山中黄花更多,只是后面弟子越来越多,有些地方不得不兴建许多建筑,黄花便越发少了,不过最后到底是保留了这一片黄花,不然黄花观三个字,其实就有些名不副实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