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 第672章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第672章

作者:佚名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08 13:06:21

“那就来一份地锅鸡,再加两个炒菜吧。”

“好嘞!”

老板娘老板娘爽快应下,转身朝后厨喊了一嗓子。

不一会儿,一个系着深蓝色围裙的小伙子从后厨快步走出,手里拎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公鸡。

那公鸡扯着嗓子 “喔喔” 直叫,扑棱着翅膀,羽毛纷飞。

小伙子就在店门口的空地上,手脚利落地宰杀、褪毛、剁块,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苏渺看得目瞪口呆,小声对父亲说:“这也太……生猛了吧?和爸爸你的手法一样利落!”

苏元正笑道:“这样才好呢,食材新鲜!”

半小时后,热气腾腾的地锅鸡端上了桌。

一口黑铁锅架在炭炉上,炉膛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得铁锅泛着温暖的光。

鸡肉炖得酥烂,浓郁的酱汁咕嘟咕嘟冒着泡,锅边还贴着一圈玉米面饼子,吸饱了汤汁,又香又糯。

大家开吃后,苏渺夹了一块鸡肉放进嘴里,顿时眼睛一亮:“好吃! ”

苏元正也点头:“这鸡是散养的,肉质紧实,调味也香。”

老周看起来是经常和老徐吃饭的,给他夹菜夹得很顺手,老徐碗里的东西都没有断过。

得知苏家父女还没找到住处,老周热情地说:

“老徐的女儿在招待所工作,不如你们就去那住吧,干净又安全,保管你们住得舒心。”

吃过饭之后,苏元正试了试车,已经完全没问题了。

他们与老周告别后,拉着老徐去招待所。

老徐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在台庄生活了一辈子,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深深印在他的心里,闭着眼睛都能给他们指路。

一路开到的运河边的一条小街上,找到了三层木楼结构的招待所,门口挂着“台庄国营第二招待所”。

门前的小院子里晾着几床蓝条纹被单,在风里轻轻晃动。

苏渺好奇的打量着,她还没有住过木楼做的招待所呢,似乎这一条临江街道上大多数都是古朴的木头房子。

前台的一个中年女人听到车声,探头张望,看到老徐后赶紧迎出来。

“爸,你怎么来了,不是到老周那下棋吗?说好了下班我去接你。”

老徐摆摆手说道:“小红,今天交到了两个小朋友,还请我吃了饭,他们是旅客,今晚要住在台庄一晚,你给安排好。”

徐小红上前挽住父亲的手,指腹在他手背上轻轻摩挲了两下,这是他们父女间特有的交流方式。

然后抬头对着苏渺和苏元正笑,眼角泛起细密的纹路:温和地说:

“谢谢你们呀,今天有考察团来我们这,如今只剩一间203了,正好对着河,环境还不错的。”

苏渺点头道:“可以的,我们就住那间吧。”

房间干净整洁,因为临近大河,房中带着一丝潮气。

两张单人床摆放整齐,等他们进来之后,徐小红又细心地现铺了刚晒好的床单。

父女俩安置好东西,背着包打算出门逛逛。

下楼的时候,老徐已经不在这了,徐小红和他们说招待所的职工宿舍就在隔壁,她爸爸已经回家去了。

他们走出招待所,沿着河边慢慢往前走,湿润的河风拂上面颊,带着水草与木头的气息。

“这河真宽啊!”

苏渺趴在栏杆上往河对岸望,大运河像一条波光粼粼的绸带。

水波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石阶,几艘驳船静静停泊在不远处的码头,随着水波微微摇晃。

转过一个弯,他们看见一位穿着藏青色对襟褂子的老人坐在河边的石凳上,正捧着一个陶土烧制的乐器吹奏。

那声音低沉呜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仿佛直接敲在人心上,带着一种岁月沉淀的沧桑感。

“是埙,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七千多年历史了。”苏渺小声的说。

他们站在一旁屏息聆听,老人家看起来真的很老了,满头银发,枯瘦的手指在埙的孔洞上灵活跳动,奏出的旋律如泣如诉。

一曲终了,老人抬起头,微笑着问:“两位是外地来的客人吧。”

苏元正惊讶地问:“您怎么知道?”

“呵呵~”

老人笑了,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说道:

“本地人不会站这么久听我吹埙,他们赶着到处去忙呢。”

他把埙放在膝上,自我介绍到:

“他们叫我泥人吴,八十多岁了,家里是做陶器的,这个是我自己做的埙。”

苏渺好奇的看着那个乌色描金鲤鱼图纹埙,说道:“吴爷爷,您吹得埙真好听,像……像水在说话。”

吴爷爷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小姑娘有灵性。这埙啊,就是用运河边的泥烧的,吹的自然也是运河的声音。”

他指了指面前的长板凳,说:“坐吧,我给你们讲讲这运河的故事。”

父女俩坐下来,吴爷爷转脸看向大河,仿佛能感知到河的每一道波纹。

他告诉他们,这段运河开凿于明朝万历年间,那时候台庄是南北漕运的重要枢纽,码头上整天停满运粮的船只。

吴爷爷用竹杖点了点身后的石板路:

“听我爷爷说,他的爷爷说最繁华的时候,这一溜儿全是商铺。绸缎庄、茶叶铺、当铺、酒楼……到了晚上,灯笼能把运河照得跟白天似的。

但是清末后官府昏庸,导致运河年久失修,漕运被迫中断。好在这些年来政府牵头修了好多次,如今也是慢慢好起来了!”

苏渺望着如今静谧的运河,很难想象它曾经车水马龙的样子。

一只白鹭从芦苇丛中飞起,翅膀掠过水面,荡开一圈涟漪。

老徐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八三年那会儿,鬼子打过来了,咱们的军队就在这儿跟他们拼命。运河的水啊,红了整整一个月……”

苏元正肃然起敬:“台庄大战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重大胜利之一!”

吴爷爷点点头,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埙身:

“我那时候才二十多岁了,因着两个哥哥上了战场,我妈就不让我再去了。

惭愧啊!国难之际,我竟躲在自家地窖里,就听见外面枪炮声没停过。后来仗打完了,运河里漂的都是……”

他忽然停住,摇了摇头:“不说这个了。来,给你们吹个高兴的。”

悠扬的埙声再次响起,这次换成了一首欢快的民间小调,虽然埙的音色通常给人一种深沉、哀怨的感觉,但是吴爷爷却能将欢快的小曲演绎得很好。

几个路过的小孩停下来,跟着旋律拍手跳起来。

苏渺注意到吴爷爷吹奏时,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开了。

(sbqduo/biquge/163_163276/c1837621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