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轻舟作业还没写完,没多耽误,带上东西回大队。
先去大队长家还掉车。
大队长媳妇儿瞧见顾轻舟手里的大包小包,等他一走,对大队长道:“又带回那么多东西,看着鼓鼓囊囊的,不知道是啥……”
“是承淮媳妇儿孝顺她公婆的东西吧。”大队长猜测。
他现在对林昭的印象好得不得了,又有本事,又孝顺,半个村的儿媳妇加一块,都比不上她一个。
大队长媳妇儿眼神复杂,心里酸溜溜的。
“承淮每个月大几十块津贴,都交到她手上,再加上她的工资……孝敬老两口的这点,根本不算什么。”大队长说,“你也别酸,等大海进了防疫站,月月有工资,不都交到你手里吗,你手里捏着钱,更舒服。”
他家又没分家,管家的是他媳妇儿。
大队长媳妇儿脑海闪过一幕幕,有儿子月月交工资的画面,有村里人羡慕她的画面,有给铁牛买书包的画面……越想,眼睛越亮。
“对,对。”
说着话,端起大队长喝空的搪瓷缸去灶房,哼着歌,添水去了。
大队长无语。
一有好事,这婆娘就变得热情无比,简直像换了个人。
顾家。
顾轻舟刚进屋。
顾母瞧见他带来的东西,忙迎上去,接下一个包,嘴上道:“这都是啥?你三嫂给的?”
“城里一根葱都要钱,买块豆腐没票也买不到,她还得照顾四个崽,很不容易,尽量别收你三嫂东西。”
顾轻舟放好东西,坐下歇息。
喝了几口凉白开,才说:“我三嫂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说不过。”
也不敢说。
不是怕他三嫂,而是怕三哥。
三嫂刚嫁过来时,跟他说了句什么,他没第一时间回答,然后三哥找上他,盯了他足足两分钟,盯的他汗流浃背。三哥问他……是不是对他三嫂有意见,他能有什么意见啊,冤死!打从这以后,他再不敢惹他三嫂,把人捧着,这下太平了!
对于顾轻舟的话,顾母无从反驳。
她岔开话题,“这都是些啥?”
顾轻舟道:“一包是糊火柴盒的材料,三嫂说让给大嫂二嫂,大姐要照顾姐夫,没时间干这个活了,只能让出来。”
“另一包是给我们的,红枣和蜂蜜是娘的,青砖茶是给爹的,皮手套是给我的。”
他拿出皮手套,试戴。
不知道是什么皮子,特别轻软,戴上很贴肤,不影响做事,手套里面有一层绒,刚戴上就感觉手发热。
“这手套不错。”顾父出声。
顾母从老儿子手里接过,摸了摸,也说:“是很不错。也不知道你三嫂从哪儿弄的,不像供销社的瑕疵品。”
“这些东西……”顾父视线瞥过其他东西,心中有了猜测,“不像咱这儿的东西,是她三哥寄的?!”
顾母:“有可能。”
老三媳妇儿那几个哥,都惦记她这个妹妹,有啥好东西都往她跟前送。
习惯了,习惯了。
顾母将手套还给顾轻舟,说:“有这手套保暖,我再找你三嫂给你弄盒冻疮膏,希望你的手今年别再冻伤了。”
说来也怪。
老大老二老三都还好,轻舟年年冻手。
他那手又红又肿,还开裂,端起饭碗都能冒血,看得当爹娘的很心疼。
“嗯。”顾轻舟点了下头。
顾母望着儿媳妇孝顺自己的红枣和蜂蜜,脸上堆满笑。
“这么大的枣啊!还有蜂蜜呢!除老三当年打下的蜂巢,我再没见过蜂蜜,没开瓶都觉得香甜。”
“你三嫂真有心。”
说实话,自打分家,老两口比没分家时,过得都好。
二房两口子住家里,打水、浇菜地之类的重活有顾玉成。老二媳妇是个勤快的,衣服顺手就替公婆洗了。
老大抓到鱼,老大媳妇做好,也会给老两口送。
老三媳妇儿也是孝顺的……时不时回来,来时从不空手。老两口吃肉次数都多了不少,屋里柜子上摆着麦乳精、鸡蛋糕……都是给他们补身体的。
他们也不像以前那么拼,每天得十个八个工分的使劲干,如今每天各挣五六个工分,粮食够吃就行。
不到六十,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顾母以前想也不敢想。
全村当爹娘、当公婆的,都没他俩日子好过。
顾轻舟听着他娘的话,眼底泛开笑。
以前三嫂万事不管的时候,他娘一天叹三五回。
跟祥林嫂一样。
嘴上不住说着:她不该看脸,不该觉得林家闺女有文化,答应老三娶她,她对不起儿子,对不起四个崽啊……吧啦吧啦。
回回如此,听的大家看见她想逃。
现在,情况彻底逆转——
她动不动就是:你三嫂是个好的,你三嫂孝顺,你三嫂当媳妇儿没话说,你三嫂真会教孩子……张口就是夸。
顾轻舟清了清嗓音,压住笑,问道:“娘,糊火柴盒的材料,你送还是我去送?”
“不用送。我去喊你大嫂来,让她和你二嫂分。”顾母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