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视频通古代各朝老祖宗都疯狂了 > 皇帝听不懂方言怎么办?

【注意!这位皇帝正在聆听,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臣们的报告。】

【“我的天,这说的都是什么跟什么?”】

皇帝们深有体会,那些方言真的一句都听不懂啊!

【古代皇帝是怎么处理方言问题的?】

【先秦时期,由于当时的国家大都定都在洛阳附近,于是“洛阳音”变成了通用的官话,又被称作“雅言”】

【最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推行通用语言了。】

【到了秦朝,六国统一,各个诸侯国方言大相径庭。】

【而秦始皇率先实行车同轨书同文】

【宋朝时期,首都定在汴京,身为北方人的宋太宗赵光义,对南北方语言差异不甚了解。】

【而当时有一个叫刘昌言的闽南人入朝为官,此人饱读诗书,才华横溢。】

刘昌言:还要再提一遍伤心事吗……

【宋太宗对他早有耳闻,早就想亲自会会这位能人,并有意提拔对其重用。群臣都予以反对】

【宋太宗不以为意,于是君臣见面,二人南腔北调的从天文谈到地理,天南聊到海北】

【最后宋太宗对刘昌言说“今天聊了这么多,朕真是一个字都没听懂啊!你还是哪来回哪去吧。”】

“他听不懂,怎么还跟人家聊那么久……”

“我知道,他这就是不懂装懂!”

“哎呀,听不懂就学,人家那么有才华因为不会官话,就让人家走也太惨了些。”

【于是,刘昌言被调回地方任职】

【而在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的明成祖朱棣很重视人才的选拔。】

【他听闻福建的举人林廷美,在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

【此人不光学习好,还是185大帅哥。】

【朱棣很欣赏,别让人带来见他,结果一见面,一张嘴全是家乡话】

【朱棣很是嫌弃,不光嫌弃,还连续补刀】

【让已经回了老家的林廷美又折腾回来继续当面嘲讽】

明朝

其他人的眼光纷纷落到朱棣身上,看不出来啊,还挺会扎心的。

朱棣不自在的动了动,也不能全怪他啊,不会官话就学啊。

【要说对正音最执着的还得是雍正皇帝,四大爷一看两广,闽南一代来朝见的官员就头疼。】

雍正看到说他的好话,瞬间支棱起来:继续继续,一句两句不嫌少,八句十句不嫌多。

【因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四大爷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就在两广和福建地区,聘用能将官话的教员。】

【在南方各个省份从教,并建立了“正音书院”,同时要求各个学历学生在八年内学好普通话,否则不许参加科举考试。】

前面的朝代:借鉴一下喽!

【但其实,清朝的历任皇帝都很勤勉好学,比如学霸康熙就会十三种方言。】

【乾隆,嘉庆也都知晓新、蒙、藏等多种语言和文字】

皇帝们:他们这么卷?

不行不行,怎么能让异族的皇帝比下去呢?他们也要学,不说精通但至少不能让人蒙在鼓里,说啥都不知道。

【到了今天,普通话虽早已得到应用和普及,然而,相反的是互相学习对方的方言,反倒成了一种潮流和时尚。】

评论[众所周知康有为是广东人,当年光绪帝叫他来BJ商量变法时,他说了一大堆的粤语,说完之后光绪和大臣都沉默了]

“所以这个皇帝把人叫过去,还不知道人家说不说方言?”

“这可好玩了,人家慷慨激昂说了半天的雄心壮志,结果没一个听懂的。”

[普通话是普及了,方言反而没落了]

[统一口音是历史所趋,这是必然的事,方言只会在限定地区传播]

皇帝们不禁思考,既是历史所趋,那他们也早点开始,先从官员们身上试试,循序渐进的普及官话。

[没有的,其实你听全国各地人说的普通话,你其实是能听出来他老家哪的]

喜欢视频通古代各朝老祖宗都疯狂了请大家收藏:(ixmao)视频通古代各朝老祖宗都疯狂了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