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里面传来了“咚咚咚”的钟声,声音清脆而悠扬,在寺庙的静谧氛围中回荡着。明心刚刚踏进寺庙的大门,就被这钟声吸引住了。
他站在原地,静静地聆听着,感受着这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过了一会儿,明心回过神来,准备去找方丈,告诉他自己已经回来了。
他迈着轻盈的步伐,穿过寺庙的庭院,朝着方丈的禅房走去。
然而,就在他快要走到禅房的时候,突然间,一个小小的身影如疾风般从他身后扑了过来。
还没等明心反应过来,这个小身影就像一只树袋熊一样,紧紧地抱住了他。
“明心师兄,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啊!”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明心耳边响起。明心低头一看,原来是师弟明修。
明修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他的眼睛闪闪发光,仿佛有无数的星星在里面闪烁。
他紧紧地抱住明心,似乎生怕一松手明心就会消失不见。
“我也很想你啊,明修。”明心微笑着说,然后轻轻地摸了摸明修光溜溜的脑袋。
明修抬起头,满脸期待地看着明心,说道:“师兄,我已经可以把湿柴劈得整整齐齐的了哦!”
明心听了,眼睛一亮,笑着说:“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现在去后山,你演示给我看一下吧。”
明修的脸上立刻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好!”
于是,两人一同来到了后山。明修拿起一把斧头,站在一堆湿柴前,深吸一口气,然后挥舞起斧头,开始劈柴。
只见斧头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每一下都准确地落在柴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明修的动作迅速而利落,不一会儿,一堆原本杂乱无章的湿柴就被劈成了整整齐齐的木柴,整齐地放在一旁。
明修放下斧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满脸期待地看着明心,问道:“师兄,怎么样?我过关了吗?”
明心凝视着那堆叠放得整整齐齐的柴,目光缓缓移动,最后停留在明修那张充满期待的面庞上。
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终于,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嗯,这堆柴整理得确实不错,如此看来,你通过了这一关。”
明修闻言,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的笑容,他迫不及待地追问:“那我可以下山了吗?”
明心看着他那急切的样子,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轻声说道:“别急,我等会儿会去找方丈,将你想要下山的事情转达给他。不过,有一个条件,你下山时,我和明觉必须一同陪伴你,你绝对不能单独行动,明白了吗?”
明修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好的,我完全没问题,一切都听你的安排。而且,我也认为明觉师兄出去走走对他会有好处。”
明心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明修说:“那你先回你的禅房稍等一会儿,我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后,晚点再去找你。”
明修乖巧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朝着自己的禅房走去。两人并肩走出后山,在岔路口分别,一个朝着自己的禅房,一个则朝着方丈的禅房迈步前行。
明心来到方丈禅房外,轻轻敲了敲木门:“方丈,弟子明心回来了。”
门内传来方丈温和的声音:“进来吧。”
明心推门而入,见方丈正坐在蒲团上闭目打坐,便垂首立于一旁。
待方丈缓缓睁开眼,他才躬身行礼:“方丈,弟子此次下山,事情已经处理已毕,特来向您复命。”
方丈抬手示意他坐下,目光带着审视与温和:“路上一切安好?”
“托师父洪福,还算顺利。”明心坐下后,便将下山的见闻简略说了一番,末了提到明修,“弟子刚回来便见了明修,他劈柴的功夫已大有长进,也懂事了不少。他想下山看看的念头依旧恳切,弟子想着,或许带他出去历练一番,对他心性成长更有裨益。”
方丈捻着念珠,沉吟片刻:“你既这般说,想必已有周全打算。”
“弟子打算与明觉一同陪他下山,也好照拂。”明心补充道,“定不会让他惹出是非,也会借机让他多体悟世间道理。”
方丈满脸忧虑地看着眼前的人,缓缓地开口说道:“想当初,送他来咱们寺庙的那个人可是千叮万嘱啊,特别交代说绝对不能让这孩子下山,一定要让他在这寺庙里度过此生。可如今,他却执意要下山,这可如何是好呢?”
方丈眉头紧皱,似乎对这件事情感到十分棘手,他继续说道:“如果他真的就这样下山了,那他的父母亲那边又会如何对待他呢?如果现在孩子私自下山,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动怒,甚至对孩子做出什么不利的事情来呢?”
方丈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他实在无法想象那个孩子下山后可能会遭遇的种种情况。
明心双手合十,一脸肃穆地说道:“方丈无需忧心,我断不会让他回到他昔日家中,我自会引他去往另一处,绝不会与他家人相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