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殖民大明 > 第181章 升龙府8

殖民大明 第181章 升龙府8

作者:尚大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1 20:46:52

王鼎示意张寀过去取过郑松的配刀。

郑松交出配刀之后,伏地不起,另外有两个护卫过去对郑家父子三人搜身。这是免得他们想不开,冒出不应该的想法。

张寀示意安全之后,王鼎才走过去双手扶起郑松:“王爷快快请起!”

郑松赶紧谢恩,又磕了三个头才站起来。

郑松倒是光棍,既然投降了,就带着王鼎赵大强梅花公主张寀等人,招降城中郑军,王鼎让他们交出武器之后全部出城接受整编。

最后郑松四万部队,王鼎让人选出四千精壮,遣散所有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弱,在这个平均年龄三十岁的年代,四十五岁就已经足够老了。

王鼎把挑选之后剩下的两万多人全部让船只送到马尼拉,给黄克瓒送去开荒和镇压当地加禄土着。

王鼎表彰了罗云川坚守西门的功绩,又给了一万两银子的奖金。将罗云川委任为升龙府守备,兵额四千。

这个位置王鼎本来是准备给李如柏的。不过既然李成梁没有及时带人赶到升龙府。

那就委任了在升龙府西门坚决抵抗的罗云川,毕竟罗云川已经七十岁了,干不了几年了。过几年王鼎正好换人。

实际上,王鼎为了欢迎姗姗来迟的李成梁三万大军,特意在升龙城外,举行了一场大阅兵。

李成梁纳黎宣带着阮潢沿途收编各个英雄豪杰的队伍,所以速度就慢了很多,直到收到郑松在升龙府投降的消息李成梁这才加快速度,急行军到达升龙城外。

王鼎也没说什么,只是让马千乘戚金郑松罗云川带着队伍在升龙府城外面列阵欢迎李成梁。

马千乘为第一方阵八门六磅炮在前,两千燧发枪兵在后,两千长枪兵在两翼。

戚金是八门六磅炮在前,四千燧发枪兵列成空心方阵。

郑松两千轻火绳枪兵,两千刀盾兵(这些都是缴获郑松的装备)装备四门八磅炮。

罗云川一千刀盾兵,一千长枪兵,两千轻火绳枪兵(缴获郑松的装备),五门八磅炮。

王鼎没有低估过李成梁的战斗力,也没有高估过李成梁的人品。

如果正常情况下,李成梁最多应该比郑松晚三五天到达升龙府。内外夹击,不会给郑松任何机会。

但是李成梁足足晚来了半个月。

王鼎不相信作为一个打了蒙古人半个世纪的人物,会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

所以王鼎断定李成梁必定是自认为手头有了足够的实力,想在升龙和王鼎掰掰手腕。

所以故意来晚,就是想等着王鼎和郑松两败俱伤,李成梁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王鼎也很了解李成梁这个人,畏威而不怀德,但是李成梁的战略眼光是极为犀利的,对于实力对比更是极为敏感。

王鼎相信自己只要展示出比李成梁强大的多的实力,李成梁就会恭顺无比。

实际上也是如此,李成梁也是在朝廷里面厮混了几十年,见到了六千杆燧发枪,四千门火绳枪,二十几门大炮之后。哪里会不明白王鼎的意思。

赶紧带着李如柏纳黎宣阮潢阮秉谦等人,孤身进入升龙城皇宫,向王鼎磕头请罪,说是因为沿途收拢顺化的英雄豪杰,所以来的晚了。

李成梁可是知道,这些都不是王鼎装备最好的亲兵部队,这就压过了自己的火枪火炮,他就算原来有点其他心思也得熄灭了。而且他注意到戚金和马千乘的部队全部换装了燧发枪,这是已经进入了王鼎的心腹圈了。

他也不求换装燧发枪,如果能拿到戚金换下来的那些鸟枪就行(鸟枪就是中国自己制造的轻火绳枪,因为能击落飞鸟,所以明朝称为鸟枪),戚金那些鸟枪都是戚金他们自己打造的,不易炸膛,质量丝毫不亚于葡萄牙人的原厂货。

王鼎也是赶紧走下慎德帝的龙椅,扶起跪伏在地的李成梁等人。设宴款待众人,又让慎德帝的宫女们奏乐跳舞助兴。看李老将军盯着宫女兴致不减,还赏了两个宫女给老将军品鉴。

第二天对李成梁带来的部队进行整编,将李成梁的部队掺入一部分安南华裔,扩充到六千人,分成两队,分别由李如柏和李如桢统带,又给了李成梁换装了两千门轻火绳枪,王鼎也没提李成梁姗姗来迟的问题,算是给老将军留足了面子。

将纳黎宣的部队掺入一部分安南人,重新变成了四千人的编制,但是将纳黎宣部队火绳枪数量降低到三千杆,加入了一千的长枪兵。这是为了应对北方作战的骑兵突袭。

对于阮潢,王鼎也对他重回大明表示欢迎,将他的部队缩编到三千人,其中一千五百杆火绳枪,一千刀盾,五百长枪手。

至于他们沿途收拢来的接近两万人,王鼎采取自愿遣散的,就每人发了一个西班牙银币的遣散费,不愿意遣散的六七千人,王鼎让船只给送到了马六甲,给李如樟当手下,正好用来镇压当地土着。

王鼎让郑松发出诏书,让郑梉立即带两千人来升龙准备随郑松出征倭国。

又让慎德帝发出诏书命令高平莫氏莫敬恭带三千莫氏子弟随军出征倭国。诏书传到高平,莫氏一族都是大恐。他们听说了大明派了一个亲王来了安南,现在已经降服了阮潢和郑松,本来以为可以等这位亲王走了,试试能不能还都升龙府。

结果人家根本就没忘了他,让他亲自带兵随征倭国。去还是不去。整个家族争论了一天。

现在高平北边就是大明的百色,南面就是郑氏控制的太原城。莫氏手中总兵力不过一万多人,根本无力抗衡那个能打败阮潢和郑松的大明夏王。

最后莫敬恭亲自带着三千莫氏子弟兵,南下升龙,亲自拜见王鼎请罪(为没有帮助王鼎讨伐郑松而请罪,他可是大明亲封的安南国主)。

一点力气都没出的莫敬恭,居然拿着大明的册封文书,又舔着脸问王鼎是不是能让莫氏重回升龙府重新当安南国主。

喜欢殖民大明请大家收藏:(ixmao)殖民大明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