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都市 > 80后的回忆录 > 第12章 外村求学

80后的回忆录 第12章 外村求学

作者:闲云小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31 18:39:27

本村念完四年小学,小米云就要离开村里外出继续深造了,村子里整个80年代都差不多如此,小一点的村子都只开到四年级,大一点的村子才设有五六年级,整个乡镇也只有五六所小学设有五六年级,另外十几个村子都是没有五六年级的,五六年级一般都是汇聚了三五个村子的学员。

原则上和现在城里就近入学一样,都是按地理位置就读,也有家长择学校不选地理位置就近,毕竟每户人家的理念都不同,小米云就是遵循地理位置优先原则,全班12个只有两个选择了玉龙小学,这家小学汇聚了附近四五个村子的学员 一班四五十人左右,本村学生居多,第一次入学是父亲相送,带有行李被子,需要寄宿,因为隔一道河,路程只有七八里路,住的是原老师的休息室,上下1.5米宽铁床,五六年级学生混住,五年级2人,六年级三四人左右,上届一班有四十多人,村里有也只来三四个人,基本上都是我村的学生,附近几个村子的学生都相对近点,也有隔一道河的,也就一个河堤,河堤下面二里路左右就是学校,隔一道河全程也只有三四里路,不用再住宿,放学可以每天回家。

五年级的第一年住的相对还好点,人也还有五六个,一周一回家,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课,虽然只有五六个学生,每周日晚上点名报到,大概两小时左右的晚自习课。五六年级的两年换了几次宿舍,最差的一次住的猪圈,以前学校喂猪的房间,后来学校不喂猪,荒废了,我们有一学期就搬进了以前的猪圈,大概是我上六年级的时候,全宿舍两个年级也就只有四个人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可能是龙卷风的影响,当时还在学校住宿,亲眼所见,近三十年内地第一次那么大的龙卷风,听说有十几级,当时也没有应急预案讲究,该上课上课,没有停课安排。

百年一遇的龙卷风,应该是小米云六年级的时候,具体年份不清楚,大概97年左右。龙卷风应该是晚饭后不久,危害有多大没有统计,一眼看到的景象就是,三四人合抱的大树连根拔起,刮倒了无数民房,电线杆和树木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躺在路边,这还是事后看到的景象,刮风下雨的景象当时要怎么描述,看到的教室上面的瓦片都是直飞出去,有点像白蛇传里面的水漫金山寺的场景,真的是百年难遇,这是肉眼能看到的,当时只觉得寒冷,瑟瑟发抖,身体打冷颤,不是被眼前恐怖的场景吓到了,应该是当时的温差太低,穿的短袖短裤的原因,而且人就站在教室外面的屋檐下两个拳头宽的走廊下观看,连小雨都遮挡不住,伞是不可能打,一打开,就能直接升空,砖瓦都能平行直飞,学校院墙四处倒塌不少地带,当时就零星的几人在学校,大部分师生不在,可能有接到通知提前放学了,毕竟二十年前的事了,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只能有限的记得某些片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玉龙小学五六年级的寄宿生活和学习,最终有什么收获,现在想来还是有那么一点的,提早出去独立生活,自己洗衣服,自己管理一周的生活费菜钱,因为初二以前的搭餐模式都是学校只提供白米饭,菜学生自己解决,大米也要家长自带,一学期一上交,学校附近的农户会卖菜,一两毛钱一餐的菜就可以吃的很好了,有荤有素,鱼炸辣椒糊是当时的最爱,成本最低的菜,但是也很鲜美,哪怕一条小鱼做出来的鱼炸辣椒糊,就是素菜,青菜炸辣椒糊也还好吃。主要能下饭,但住宿的几个学生可能周日去学校当晚就能败光一周的生活费,然后一周就只能光吃白米饭,不吃菜,吃老师们用餐完的一点剩菜,或者去学校小卖部赊账,周而复始的赊账记账生涯,这就是小伙伴不善管理钱财的后果,当时赊账主要就是油炸花生米和蚕豆,一毛钱一小酒杯,下饭和当零食都是最佳商品。而且小伙伴还会自己带菜,基本上能管个两三天,然后同学救济一点,分点菜,老师的子女也会分点菜给我们,老师的子女也会和我们住宿的学生一起上晚自习,如果我们不上晚自习在外面玩耍被校长和老师抓到了,还要挨一顿胖揍,老师们周日也进行晚办公,就像现在公司的周例会一样,老师们也会周日晚进行一次晚办公例会,据说有几十年的习惯了。

五六年级有什么娱乐活动,那就多的去了,比村里一到四年级的丰盛不知多少,玩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毕竟汇聚了四五个村子的学生过来,我们村出来的学生成绩肯定是整体上跟不上其他村子了,就不说成绩了,反正不管去那个村的学校,我们村这批学生注定都是中下排名,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以前基本没法改变,都是高中后才厚积薄发发力。外面村子的体育课可以打兵乓球,不再是纯粹的自由活动了,我也是五年级开始才学会打兵乓球,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大学都是,虽然可能三五岁就满屋子的玩那些黄色的兵乓球,真正上手的还是五六年级,一是体育课被动必打的原因,然后就是课间十分钟休息,早中午晚饭后的兵乓球时间比较多,老师们,老师们的子女和我们住宿人员,教职工家属,都很热爱兵乓球这项运动,也难怪中国兵乓球领先全球几十年不倒。没办法,小时候穷,乒乓球最经济,而且老少皆宜,基本上是全民运动项目,只要有条件,家里都可以摆下战台。五六年级的两年,小米云打下了很好的乒乓球基础,国人的乒乓球基础整体都不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