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618章 募资百万

崇祯重振大明 第618章 募资百万

作者:凤凰北斗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08 06:52:27

改进的掣电铳四式,受到了封地贵族的热烈欢迎。

这种能在一两里外射杀敌人的火铳,实在是太合他们的胃口了。

尤其是羡慕崔南伊等人被封爵的毛承禄,更是当即表示要买这种火铳。

为了获得购买的优先权,他把出售航运集团股票获得的钱财,拿出来了两万:

“东江领愿意出两万两银子,购买百分之一兵工厂股分。”

“只求兵工厂优先给东江领造火铳,早日用它们打建虏。”

朱由检哈哈大笑,又向毛承禄道:

“东江领是想购买一千支后装线膛火铳吧?朕之前开出的价格是五万两。”

“但是这种新火铳的结构更简单,每支降价到四十两银子。”

“还有那种活门火铳,价格是十五两。”

“只需花费十万两,就能购买一千支线膛火铳、四千支滑膛火铳,恰好装备一个卫。”

这是朱由检为封地贵族开出的套餐,线膛火铳和滑膛火铳1:4的搭配,在军中试用后还是非常合适的,能够兼顾射程和成本。

一个卫五千六百人的兵力,按火铳手五千人计算,全部装备火铳需要十万两。实际火铳手数量还可能更少点,可以留一部分火铳做储备。

这个价格说低不低,普通的富豪都拿不出十万两现银来。

但是说高也称不上高,大明这些积累二百多年财富的家族,基本都能拿出来。

但是东江领偏偏不在此列,刚刚被册封伯爵的毛文龙,并无多少积累——

之前东江镇为了养活辽东逃出来的民众,已经是竭尽全力。

直到当今皇帝登极后专门安排官员督促朝鲜筹饷,他们的钱粮才好转起来。

不过今年朝鲜发生的大战,让东江领的耕种遭到建虏破坏。没有多少收益不说,还要救济灾民。

之前凑出五万两已经是竭尽全力,要不然毛承禄也不会在知道航运集团股份值钱的情况下,仍旧要把股份卖出去。

此时听到皇帝为一个卫开价十万两,毛承禄为难地道:

“臣只能拿出六万两银子,买不起这么多火铳?”

“求陛下宽限些时日,臣再想办法筹集资金。”

打算把手里的航运集团股份,再卖出去一些。

不过这部分股份其实是东江航运公司持有,之前他卖出的时候大多是转让给股东,因此得到他们的同意。

现在要继续售卖,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他的心里,也有很多不愿。

朱由检也不想东江领把大明航运集团的股份卖出太多,削弱大明和东江领的联系。

在估算了一下成本后,他向毛承禄道:

“六成定金也可以,剩下的四成可以缓到明年支付。”

“你们东江领在前线打仗,应该优待一点。”

认为六万两银子已经足以覆盖成本,通州兵工厂拿着定金就能把五千支火铳生产出来。

毛承禄喜不自胜,连连感谢皇帝。

张维贤这时站出来道:

“臣愿出三十万两银子,购买三个卫的火铳。”

朱由检却没同意,向他道:

“通州兵工厂的设计规模,是每年生产五个卫的火铳。”

“英国公还是先购买一个卫,其余的以后再买。”

这让英国公“啊”了一声,有些不情不愿。

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拿出银子,竟然还买不到。

这让他又向皇帝道:

“臣愿再出十万两,扩大兵工厂规模。”

“臣以为此等火器,每年至少应生产十个卫。”

其他封地贵族,同样建议皇帝增加火铳生产,并且纷纷表示愿意投资兵工厂,购买火铳装备。

但是朱由检却没答应,因为就连通州兵工厂,他都不知道能不能达到产能设计——

手工业时代的生产完全靠人,合格的工匠需要很长时间培养。

他之所以能开办通州兵工厂,还是因为在年前的朝鲜之战中、从朝鲜搜刮到工匠的原因。

没有这些工匠,他连开办通州兵工厂的初始班底都凑不起。更别说招募工人扩大规模,生产更多火器了。

英国公张维贤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只能不情不愿地表示,今年先买一个卫。

又预定了明后两年产量,打算再购买两个卫——

时日无多的他,迫切地想要增强张家的实力。

甚至打算在去世之前,看到张家能成功开藩。

朱由检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付十二万两银子再预定两个卫。

这下三年十五个卫的产量,就卖出去四个卫了。如果不继续扩大规模,就只能再卖出十一个卫。

江陵公国的代表张允修,此时急忙说道:

“江陵公国同样在前线,应该优先购买。”

拿出两万两银子入股,并准备筹集六万两定金购买火铳。

宁远伯国的代表李顺祖,则是豪掷二十万,购买了一个卫火铳不说,还入股百分之五——

颇有野心的他们,不满足于只是伯爵。打算趁着攻打建虏立功,获得公侯爵位。

现在的入股不仅是看好通州兵工厂的发展,还在为将来购买更多火器做准备。

韩藩的代表朱璟溧也想购买一个卫,朱由检却没答应。

一是韩藩比较穷,买火器最多也就是交定金。

二是韩藩现在都成功开藩了,买这么多火铳干什么?它的周围又没有多强的外敌。

朱璟溧此时诉苦道:

“日本虽然不敢攻打北海岛,但是零散的倭寇,登岸抢劫的却不少。”

“还有岛上的土人,也时不时造反,需要用火器镇压他们。”

朱由检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话,但是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小患。

所以他向韩藩和庆藩的代表道:

“韩藩、庆藩可购买一个千户所,只需要两万两银子,再拿两万两入股份。”

“剩下三个千户所的武器,分给南洋那边。”

这让人群中的郑鸿逵,狠狠松了一口气。

他不是不想买火铳,实在是郑家如今的爵位太低,和前面那几家根本就争不起。

如今皇帝特意留出来三千支,他急忙站出来道:

“郑家愿意买两千支,组建两个千户所。”

“并且拿出十万两,购买百分之五股份。”

显然,他认为郑家的爵位不会止步子爵,在为将来做准备。

这下今年的产量就只剩下一个千户所了,朱由检正想留给李国助,让他牵制郑芝龙。阳武侯薛濂跳出来道:

“陛下,阳武侯国也在南洋啊!”

“难道就只能有一个千户所的兵力?”

表示要入股两万两,购买一个卫的火铳。

这让成国公朱纯臣,看着他都侧目起来。万万没想到薛濂这个刚刚还和他站在一起的,竟然想组建卫所前往封地。

他之前不是不想购买火器,但是觉得这个价格太贵。不过稍微犹豫的功夫,今年五个卫的火铳产量,就被皇帝分配出去了。

朱纯臣也因此再次陷入犹豫,不知道是和阳武侯薛濂一起站出来,还是继续缩着头不理会。

就在他犹豫的时间,朱由检已经决定道:

“分给南洋的三千支火铳,阳武侯、郑子爵、李男爵各一千支。”

“如果产量有富裕,再出售给你们。”

“今年的五个卫火铳分配完毕,明后两年除了英国公预定的之外,以后再行分配。”

干脆利落地结束了火铳售卖,没有再给其他人机会。

朱纯臣听到之后,这下真的后悔了。因为没有新式火器的话,他开藩就得拿着弓箭上去。

兀的河卫一带,是有野人女真存在的。他想征服的话,需要新式火器。

这让他不顾皇帝的言语跳出来道:

“陛下,臣的成藩也在和女真人战斗的前线啊!”

“成藩需要一个卫的新火器。”

听得一众勋贵侧目,朱由检也皱起眉头道:

“今年的五个卫产量已经分配完了。”

“成国公想买的话,还是等到明年吧!”

“如果今年生产多了,朕会让兵工厂匀出来一些,给成国公购买。”

让他明年再请求,今年别烦自己。

成国公朱纯臣还要再说,却见皇帝的目光已经有些冷意。

这让他陡然意识到,之前因为开藩和航运集团股份的事情,自己已经恶了皇帝。

现在根本就不是争夺利益的时候,而是要让皇帝满意。

否则成国公府将来有的苦头吃,以后什么好处都轮不到自己。

这让他咬了咬牙,决定道:

“成国公府愿意出十万两,购买百分之五股份。”

“只求陛下在今年匀出一千支火铳,明年让成国优先购买。”

听到这番话的朱由检,对此是有些讶异了。

他是真的没想到成国公犹豫畏缩了这么久,现在竟然就突然下定决心了。

不过对他这种热血能维持多久,朱由检很是怀疑。所以他没有做出许诺,而是问在旁边随侍的王承恩道:

“现在各藩入股和预定的钱有多少了?”

“能不能达到百万?”

王承恩急忙看着记录,计算道:

“英国公入股十万两,全额购买一个卫的火铳,明后两年预定两个卫,一共需要支付三十二万两银子。”

“江陵公入股二万两,预定一个卫的火铳,一共需要八万两。”

“东江伯与江陵公同样,也是八万两银子。”

“宁远伯入股十万两,全额购买十万两,一共二十万两。”

“郑子爵入股十万两,全额购买二万两,一共十二万两。”

“阳武侯入股二万两,全额购买二万两,一共四万两。”

“李男爵入股金额未知,全额购买二万两,暂计二万两。”

“韩藩和庆藩各入股二万两,全额购买二万两,一共八万两。”

“总计九十四万两银子,离百万还差六万。”

这让朱由检颔首道:

“那就允许成国公入股十万两,占据百分之五股份。”

“这样百万两就超出四万了,不需要另外募集。”

“刚刚做出承诺的各家,要尽快把银子放在顺天银行账上,这个款项要专款专用,尽快把通州兵工厂建起来。”

宣布筹资到此结束,让李凤翔和王承恩安排接下来的手铳、猎铳演练,自己带人离去。

这让成国公极为庆幸,幸好他提出了请求,得以入股十万两。

如果再晚一些,说不定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那个入股金额未知的李国助,拿出十万两银子是轻松无比。

想着十万两银子能带来的收益,他就高兴地哼着小曲,对今年没买到火铳也不在意:

兀的河那种苦寒的地方,谁爱开藩那就让谁去。

他成国公只想享受封地贵族的待遇,却不想真正去封地。

其他之前犹豫的贵族,这时就后悔了,纷纷围着王承恩,问他为何不把剩下的股份卖出去?

皇帝明明说了拿出百分之五十股份募股,怎么就只卖出去百分之二十五?

王承恩面对这些询问的贵族,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皇爷这次募股,是给封地贵族的优待。”

“除了在场的之外,还有王子爵、霍子爵、李男爵等人,连代表都没派过来。”

“他们都是能入股的,当然要留些股份。”

李男爵是谁众人都知道,就是那个海盗团伙中仅次于郑芝龙的李国助。

但是王子爵是谁,很多人却一时想不出来。

直到阳武侯薛濂提醒,众人才知道是王体乾。

这个以前阉党的二号太监,被皇帝封了个子爵爵位,送到南洋去了。

封地就在阳武侯国旁边,可以说是邻居。

霍子爵当然就是霍维华,以前阉党的谋主之一。

这让一众贵族猛然警觉,除了他们之外,宦官、文官被封爵位的,也能享受优待。

和他们有竞争的,不止是功臣后裔。

定国公、黔国公、西宁侯、抚宁侯等家族,这时就开始想着,要不要去开藩。

尤其是黔国公家族,因为沐启元做错事的原因,沐家来到京城后颇是低调,一点没有在云南的霸气。

此时却在想着是不是做错了,应该积极支持皇帝,享受封地贵族待遇。

但是沐家虽世镇云南,云南却有布政司等衙门存在,说是他们的封地也不对。

这让黔国公家族,目前的地位尴尬无比——

皇帝向封地贵族许诺时,拿沐家世镇云南做例子。

但是在优待封地贵族时,从来没有想过他们。

沐家必须要摆脱这个境遇,脱离尴尬境地。(本章完)

(sbqduo/biquge/102_102209/c4679267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