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城的夜空中,中央塔楼的能量光束已转为柔和的银白,
像一根巨大的荧光棒刺破夜幕,光束周围浮动着细碎的光点,如同被打散的星尘。
塔楼三层的临时会议室里,墙壁是特殊的吸音材料,
呈淡淡的米黄色,能很好地吸收声音,让室内的讨论清晰而不嘈杂。
苏睿、林悦和李龙成将军刚结束防御系统的夜间巡查,
军靴和皮鞋踩在地毯上,几乎没有声音。
教育部的几位官员早已等候在那里,桌面上摊开的全息投影正循环播放着 14 个安置点的儿童活动画面 ——
有的孩子围着机器人拆解废旧零件,小脸上沾着油污,眼神却亮晶晶的;
有的在菜园里观察改良作物的生长,手指轻轻触碰嫩绿的叶片;
还有的举着玩具激光枪在模拟战场奔跑,嘴里发出 “砰砰” 的射击声。
“机器人能代替我们搬砖、种地、甚至打仗,”
苏睿率先打破沉默,她走到投影前,
指尖在画面上轻点,空气中泛起细微的涟漪,画面瞬间切换成蓝星某中学的课堂场景:
学生们埋首于试卷,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仿佛都能听到,窗外的阳光被厚厚的习题集挡住,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但不能代替我们思考如何让文明延续。
曙光大陆的教育,绝不能再走‘题海战术’的老路,那样培养不出能在这片土地上立足的人才。”
教育部部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投影的蓝光,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苏博士的意思是?
我们需要彻底推翻以往的教育模式吗?
那些经典的知识难道就没用了?”
“以科技军事为骨架,生物医学基因学为血肉,”
李龙成将军的军靴在地面顿了顿,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幅曙光大陆的地图,
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种异兽的分布区域,
“上周鹰巢要塞送来的骨翼兽样本,其骨骼密度是蓝星犀牛的三倍,翅膀扇动时能产生八级大风。
如果咱们的孩子连这种基础的生物特性都不懂,将来怎么应对更复杂的威胁?
总不能等妖兽到了眼前,还在翻书查找弱点吧?”
他调出一份文件,上面罗列着曙光大陆已发现的 23 种高危生物,
每种生物的基因序列图都像缠绕的彩色丝带,在投影上缓缓旋转。
林悦突然点开一段视频,画面瞬间放大,占据了半个墙面:
画面里,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笨拙地操作激光切割机,小脸蛋憋得通红,
机器人导师在旁耐心纠正她的手势,金属碎屑在防护罩上溅起细小的火花,像放了一场微型烟花。
“这是三号安置点的临时课堂,”
她的声音带着笑意,眼神里满是欣慰,
“孩子们对能量武器的兴趣,比蓝星的动画片还浓厚。
教育部做过统计,87% 的孩子希望‘亲手打跑妖兽’,而不是背诵古文里的战争故事。
你看这孩子,昨天练习了一下午,手都酸了,还不肯休息呢。”
“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
苏睿补充道,指尖划过投影上的 “龙国经典” 文件夹,文件夹打开时,
发出轻微的 “嗡” 声,
“而是要给古籍装上合金装甲。
比如讲《孙子兵法》时,同步解析现代战场的量子通信干扰,让孩子们知道‘知己知彼’在现在意味着要掌握敌人的通信频率;
学《本草纲目》时,结合基因测序分析草药的分子结构,明白为什么这种草药能治病,而不是只记住它的名字和功效。”
她调出一份课程草案,科技军事模块占比 45%,生物医学基因学占 30%,剩下的 25% 标注着 “体能强化与实战演练”,
每个模块下面都有详细的子科目。
教育部的年轻干事突然举手,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青涩,
手里的电子笔在终端上飞快记录,笔尖发出轻微的 “滋滋” 声:
“强化公民身体数值具体怎么落实?
总不能让小学生扛核容炮吧?那样也太危险了,家长们肯定不放心。”
李龙成将军爽朗地笑起来,指节叩击桌面发出清脆的响声,
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从基础抓起。
每个学校配备重力训练室,训练室的重力可以调节,从 1.2 倍地球重力开始。
从一年级开始每天半小时负重跑,负重从一公斤逐渐增加;
三年级接触基因优化营养液 ——
就是李荣生博士团队研发的那种,淡绿色的液体,带着点甜味,孩子们都爱喝,能刺激骨骼密度增长。
上周我去看新兵训练,有个从蓝星来的十五岁少年,
叫王小虎,经过三个月强化,一拳能打碎五厘米厚的钢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