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的欢呼声余韵未散,像一层薄薄的声波笼罩着炎黄城。
能量屏障在晨光中泛着淡紫色的涟漪,将初升的朝阳折射成七彩的光斑,
洒在街道旁的翡翠藤上,叶片上的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
苏睿站在指挥台边缘,望着士兵们扛着合金靶标远去的背影,靶标与地面摩擦发出 “嘎吱” 的声响。
战术目镜突然弹出一条提示,淡蓝色的全息框里跳动着 “超级武器兵工厂竣工” 的字样,
附带的警报音清脆短促,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去看看?”
李龙成将军的军靴碾过地面的石屑,发出细微的 “沙沙” 声,声音里带着按捺不住的期待。
三天前他去视察时,工地还只是一片钢铁骨架,裸露的钛合金梁在风中微微颤动。
建筑机器人正用等离子焊枪焊接钛合金穹顶,焊枪喷出的蓝色火焰在防护罩内溅成金色的雨,落在地上凝成细小的金属珠。
悬浮车驶过新铺设的磁轨,车底与轨道摩擦产生轻微的嗡鸣。
窗外的景象从训练场的翠绿渐变成工业区的银灰,路边的标识牌从 “机甲训练区” 换成了 “高危武器禁区”。
第七天的清晨,防御塔的探照灯还未熄灭,三道巨大的光束穿透薄雾,照亮了地平线上那座崛起的巨构 ——
超级武器兵工厂像一块嵌入大地的深蓝色晶体,表面流淌着液态金属般的光泽,
随着光线角度变化,不断变幻着明暗纹路,仿佛有生命在其中脉动。
“这外形...”
苏睿的指尖在战术目镜上滑动,镜片上立刻显示出复杂的几何公式,自动识别出建筑的几何结构,
“采用的是‘蜂巢矩阵’设计,每个模块都能独立运行,又能无缝拼接成整体。
你看那些凸起的棱线,既增强了结构强度,又能引导能量流,简直是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车刚停稳,核武专家邓先宇就迎了上来,他的白大褂上沾着超导材料的银色碎屑,领口还别着一支闪烁的原子笔。
“你们可算来了!”
他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却难掩兴奋,
“最后一块能量核心板半小时前刚安装完毕,建筑机器人的误差控制在 0.01 毫米内,比头发丝还细。”
他指向工厂主体,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元院士说这外形符合二级文明的‘共生美学’—— 既要有威慑力,又得融入生态系统,你看它和周围的能量塔形成的能量循环,简直天衣无缝。”
龙国科技院院士元龙庆正站在工厂入口处,用激光笔勾勒着建筑轮廓。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院士穿着银灰色的防护服,防护服上印着复杂的电路图案,指尖的光轨在空气中留下淡绿色的残影,像一条游走的萤火虫。
“苏睿你看,”
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
“外层的自适应装甲能根据光线变色,白天是深海蓝,和天空呼应;夜晚会变成星空黑,与夜色融为一体。”
他按下手中的控制器,工厂表面的鳞片状面板突然翻转,露出里面闪烁的能量管道,管道里的绿色能量液像血液一样流动,
“这些是散热孔,采用生物鳃的原理,比传统散热片效率高 80%,而且还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环保又高效。”
李龙成将军伸手触摸工厂的外墙,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像触摸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面板突然亮起淡蓝色的纹路,纹路沿着他的手指蔓延,像活物的血管在皮肤上跳动。
“这材料...”
他惊讶地收回手,那些纹路又迅速隐去。
“碳纳米管与超导体的复合结构。”
元龙庆的声音带着自豪,他上前一步,指着墙面上的一块样板,
“你可别小看这材料,能承受核融炮试射时的冲击波,还能吸收 70% 的电磁辐射。
我们在地基里埋了 128 根能量导管,像人的主动脉一样,
直接连到炎黄城的主反应堆,能源供应绝对充足。”
走进工厂内部,悬浮通道在头顶交织成透明的网络,通道里的指示灯发出柔和的白光。
运输机器人托着零件箱在通道里无声滑行,机械臂灵活地调整着箱子的角度,避免碰撞。
中央控制室的全息投影中,整座工厂的三维模型正在缓慢旋转,每个车间都标注着不同的武器生产线 ——
核融炮组装区的机械臂正在挥舞,微型反应堆调试间的屏幕闪烁着复杂的数据,电磁轨道炮校准室的激光束精准地射中靶心。
“最核心的是这个。”
邓先宇调出地下三层的结构图,那里的球形车间被红色光环标注,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量子锻造炉,能将金属分子重新排列,造出的炮管抗疲劳强度是传统工艺的 5 倍。
你看这炉壁的厚度,采用了九层复合结构,能承受上亿度的高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