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雅斋离玉柳巷隔着两条街,走过去不到一刻钟。 微?趣~小,说′ ′更`新~最\快?
一个不大的院子,有好几个房间,其中有两间房放着十几张桌案,一间厨房和两个夫子的房间,现在是春耕假,没有学生。
“杜夫子,等春耕假结束,我身后的两个弟弟妹妹可否来这念书。”姜秣恭敬的对身旁的杜夫子说道。
杜夫子一身素色长袍,头上一支的木簪,面容清瘦,留着花白的胡子,大约六旬的年纪,眸光中还能透露清明的眼神,姿态从容。
早年考取进士时差一名落榜,故而与同样境遇的木夫子在这京城开了间私塾,这一开便是十年,教过的学生虽没有桃李满天下,但各大书院有不少德雅斋的学生。
杜夫子两眼笑眯眯的看着墨瑾墨梨,“自然是可以,家中可有大人?”
“家中有大哥,不过他出远门做生意去了,几年才能回来。”为了不让私塾的一些孩子知道墨瑾墨梨没有背景受欺负,姜秣无中生有的编了个大哥出来。
“如此,那就等春耕假结束后过来,需自备书籍笔墨。”杜夫子抚着肚子了然点头,没再追问。
“请教先生需要准备什么书籍?”姜秣问。
“《三字经》、《千字文》、《西书》和《五经》,可以去书舍报我的名字可以买些学生抄写的范本,能省下不少银子。_x¢i\a·o_s/h_u/o?g*u.a′i`.!n~e`t\”杜夫子见他们衣着普通,不是富贵人家,担心姜秣她他们买不起书籍。
“多谢杜夫子告知,上课之前必会准备妥当。”姜秣特地给墨瑾墨梨穿回之前的素布衣裳,没有太差也没太好,财不外露也不能让人看轻。
“你这个做姐姐的虽年纪小小,但也礼数周全,对待幼弟幼妹也是费心费力,若日后想要认字练笔,可过来旁听。”
杜夫子对姜秣微笑,像一棵年老的柳树,如沐春风。
姜秣心中微触,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儒雅随和。
“多谢夫子慷慨教授。”姜秣感激地行了一礼。
她确实想学一下这个朝代的字。这里的字和姜秣学过的字有些不同,她只认得几个写法相近的,其他都不认识,当一个两眼抓瞎的文盲着实难受。
“墨瑾,墨梨过来行拜师礼。”
“夫子好。”两人乖巧的跪拜在地上行礼。
“今日拜师礼匆忙,没能好好准备贺礼,还望夫子莫怪,日后我自当补上。”姜秣拱手歉意道。@-求?书帮?2? !e追.最`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