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大周土地公 > 第560章 大呲花

大周土地公 第560章 大呲花

作者:孤舟牧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30 15:23:55

春节临近,姜国开始热闹起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亘古不变的传统。

过年了,吃顿好的——这也是老传统。

穷了一整年的人在过年时也会阔绰一把。

平常吃黑面,过年吃点白面。

老面神的面头发出来的馒头又大又圆又白,先端给老面神和祖宗尝一尝,然后撤下来自己吃。

条件再好的,割一刀肉回来剁馅包饺子,给老面神和老祖宗也尝尝荤腥。

顺便再念叨几句:让我们来年过上好日子,吃上好的,有我们一口吃的,绝对少不了您的。

还有年年有鱼的传统。

比起其他肉类,鱼反而是最便宜的。

临近河流的地方是不会缺鱼的。

即便离河流稍远的,也有人手提肩挑的过来卖鱼。

寻常时候,鱼没法保鲜,走上几十里路鱼都臭了。

临近过年,北方天寒地冻,天然的保鲜,鱼就是隔夜都没关系。

甭管大鱼小鱼,总得买上一条。

鱼不是吃的,而是看的。

这条承载了“年年有余”希望的鱼得从初一摆到十五。

家里来亲戚了,就把鱼端出来,摆上。

客人也都知道,这条鱼不是吃的,是看的。

谁要是动了主人家的鱼,就是没礼数,没规矩。

不过,这个规矩今年改了。

以往家里穷,一年就一条鱼,吃了就没有了,坏了“年年有余”的好盼头。

可今年,姜国富庶,老百姓手里都有些余钱。

临近黄河,姜国集市上有黄河大鲤鱼,个个都有大腿粗,胳膊粗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卖的是黄河大鲤鱼。

其中最大的几乎有一人高,又大又肥,看上去就喜庆。

这条黄河大鲤鱼被渔人抬猪似的挑在杠子上游街窜巷。

缸子从鱼鳃中穿过,鱼身子低垂着。

两个渔人极力的抬肩踮脚,可鱼尾巴还是拖在地上。

围观众人啧啧称奇。

这么大的鱼,好几年都没见过了。

一来是难捕。

二来是即便捕到了也是卖往晋国、齐国,甚至杨国,而不是姜国。

以往的姜国,是真的穷。

可现在不一样了,一路上不断有人追着出价。

走得越远,出价的人越多,价钱也越来越高。

“一百个钱,一百个。”

“我加五个,一百零五个,姜钱!”

姜国人跟外国人做买卖时,总要强调一声自己的钱是“姜钱”。

话语中满是自豪。

没办法,姜国的钱含铜高,做工精致,跟其他国家的劣币不一样。

同样一百个钱,姜国的钱更值钱,或者说最值钱。

果然,两个渔人脚下一缓。

一百零五个姜钱,这是一笔巨款了。

能在姜国买不少东西,有了这笔钱,就能过一个好年。

可是这时候,一个声音说道:“两百钱!”

大黄站在篱笆墙边,笑呵呵的说道。

脚跟处,狸花猫不断舔着爪子,垂涎欲滴。

猫猫也要年年有鱼。

有认识的,立刻拱手道一声“黄先生”,即便不认识的,也被大黄身上的气质折服,不自觉的就安静了许多。

两个渔人闻言大喜,不过还是询问一声:“姜钱吗?”

大黄摇了摇头。

两个渔人顿时大失所望,嘟哝着就要走,一边走,一边在人群中扫视,寻找刚才出一百零五个姜钱的人。

“我用姜圆!”

说着,大黄数出二十枚当十钱。

看到这一幕,围观众人哄堂大笑,调侃两个渔人。

“这可是姜圆,一个当十个姜钱,实际上远远不止呐!”

“你们俩赚大了。”

“姜钱换姜圆,十一个换一个。”

“我出十二个换一个。”

还没走远的渔人脚底下跟安了滚轮似的,身子一转回到大黄身边。

“多谢这位先生。”

“先生,这鱼给您放哪?”

“您指个地方就成,哪能让您亲自动手。”

大黄指了指屋檐下的木楔子,“就挂那吧。”

那里以前是南郭合挂腊肉的,也挂鱼。

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狸花猫开始混这片儿,两根木楔子就废了。

看到大鱼挂在屋檐下,众人纷纷恭喜大黄。

大黄也朝众人回礼,街坊邻里之间其乐融融。

陆陆续续又来了许多人,站在篱笆院外看稀罕,对着大鱼指指点点。

狸花猫瞪大眼珠子,守护着自己的宝贝,唯恐被人偷去。

这时候,“噼里啪啦”一阵响。

狸花猫“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