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带着清晰欣喜与分享意味的意念,如同投入心湖的一颗暖石,让魏无羡整颗神魂都荡漾起温柔的涟漪。
他能清晰地“看到”小蓝忘机那双琉璃眸子里闪烁的、内敛却真实的光彩,那是历经专注努力后获得成就的满足,是发现新奇世界的细微雀跃,更是……一种想要与他这个唯一知晓的秘密守护者分享的本能。
魏无羡立刻回应,将无比自豪、欣慰以及肯定的情绪,通过那稳固的灵魂共鸣,毫无保留地传递过去:“嗯!湛儿很棒!非常成功!”
他的夸奖毫不吝啬,带着感染人心的暖意。
小少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下头,但周身散发出的那种轻盈愉悦的气息却久久不散。
他再次握了握小拳头,感受着体内那涓涓细流般清凉而充盈的灵力,这是一种全新的、奇妙的体验。
自成功引气入体后,蓝忘机的修行之路正式开启。
他每日的课业中,多了固定的打坐凝练灵力的时间。
魏无羡的守护也随之进入了新的阶段。
他不再仅仅是温养身体和回应情绪,更开始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引导着蓝忘机对自身灵力的掌控。
当蓝忘机打坐时,魏无羡会细微地调节着自身神魂共鸣的频率,模拟出不同灵力流转的节奏和路径。
这种模拟并非具体的功法传授——那会与蓝氏教导冲突——而更像是一种“感觉”的引导,一种潜移默化的“经验”共享。
比如,当蓝忘机尝试将灵力引导至指尖时,魏无羡会让他提前“感受”到灵力顺畅抵达指尖的那种微麻和充盈感;当他练习以灵力温养目力时,魏无羡会让他提前“体会”到视野骤然清晰明亮的那种瞬间。
这种提前的“经验感知”,让蓝忘机在实际操作时,往往能更快地找到诀窍,事半功倍。
小蓝忘机虽不明所以,但他天性聪颖,直觉敏锐。
他渐渐发现,自己在修炼时,常常福至心灵,许多关窍无需先生过多点拨,便能自然而然地领悟,灵力运转也格外顺畅圆融,几乎从未遇到过滞涩或岔路。
他将其归功于自己的专注和努力,以及……或许还有“婴”默默的守护带来的好运。他对体内这个无声的陪伴者,愈发依赖和信任。
两人之间的交流也随着蓝忘机心智的成熟和语言能力的增强,变得更加丰富。
虽然依旧限于意念层面,但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词语和情绪。
蓝忘机会在读完一篇文章后,与魏无羡讨论其中某个词句的深意;会在练字时,询问魏无羡觉得哪个字写得最好;甚至会在看到落日余晖时,尝试着用自己有限的词汇,向魏无羡描述那种“暖暖的、红色的、慢慢掉下去”的感觉。
魏无羡总是耐心地回应他,用生动的意念扩展他的想象,用赞赏鼓励他的进步,如同一位无处不在的、最博学又最温柔的启蒙老师。
他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蓝忘机天生的那份好奇与灵性,又在不经意间,将一些超脱于蓝氏刻板教育之外的、关于自由、趣味与变通的想法,如同种子般悄然埋入他的心田。
岁月静好,时光如潺潺溪流,在琅琅书声与静谧打坐中悄然滑过。
转眼间,蓝忘机已满六岁。他出落得越发清俊冷冽,言行举止已是小大人模样,修为在同龄人中更是一骑绝尘,沉稳持重得常常让人忘记他的实际年龄。
这一日,是蓝氏家塾一次小小的阶段性考核。考核内容包含文试与基础的灵力运用。
文试对蓝忘机而言自是毫无难度,他端坐案前,执笔从容,答卷清晰工整,隐隐已有日后那一手惊艳字体的风骨。
接下来的灵力运用考核,是在一众师长面前,演示最基础的灵力外放,用以点亮一枚特制的玉符。
玉符光芒越盛,持续时间越久,则成绩越好。
不少孩子都有些紧张,发挥时有起伏。轮到蓝忘机时,他面色平静地走上前,对着考核先生与叔父蓝启仁行了一礼。
他伸出白皙纤瘦的食指,凝神静气,调动体内那股日益精纯的灵力。
只见他指尖迅速凝聚起一点纯净柔和的白色灵光,稳定而明亮。
然而,就在他准备将灵光渡入玉符的前一刹那——
通过那紧密的灵魂联系,魏无羡猛地感知到,蓝忘机体内那平稳运转的灵力,似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几不可查的滞涩!
并非走火入魔,更像是孩子初次在众目睽睽下演示,心下难免有一丝极淡的紧张,影响了完美控制。
这点滞涩极其微小,或许根本不会影响最终结果,玉符依旧会被点亮,甚至可能依旧是最亮的那一个。
但魏无羡几乎是想也未想——或者说,守护的本能快于一切思考——他立刻极其细微地调整了一下自身的神魂共鸣。
这种调整并非直接注入力量,而是像轻轻拂过琴弦,发出一道极其精准的、安抚与协调的波动,瞬间抚平了那丝因心绪而产生的灵力涟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