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 > 第27章 把书籍价格打下来!

秦始皇思考许久,下定决心道:

“李斯,诸子百家的部分书籍先不焚了。”

“大秦的长治久安,也许不能靠愚民之策!”

李斯缓过神来,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

“如若不焚,私人讲学又将结成群党反对我朝法令。”

嬴政明白李斯的忧心。

一些儒生总是喜欢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大肆批评大秦政策。

他们用大言欺君来博人眼球,甚至还率领百姓朝臣制造谤语。

这些有旧思想的人四处宣扬旧制度,的确影响了大秦的统治。

嬴政转头对着淳于越和一帮儒家大臣说道:

“天幕此前已言明,郡县制已沿用至后世华夏。”

“分封制废除乃大势所趋。”

“你们可同意?”

淳于越似大梦初醒一般。

他摸了摸脖子。

很好,脑袋还在。

顿时跪地高呼:

“臣知罪!”

“还请陛下兴办义学,臣自请前去讲学!”

秦始皇满意点头,对着李斯吩咐道:

“李斯,你负责编纂讲学的书籍。”

“去其糟粕,万不可出现旧时思想。”

“天幕提及纸张和印刷技术,得想办法研究!”

“为民开智,明辨是非,通晓大义,或许这才是大秦得以绵延万年的基石!”

......

三国蜀汉末代。

诸葛亮早已病逝五丈原,刘禅正拿着《出师表》痛哭不已。

自相父去世后,他遵循《出师表》一个字一个字的照着做,把相父定的几个人都用了一遍,一个也没落下。

他虽然不够聪慧,却很是听话。

他已经用《出师表》这个说明书,和司马老贼斗了三十多年。

他早已无人可用。

准备用相父定的那些人的儿子们。

他正感叹大汉或许气数已尽,此乃天意。

此刻看着天幕,顿时眼前一亮。

“想要壮大蜀汉,匡扶汉室,必须另辟蹊径!”

“华夏后世能在短时间崛起,就是因为狠抓教育。”

“朕也要效仿后世,全民开智!”

蜀汉没有后世之印刷技术,刘禅当即下令蜀地儒生抄书,兴建学馆。

......

李世民有点站不稳了,跌坐在龙椅之上。

“大唐百姓,目不识丁者比比皆是。”

“教育资源皆被贵族垄断。寒门想读书尚且不易,更不论底层百姓!”

“后世竟然人人皆可读书,且人人必须读书!”

“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高低贵贱!”

朝堂上文官眼中均是不可思议。

天幕之前有言“985大学本科在古代最多相当于秀才”。

后世华夏大学生1158万。

研究生似乎比大学生还厉害,130万。

秀才之上便是举人。

中举即可授知县官职。

后世的官职需要这么多人吗?

而且在大唐书籍昂贵,普通平民不吃不喝一个月,也不见得买得起一卷书。

后世仅仅一个人的高中复习资料堆积如山,这需要多少银子?

后世之人都如此富有吗?

他们迷茫了。

李世民思考许久开口道:

“传令下去,各地兴建藏书楼。”

“户部每年拨银子用于购买书籍。”

“各地兴办学馆,招募夫子讲学,普及义务教育。”

“所有六岁以上稚子皆需开蒙。”

“大兴教育,广开明智。假以时日,大唐也能如后世般国力昌盛!”

李世民似乎想起了什么:

“大唐现在是雕版印刷,工部还需改进。”

“后世全民有书读,书籍价格必然低廉。”

“这印刷术必定功不可没。”

“朕也要人人都读的起书!”

“把书籍价格打下来!”

......

朱元璋几乎错不开眼,一动不动的盯着天幕。

“农神就是在大学学习,研究生比大学生还厉害。”

“大学生、研究生都可以比肩神明吗?”

“华夏岂不是遍地都是神!”

“咱的个乖乖!”

“华夏到底有多强大!”

......

永乐年间。

朱棣被天幕内容惊的呼吸急促。

他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修建了众多学校,给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他赏识文人才华,常常举行文艺宴会,邀请文人吟诗作画。

他还在筹备编纂《永乐大典》,欲将海量知识百科集成在一起。

他本以为自己为了教育做出了巨大努力。

没想到华夏后世竟然将教育做到极致!

进行九年义务教育,不上学甚至违法!

华夏后世人人有书读,人人为华夏崛起而读书!

人才遍地走,一抓一大把!

“如果有这么多人才,大明何愁不绵延万代!”

朱棣当即下旨,兴办学馆开展义务教育。

以期开启民智,强盛明朝!

......

而此时无数的读书人羡慕的眼睛都要红了,尤其是寒门子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