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黔东苏维埃游击八大队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黔东苏维埃游击八大队

作者:南岳清水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07:17:51

一、革命火种初燃

沿河县城东南,巍然屹立着雄伟高峻的红岩。其脚下分布着黄家岩、水田坝、斑鸟溪、庙树坝等十几个村寨,几百户人家傍着蜿蜒奔腾的白果河生活。时至今日,人们望岩涉水,仍会想起当年红三军来这里时,红岩儿女武装抗敌、迎接红六军团先遣队的可歌可泣故事。笔者走访赵昌顺(游击大队长 )、黄修清(胡宏升政委警卫员 )等80多名红军游击队员与近百名红岩群众,结合史料、录音,整理如下:

30年代,红岩脚下村寨隶属水田坝乡,乡公所所在的水田坝大寨是沿河通往四川酉阳、秀山的必经集镇,逢农历四、九赶集时热闹非凡。此地背靠红岩、面临小河,对岸龙宝山、白果坪开阔,依山傍水、森林茂密,战略地位关键。但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黑暗,三个民国区长、两个民国乡长与14户土豪霸占全乡80%耕地,他们重租税、高利贷盘剥,勾结官匪,巧立名目派款派差、随意杀人,农民饱受剥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迫背井离乡。

1934年6月红三军挺进沿河,军部驻晓景乡长冈岭村,师部设水田坝南面铅厂坝,土豪劣绅闻风丧胆。贫苦大众盼来为穷人打天下的红军,拍手称快,红岩似与太阳辉映更红。

乡公所对岸黄泥坡的赵昌顺,读过私塾,因家贫随父编篾货。他听闻红军驻谯家铅厂坝,偷偷前往。师长钟炳然、团长贺炳炎接见后,发现其有文化、有头脑且仇恨反动派,留他在红军学习五天。赵昌顺受革命启蒙,决心跟党和红军干革命,钟、贺遂派他回乡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

赵昌顺回乡后,秘密串联黄玉成等多人,在猫洞关帝庙开会。他介绍红军情况、讲解革命道理,呼吁穷人建队伍、反土豪、建苏维埃。众人群情激昂,宣誓“紧跟红军闹革命,永远不变心,变心砍头不留情” 。

二、队伍发展与战斗

(一)游击队与苏维埃成立

1934年7月15日水田坝赶场日,水田坝游击队宣告成立,60多名穷苦人背大刀、扛长矛,劳苦群众扬眉吐气。贺炳炎团长到场,宣布水田坝游击队为苏维埃第八游击大队,任命赵昌顺为大队长等,部署缉拿逃亡地主、摸清反动乡团、为红军“索饷”、协助建乡苏维埃及开展土地革命等任务,与群众畅谈到深夜。

7月16日,大队部设国民党乡长赵昌明家并树红旗,胡政委设红军独立团团部,夏副官筹备乡苏维埃。7月20日赶场日,水田坝乡苏维埃成立大会召开,选举王齐书为乡苏维埃主席等,公布五条施政大纲,群众欢呼“**万岁”“红军万岁”,鞭炮锣鼓声响彻山谷。

(二)斗争与发展

有了苏维埃和游击队,军民配合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土豪财产,除部队给养外全部分给贫农,游击队获群众拥护,半月内从60余人发展到150多人。

地主、富农勾结反动势力,造谣破坏,绑架暗杀游击队员与苏维埃人员,封锁苏区。游击队设卡放哨、侦察敌情、加紧训练。侦察到柏果树保董杨胜华勾结民团妄图破坏,夜间奔袭捕获,于赶场日砍头示众,反动民团收敛。

黄朝廷(黄三毛 )作战勇猛,带动家人参军。一次执行任务遇敌黄司令官天宫井作恶,他一面报信一面奔袭,谎称增援接近敌哨,先发制人击退敌哨,乘势追击,赵昌顺率队增援,大败敌人,缴获弹药,游击队声威大震。

八大队还配合红军作战,参加黑水歼击杨畅时、枫香溪等战斗,三打淇滩场、重战沿河城,凭人熟地熟屡建功勋,流传歌谣“八大队,赵昌顺,敌人听了得一惊;白天不敢走大路,夜晚不敢点油灯” 。

(三)整训与编入红军

9月上旬,贺团长再次到水田坝整训八大队,严格军事训练,加强纪律作风教育。此间揭发大队副赵昌培为奸细,其供出埋枪及私藏鸦片金银,被贺团长正法;司务长孔朝科贪腐拒认罪也被正法。八大队整编为三个中队,廖云清任大队长等,10月初正式列入红军编制。

10月上旬,红三军贺军长视察水田坝,肯定工作,鼓励队员成真正红军战士,还钓鱼游泳、察看地形,嘱托守好红岩、水田坝阵地,因其是黔东苏区城墙与特区通川大门。

10月中旬,红六军团先遣队与红三军红岩会师,八大队随贺军长接应红六军团,后转回苏区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进军湘西。

三、坚守与牺牲

红军主力撤离后,国民党调集三省正规军与地主还乡团反攻倒算。编入独立师的八大队与红军、各地游击队苦战月余,保苏维埃政府,完成使命,但弹药缺乏、给养困难。11月中旬,王家烈部进攻,独立师撤往梵净山,八大队任后卫掩护主力。12月中旬,胡政委等率队水田坝准备撤离,遭敌包抄,侦察员及时报信,部队过白果河遇伏,腹背受敌。胡政委沉着分三路突围,击退守敌,前往梵净山追独立师,途中屡遭伏击,大部未会合,余部300余人随秦团长入川找主力,坝芒遭夹击,仅王齐书等少数幸存,秦团长被俘后遭残忍杀害。

红岩人民遭疯狂迫害,红军伤病员、侦察员等被杀害,家属受酷刑,倾家荡产,但红岩儿女不屈,坚信红军会回来。水田坝乡苏维埃主席孔朝廷被俘后坚贞不屈,1936年3月临终前,向儿子孔永安留下遗嘱,嘱托其读书、伸冤报仇、与土豪斗争、立碑,体现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烈士鲜血未白流,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如红岩色彩,永远激励人们前进 。

(赵中立 黄廷勇)

喜欢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请大家收藏:(ixmao)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