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 第62章 渺然此去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第62章 渺然此去

作者:风疏竹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8-30 05:21:39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族人从安徽休宁出发的第十九天,官府为我们一行人安排了一只驿站专用官船,我们从瓦屑坝渡口登船,开始了鄱阳湖航程。

官府在我们的船上,配备了二十个士兵,十个船夫。

古时候,漕运是十分重要的运输方式,明代政府对内河漕船的载重是有规定的。

载重量以“料”为计量单位,古代一“料”等于325公斤。

漕河运船通常为“四百料”,额定每只船该运正粮三百三十石,耗米一百三十二石;也有“五百料”或“二百料”的船。

“二百料”载重量是公斤,“四百料”载重量是13万公斤,“五百料”载重量是公斤。

我们的船应该就是载重量“二百料”,也就是载重量要求在公斤以内的。

我们搭的船,舱内空间很宽敞,但是这种站船,本来是用作运载粮食货物,首要是注重安全防水,所以在舱内感觉比较封闭,我们就轮流地走上甲板上的船楼。

上船前,船上的管事就对我们宣讲了上船后的各种注意事项,例如小孩子必须有大人照看拉紧,不可以单独走上甲板;船舱内人员走上甲板,必须是严格限定人数,甲板上不可以同时停留太多的人;分配好在各舱的人员,要待在各自的船舱内,不可以随意喧闹追玩等等。

上船和开船前,船上管事的,都让我们事先按照分配好的船舱核点清楚人数。

管事的做着这些事时很有条理,可以看出官方对此有专门的培训,以保证移民的安全运送。

我们这艘船上都是同一家族一起的人,而其他船上,就未必全是同一家族的人;官方让他们尽量相熟的住在同一舱,以相互有个照应,而每一舱的核定人数都是十人。

站船有两层船楼,第一层船楼允许我们停留,第二层船楼只有船上管理人员才可以进入。

当船驶出渡口后,我们就允许走上甲板了。

天吹着东南风,船鼓满帆,平稳地航行在碧水连天的鄱阳湖上。

我们年轻人轮流走上甲板上的船楼,眺望风景。

只见鄱阳湖上烟波浩渺,在我们的船前后面,可以看到无数艘站船,一艘跟着一艘,首尾相连、浩浩荡荡,向着西北方向进发。

忽然从别的船上,传来了笛子吹奏的声音,仔细一听,竟然是在吹奏《春江花月夜》。

此时虽是早晨,但是在雾气浓重的湖上,两岸青山若隐若现;一时间,婉转动人的旋律,安宁的曲调,伴着浆橹划水声,竟然平添一种委婉平静,让人沉醉其中。

船开出一定水域后,只见右前方、西北方向,有一座形似官印的山峰。

借问船夫,他告诉我们,那就是石印山,又叫鄱阳山。

我在现代时,曾到南昌的海昏候墓参观,当时查阅史料时,涉及鄱阳湖,就见有记载说及“鄱阳山”,但是“鄱阳山”在现代已不见踪影,不知何时已沉入湖中。

想不到我在明代,可以看到鄱阳山的真实面目!

据后人考证,鄱阳山位于鄱阳县西北的湖中,即现代的鄱阳县双港镇长山岛。

鄱阳山在古籍《舆地纪胜》中,记载的名字是阳山,因山势雄伟,又被叫作力士山,后来人们慕仕途,就说力士山形似官印,故别名石印山;然后,因该地属鄱阳县,又身在鄱阳湖内,故又称作鄱阳山。

鄱阳湖沧海桑田,类似鄱阳山的情形,还有江西东北的担石湖。

担石湖在唐朝时很是雄伟壮观,唐朝的诗人窦叔向曾在一首《过担石湖》的诗中这样形容他在唐朝时所见的担石湖:

晓发鱼门戍,晴看担石湖。

日衔高浪出,天入四空无。

咫尺分洲岛,纤毫指舳舻。

渺然从此去,谁念客帆孤!

顾名思义,担石湖就是湖水中有两石山,山上有孔,如人穿担状。

古有传说,担石湖是一壮士担二石置湖中后弃之而去得名。

但是到了现代,“担石湖”就只余下湖中突起的一座山包而已!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喜欢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请大家收藏:(ixmao)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